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爲什麼說章惇是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他到底做過些什麼

爲什麼說章惇是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他到底做過些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章惇,博學善文,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中進士,斯時,比他年長十歲的侄子章衡中進士第一名,章惇覺得作叔叔的丟了面子,竟不聽別人勸阻,推辭敕令而出。執拗的個性由此顯現,其後,再次參加科考,中甲科,調爲商洛令。

一次,章惇與蘇軾同遊南山,走到仙遊潭,潭下臨萬仞絕壁,壁上有一塊很短的橫木,章惇請蘇軾到壁上題字作記。蘇軾俯身望一望潭下,霧氣氤氯,深不見底,當即搖頭,連說不敢。章惇卻從容走到潭邊,吊下繩索攀着樹,提起衣服就爬下去了,用毛筆在壁上大書:“蘇軾、章惇來此。”然後攀樹緣索,回到潭邊,面不改色,神采依然。蘇軾拍拍他的肩膀說:“他日君必能殺人。”章惇不解,問道:“何以知之?”蘇軾說:“能自判命者,能殺人也。”章惇聽罷哈哈大笑。

神宗熙寧初年,王安石拜參知政事,執掌朝政,他很賞識章惇的才華,用其爲中書校正。當時朝廷正在經制南、北江少數民族,又任命章惇爲湖南、湖北查訪使。提點刑獄趙鼎說峽州一帶的少數民族百姓苦於其酋長的剝削,正在商議內附朝廷。辰州一個叫張翹的布衣百姓也說南、北江的一些少數民族欲歸附大宋。由是,王安石把招撫少數民族的事下派給章惇。章惇卻招募流放人員李資、張竑前往兩江招撫。這兩個傢伙是好色之徒,竟將當地婦女蒐集姦淫,不久便被酋長殺死併發兵攻宋,一時兩江震動。神宗深怪章惇違命誤事,將其貶修起居注,後召回京師。

爲什麼說章惇是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他到底做過些什麼

宋哲宗繼位,宣仁太后垂簾聽政,章惇知樞密院事。他和蔡確一唱一和,矯稱擁立哲宗定策有功。不久,司馬光以舊黨領袖召拜門下侍郎,次年閏二月,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執政後,廢新法,黜新黨。很快蔡確被罷官,章惇心中惴惴不安,索性背水一戰,上疏駁司馬光的變更役法,洋洋數千字,大意說:“如果保甲法,保馬法一日不罷,則一日害存。象役法在熙寧年間急改成免役法,才生弊端。今復爲差役,應議論盡善,然後實行,不應該急劇變革,以貽反日之悔。”呂公著說:“章惇所論固有可取之處,但是專意求勝,有失朝廷大體。”因此,廢新法之舉並未停止。這讓章惇十分憤怒,與司馬光、呂公著在簾前爭辯,言辭激烈,觸怒了宣仁太后,被貶爲汝州知州。

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宣仁太后離世,宋哲宗親政。次年四月,改當年爲紹聖元年,明令紹述神宗新法,罷免宰相範純仁、呂大防,執政蘇轍等舊黨,重新起用章惇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專以“紹述”爲國家重事,凡是元祐年間所廢除的一切役法全部恢復。

章惇又提拔蔡卞、林希、黃履、來之邵、周秩、翟思、上官均等人居要職,互相拉攏,朋比爲奸,公報私仇,凡是得罪過他們的人,無論大小,無一倖免,死者禍及妻兒。甚至抵毀已故的宣仁大後。很放肆地公開說什麼:“元祐之初,老奸擅國。”

又請哲宗下令挖司馬光、呂公著的墳,劈開棺木,揚屍暴骨。哲宗以爲不可,章惇心裏很不痛快,再請編輯分類元祐黨人章疏。又治劉安世、範祖禹諫禁宮中僱乳媼之事;又以文及甫誣語,勸誘蔡謂去上告劉摯、樑燾有謀反之心,興起同文館獄;命蔡京、安悼、騫序辰等挖根究底,竭盡全力置這些人於死地;又商議派遣呂升卿、董必察訪嶺南,盡殺流人。

這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爲,引起宋哲宗的反對,他說:“聯遵守祖宗遺制,不曾隨便殺戮大臣,其釋勿治。”儘管如此,得罪過章惇的人還是其位難保,多被貶徙出京。

