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由於長期對鮮虞的族源關係認識不清,所以,將鮮虞與白狄、中山國綁在一起,成爲中山國曆史研究最大的麻煩。首先將鮮虞分離出去,再來認識中山國的源流關係。

“鮮虞”一名最早出現於《國語·鄭語》。《國語·鄭語》幽王八年(前774年)雲:“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隋、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則皆蠻、夷、戎、狄之人也”。此處的“狄”當指白狄,而“鮮虞”明顯以一個單獨族羣並列其中,由此看來,“鮮虞”並不是“狄”。《左傳·昭公十二年》杜注:“鮮虞,白狄別種。”也認爲“鮮虞”不是“白狄”,歸入“別種”。那麼,“鮮虞”究竟何人?

約在公元前2700年以前,山西的舜帝推翻了堯帝的陶唐朝,建立虞朝,當時可能稱“夏虞”。約在公元前2300年前後,大禹推翻了“夏虞”,建立了“夏後”朝。在社會動盪變革中,以有虞氏爲主體的夏虞朝的遺民向外遷徙。河南的虞城、浙江的上虞大概是這次向東遷徙的印跡。向北遷徙的走的過遠的,目前還未找到蹤跡,而大部分停留在農耕與遊牧結合部發展。在河東的稱“鮮虞”,在河西的稱“獫狁”。“鮮虞”和“獫狁”實際就是“夏虞”的記音。“獫狁”在陝西北部、涇水一帶活動,西周中後期,發展最盛,曾發展到甘青一帶,秦人在西漢水的老巢就是被他們給端掉了,纔有了非子這一支的發展。後來集結於涇水中游一帶,形成國家,這就是“義渠”。“義渠”是“有虞”的記音。義渠處於農耕與遊牧的交界地帶,抵擋了北部遊牧族羣的向南深入,對秦國的發展起到了屏障作用,也是爲秦最後統一中華農耕區具有重大貢獻的。

“鮮虞”這一支從晉南北遷,大致生活在太行山中北部西側一帶。《山海經·北山經》雲:“石山,鮮虞之水出焉,而南注於虖沱”。據譚其驤《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載《中華文史論叢》第七輯)考證,今源出五臺山西南流注於滹沱河的清水河即是鮮虞之水。說明他們在這一帶生活很久。歷經夏後、夏、商、西周,他們已發展成爲一個很大的族羣。從太行山北端及中部的陘井向東部擴散。到春秋時期,已遍佈今保定、石家莊一帶了。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鮮虞”是夏虞朝遺民,主體應是山西舜帝之後裔,不屬於姬姓部落。所有將鮮虞歸入姬姓,並沒有多少根據。公元前530年,晉滅肥國,“以肥子綿皋歸(《左傳·昭公十二年》)”。而山西舜帝時,在陝西戶縣建有扈氏,商祖上甲微曾報殺父之仇,殺了有扈氏的首領綿臣。兩者都是“綿”字系列,疑其與有扈氏同爲山西舜帝一支後裔。