爲什麼說章惇是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他到底做過些什麼 第2張

章惇任用邢恕爲御史中丞。邢恕儼然是章惇的得意走狗,指哪兒咬哪兒。他誣陷司馬光曾對範祖禹說:“當今天下主少國疑,宣訓事猶可慮。”所謂“宣訓事”是指什麼呢?宣訓原是北齊婁太后所住的宮殿名,這位婁太后曾廢他的孫子少主而立他的兒子常山王高演爲帝。邢恕以此影射司馬光,誣陷宣仁太后有廢哲宗而立其子之意。

邢恕又奉命誘逼高士充上書,說他父親高遵裕臨終前曾屏退左右,對高士充說:“神宗皇帝彌留之際,王珪曾派高士充來問:‘不知皇太后欲立何人?’我怒斥士充出去。”這些憑空捏造的謊話,都是爲了誣衊宣仁太后所設。章惇據此追貶司馬光、王珪,追贈高遵裕爲奉國軍留後。章惇還暗中勾結宦官郝隨,上疏請追廢宣仁太后,遭到皇太后、太妃們全力反對,哲宗焚其奏章。郝隨得知後,連忙密告章惇。第二天上朝,章惇又提及此事,哲宗厲聲呵斥:“卿等如此作爲,是不想讓朕死後見英宗皇帝嗎?”章惇這纔不敢再提廢宣仁太后之事了。但他仍不甘心就此罷休,又陷害元祐年間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聯合郝隨,勸哲宗使用掖庭祕獄,將孟皇后廢居在瑤華宮。事後,哲宗十分後悔,常獨自長嘆:“章惇壞我名節!”

早在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就用王安石之言,開邊熙河,謀靈、夏之地,此後十幾年,宋一直對西夏用兵。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種諤取西夏銀州(今陝西米脂西北)、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宿州(今陝西靖邊西北的內蒙古境),但並未留兵把守。第二年宋神宗採納徐禧的建議,在銀州東南筑永樂城,作爲銀州的治所,謀佔寺西夏橫山地區,進逼西夏都城興慶(今寧夏銀川)。永樂城建成後,西夏傾全國之兵進攻,敗宋軍於城下,然後又久圍城不退。城中缺水,大半將士被渴死,最後西夏兵終於攻破永樂城,殺死徐禧。神宗聞之,當即慟哭,被迫停止對西夏用兵。

後來,元祐輔臣認爲西夏用兵並非搶奪城砦,只是想收回故地,所以把元豐四年攻佔的三州還與西夏。章惇認爲元祐輔臣的做法蹙國棄地,實不可取,於是,大肆開邊,絕西夏歲賜,進駐汝遮城,在陝西各路五十餘地開戰,結果卻損兵折將,復棄青唐之地,死傷士卒不可勝數,使無數父母、妻子失去了兒子、丈夫和父親,一時怨聲載道。

爲什麼說章惇是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他到底做過些什麼 第3張

章惇欲阻塞民議,請皇帝下詔,中外暗中監視,百姓有言此事者,按違律處置。而且大賞“舉報者”,一時攻訏告密之風大盛。有一個人喝了酒大談此事,被章惇知道,立刻拘捕入獄,皇帝下詔,說姑且念他酒後失言,寬免爲是。章惇哪裏肯聽,競殘忍地把該人殺死,以儆天下。但是,殘暴的酷刑只能阻止人們明論章惇,卻無法遏止心頭的憤恨。

章惇不僅對黎民視如草芥,對皇室也不放在目中。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駕崩,因爲哲宗無子嗣,皇太后招集大臣共議所立,章惇無視母儀,厲聲說:“按照禮律,當立先皇一母之弟,神宗帝庶子簡王爲帝。”皇太后說:“哀家無子嗣,那麼諸王都是神宗帝的庶子。”章惇又說:“如此則以長幼爲序,申王當立。”太后又說;“申王體弱多病,恐不當立。”章惇還要進一步要挾太后,言辭犀利,大臣們無不反感,知樞密院事曾布看不下眼,大聲指斥道:“章惇,聽太后處分!”皇太后決定立神宗的兒子,哲宗之弟端王趙佶爲帝,即宋徽宗。特進章惇爲申國公。

章惇不僅性格執拗,執政後,更是欺上壓下,恃強凌弱,扶植黨羽,剷除異己。他的結髮妻子張氏端莊賢淑,當他入相時,張氏病體垂危,臨終前叮囑章惇:“相公爲相主政,千萬不要恃權報私怨。”張氏去世後,章惇悲痛欲絕,常對朋友陳瓘表達自己思念亡妻的痛苦。陳瓘冷言相激:“與其徒自悲傷無益,何如念其臨終所贈之言?!”章惇則無言以對。

正是章惇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讓他飽受後世的詬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