河北新市(今河北正定市東北四十五公里的新城浦)古時有鮮虞城,更是增添了另一層混亂。《漢書· 地理志》注引應劭雲:“新市,本鮮于子國,今鮮虞亭是也。” 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中山國新市條:“有鮮虞亭,故國,子姓”。《路史》載:“鮮虞:續志雲:子姓國,鮮虞子,中山新市也。有鮮虞故城,白狄別居,種最大,晉伐之。(昭十五定四哀六。)今定之新樂。(《通典》)漢盧奴故鮮虞縣,後周鮮虞郡,唐鎮州。(應氏地理記:左人城西北四十左人亭鮮虞故邑。左人即今定之唐縣)”。從此又引出鮮虞子姓一說。1977年天津武清出土的東漢《鮮于璜碑》亦說鮮虞璜爲殷“箕子之苗裔”。更證實了子姓一說。不僅爲子姓,而且爲箕子的後裔。《後漢書》卷41《第五倫傳》李賢注引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姓氏篇》稱“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採於朝鮮,因氏焉”。後來注家或認爲“朝鮮”爲“鮮于”的誤文,或認爲是武王封箕子朝鮮,其子食採於,因合稱鮮于。關於“箕子封朝鮮”的記載,目前所見始於《逸周書》。雲:“王曰:‘諮爾商王父師。……朕殫厥邦土,靡所私。乃朝鮮于周,底於遐狄,其以屬父師。”顯然,封箕子於朝鮮的目的是阻止狄人對中原的侵擾。而正定一帶正是狄人入侵的必經之地,所以,封箕子於正定的鮮虞城一帶是可能的。今之“朝鮮”似乎過遠,並不在西周的疆域範圍,也起不到防狄的目的。《山海經》所說的“朝鮮”在潼關風陵渡以西,並非邊地。因此,“朝鮮”爲“鮮虞”之誤文是有可能的。箕子被封之正定一帶順則防狄,叛則可衛燕南北夾擊,實爲雙“防”之舉。如果正定的新市一帶確爲周初箕子封地,那麼,在箕子受封之前,這一帶應是鮮虞人的地盤,築有鮮虞城。而箕子受封以後,佔據了“鮮虞城”,箕子後裔便以“鮮虞城”的地名爲姓,實爲子姓後裔。而舜帝后裔的“鮮虞”並不姓“鮮虞”,所以,從自周初始,以“鮮虞”爲姓的並非鮮虞族羣,實爲“子”姓殷之後裔。而鮮虞族或鮮虞國與“鮮虞”姓無關,也與“子”姓無關。以上史料記載,還能說明另一問題,至少到商朝末期,鮮虞這一族羣已擴散到正定一帶,可能組成了方國。後因箕子被封於此,或擠走他鄉或融於其中了。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第2張

進入春秋以後,擴散在河西、河東的山西虞朝的後裔先後完成了國家體系的建立,河西爲義渠、河東爲鮮虞。公元前677年,晉獻公繼位,一方面誅殺同族鞏固君權,一方面在晉中南大力擴張,先後滅掉霍、魏、耿等十數小國,使晉國快速成爲強國大國,但也造成晉中南地區的劇烈動盪。導致晉南一部分戎族遷入伊洛山區,到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之弟叔帶覬覦王位,聯合楊泉、泉皋、伊洛諸戎攻打王城,這部分戎族已參與周王室的紛爭,已是一股不小的勢力。這一動盪向北、向東傳遞,打破了太行山東北部的平靜。山西中北部的鮮虞人再次向太行以東涌入。在太行山東面,鮮虞人形成一股不可小視的勢力。鮮虞這一族突然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是公元前662年對邢國的攻擊,一出場亮相就是一副強勢形象。

《呂氏春秋·簡選篇》:“中山亡邢,狄人滅衛”,這裏所謂的“中山”是指鮮虞。天平、王晉的《狄滅邢、衛實爲中山滅邢、衛考辨》已經討論了這一點,但他們所說的中山,實際也是指鮮虞。自公元前662年以後,活動在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這支鮮虞人,史料多稱爲“狄”。因都於“中人城”,原中山之地,所以,自從“中人”一役爲晉所敗之後,史料也有稱其爲“中山”,以其地名代替鮮虞。

根據《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至僖公二年(公元前662—658年)的記載:鮮虞人公元前662年冬十月,首先對邢國發起攻擊,慶幸這時齊桓公執政,齊國正盛,極時出兵相救,邢國得以保全。公元前659年,再次對邢發起進攻,齊桓公又組織齊、宋、曹三國聯軍救邢,聯軍只開進到聶北(聶北:在山東茌平西。公元前635年邢亡入齊),便與潰逃的邢人相遇。二次救邢後,“邢遷夷儀,諸侯城之”。邢國所遷的夷儀,尚有兩說。一說在今邢臺的西邊(今漿水附近),一說在今山東聊城的西南。這可能第一次攻邢已攻破邢都,安置於漿水。第二次攻邢後,邢遷都於聊城西南一帶。衛文公雖有光復衛國之志,尚不能收復原衛國疆土,有何力滅亡北邊的邢國。由此看來,邢國最後落腳地應在聊城一帶。

在第一次破邢之後,公元前660年,鮮虞一路南下,對衛國發起攻擊,攻破衛都朝歌后,“遂従之,又敗諸河”。衛在齊國等的幫助下,“諸侯城楚丘(河南滑縣東)而封衛”,從此,淪爲一個小國。

鮮虞佔據了邢、衛大部分地盤,此後與齊、邢、衛多有接觸。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42年,“邢人,狄人伐衛,圍菟圃”。公元前640年,“齊、狄盟於邢,爲邢謀衛難也。於是衛方病邢”。公元前639年,“狄侵衛”。公元前630年,“狄侵齊”。公元前628年,狄有內亂,衛乘機攻狄,狄乞和,二國會盟。公元前629年,“狄圍衛。衛遷於帝丘(河南濮陽)”。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亂。衛人侵狄,狄請平焉。秋,衛人及狄盟”。公元前627年,“狄侵齊,因晉喪也”。以上所謂的“狄”,大致就是鮮虞人這一時期的活動。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第3張

在虞鮮人攻邢敗衛的強勢出場後,再一次引起注意,已經到了公元前530年前後。

公元前635年,晉文公時,周天子賜給的樊、溫、原、攢四邑,晉的疆域到達了太行山南部和黃河北岸地,漸向東、北發展。邯鄲是趙穿的封地,早已是趙氏的地盤了。公元前587年,欒書爲中軍元帥時,食封於欒邑(今趙縣境內,欒城縣由此得名)。公元前546年,彌兵大會後,晉國得以專力向北、向東發展。公元前541年,晉國首先向北山戎無終氏及羣狄發起攻勢,“晉中行穆子(荀吳)敗無終及羣狄於大原,……大敗之(《左傳·昭公元年》)”,迫使其北徙代地(山西渾源到河北蔚縣一帶)。爲了控制太行井陘通道向太行山以東擴展,清除散佈于山西盂縣、昔陽一帶的戎狄障礙便是下一個目標。公元前530年,“晉荀吳僞會齊師者,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秋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綿皋歸(《左傳·昭公十二年》)”。晉國一出手,首先滅掉了鮮虞的一支肥國。第二年,“鮮虞人聞晉師之悉起也,而不警邊,且不修備。晉荀吳自著雍以上軍侵鮮虞,及中人,驅衝競,大獲而歸(《左傳·昭公十三年》)”鮮虞的國都可能就在中人,這一次直奔鮮虞的主體,使其遭遇重創。公元前527年,伐鼓(河北晉縣)。“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三月,……鼓人告食竭力盡,而後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鳶鞮歸(《左傳·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21年,“鼓叛晉”,第二年,“六月,荀吳略東陽,使師僞糴負甲以息於昔陽之門外,遂襲鼓,滅之。以鼓子鳶鞮歸,使涉佗守之(《左傳·昭公十二年》)”。晉國這一次打擊行動,至少並沒有完全滅掉鮮虞和鼓,而是使其臣附與晉。鼓國的叛變,使鼓國徹底滅亡了。《國語·晉語九》載:“與鼓子田於河陰,使夙沙釐相之”。鼓子鳶鞮還是給劃了一塊吃飯的地方。從此,肥、鼓淡出,不著於史。

此後晉與鮮虞長達近20年,沒有大的衝突。公元前507年,晉與齊、宋、衛等國在召陵會盟,圖謀伐楚,鮮虞趁機舉兵反晉,“秋九月,鮮虞人敗晉師於平中,獲晉觀虎,恃其勇也(《左傳·定公三年》)”。隨後,遭到晉國報復。公元前506—505年 “晉士鞅、衛孔圉帥師伐鮮虞”;“晉士鞅圍鮮虞,報觀虎之敗也(《左傳·定公五、六年》)”。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第4張

公元前497年,由趙氏內訌演變爲晉卿內爭。晉定公和智、韓、趙、魏挫敗晉國的範氏、荀氏勢力,晉卿中行寅、範吉射逃往朝歌(河南淇縣)和邯鄲氏趙稷聯合對抗,並在齊景公的斡旋下,齊、魯、衛、鄭等國支持這支反晉勢力。公元前 494 年,趙鞅率軍圍朝歌,齊、衛、魯、鮮虞聯軍攻晉五鹿(河北大名東)以救範氏。隨後,齊、衛、魯、鮮虞聯軍攻佔晉棘蒲(河北趙縣境)。鮮虞介入了晉卿內爭,加入到齊、魯、衛聯盟。公元前491年,趙鞅包圍攻克邯鄲,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齊國將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逆畤、陰人、盂、壺口,會鮮虞,納荀寅於柏人(隆堯縣西)。

公元前490年趙鞅攻陷柏人城,荀寅、範吉射奔逃齊國,晉八年內戰結束。公元前489年,晉趙鞅率師伐鮮虞。

《呂氏春秋·權勳》曰:“中山之國有仇繇者,智伯欲伐之而無道也。爲鑄大鐘、方車二軌以遺之。仇繇之君將斬岸堙溪以迎鍾。……赤章蔓枝斷轂而行,至衛七日而仇繇亡”。程恩澤《國策地名考》第十八卷《由》:“方以智曰:‘春秋仇由國,今之太原府盂縣也,智伯欲伐仇由,即此。’盂縣今屬山西平定州,東北半里有仇猶城”。仇由可能是散佈在山西中部的鮮虞的一支,但不一定與立國中山地的鮮虞國有主從關係。又《古本竹書紀年》載:“晉出公十八年(公元前457年)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邱”。《水經注》卷十二《巨馬水》引《竹書紀年》稱:“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窮魚之丘,《水經注》以爲淶水所經之射魚城即窮魚之丘,在今淶水縣西。楊守敬《水經注疏》據《太平寰宇記》稱易縣有魚山,較之射魚城距離中山爲近,有待考證。又《國語》卷十五《晉語九·趙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雲:“趙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勝左人,中人”。趙襄子爲趙鞅之子,據《史記·六國年表》,趙襄子在位時間自公元前457年至425年,《國語》將此條置於趙襄子即位之後至三家滅智之前,即公元前457年到453年之間。趙襄子伐狄應在這一時期。

鮮虞國的起源是什麼?鮮虞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第5張

《水經·滱水注》記載,滱水自倒馬關南流,東過唐縣南,“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內有小山,在城西,側而銳上,若委粟焉”,“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謂之中山城,”“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史記正義》引《括地誌》稱中人城“在定州唐縣東北四十一里,春秋時鮮虞國之中人邑也。”西晉張曜《中山記》說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中山”之名可能因中人城而得名。進入戰國後的這三次戰爭,皆言中山,而不提鮮虞,以“中山代鮮虞”,這是因爲鮮虞都於“中人城”的緣故。有學者認爲《國語》記趙襄子伐狄言“勝左人、中人”而未言滅,可能是有道理的。但自趙控制了左人、中人後,鮮虞已經失國,由此,便衰落下去了,消然淡出,絕於史籍。

通過以上所述,可以明確鮮虞既非白狄,姬姓,也非箕子後裔,子姓。鮮虞實爲山西舜帝后裔,鮮虞人立鮮虞國於中山之地,而非“中山國”,也未見自稱“中山”,因此,鮮虞與中山國無關。戰國後史料多以“中山”代替“鮮虞”,或以“狄”這一籠統概念代替“鮮虞”,以致造成許多錯亂。剝離了“鮮虞”之後,再來討論“中山國”,就少一個糾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