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帝王要求世人都對他服從,孔子卻認爲君臣要相互尊重

帝王要求世人都對他服從,孔子卻認爲君臣要相互尊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句話叫“君不正臣投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有人說,這是孔子說的。其實,查遍《論語》及與孔子相關的典籍,似乎並沒有找到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出自《封神演義》裏,還只有前半段。)

不過,雖然孔子沒有這麼說過,但是,他說過與這個相關的話。比如《論語》中有“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樣的話。另外,孟子更是鮮明地表示:“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帝王要求世人都對他服從,孔子卻認爲君臣要相互尊重

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儒家的經典中,君臣關係是相互的。也就是說,如果君王對待臣子不好,君王不走正道,臣子可以選擇不忠於君王。

但是,這樣一種思想,在後世卻發生了完全的改變,成爲了大臣對君王的絕對服從。當君王猜忌大臣,想賜大臣於死地的時候,大臣除了說一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外,他就只能閉眼等死了。而且當君王要賜死大臣的時候,一般大臣還必須跪下謝恩,這是多大的諷刺!

這種觀念在後世越來越嚴重,以至於根深蒂固地深入了君王的思想中。朱元璋當皇帝后,讀到“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的時候,居然大發雷霆,要把孟子從文廟裏攆出來。等到大臣們一連迭聲地勸說後,他雖然最終沒有把孟子攆出來,但還是組織人刪改孟子的書,堅決維護君王的絕對權威,堅決要求大臣絕對服從君王。

帝王要求世人都對他服從,孔子卻認爲君臣要相互尊重 第2張

那麼,爲什麼在孔子孟子的時代,並不是這樣理解君臣關係的呢?或者說,甚至認爲人權(這裏指大臣的個人自由權)高於主權(這裏指君王對臣子的擁有權)呢?我認爲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春秋戰國時期的國際關係和後世不一樣。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有很多諸侯國,但是,這些諸侯國之間,與後世中原王朝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國際關係是不一樣的。諸侯國內部,互相之間還是默認屬於一家人,相當於後世一個國家裏的各個“省”。所以,大臣們離開不喜歡他們的君王,到另一個國家去,投靠別的君王,並不認爲是一種背叛,大家也都習以爲常。

第二,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自由思想發展的黃金時期。

帝王要求世人都對他服從,孔子卻認爲君臣要相互尊重 第3張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表達各種聲音,隨意地評價政府,褒貶君王。君王們也並不會因爲這個,因爲言論之罪,把某個大臣,把某個知識分子殺掉。而且你也沒辦法殺。你一殺,這個大臣或者知識分子就跑到別的國家去了,你這個君王還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

第三,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高度集中的權力存在。

中國第一個大統一的王朝,嚴格意義上說,並不是夏朝,而是秦朝。大統一是以高度集權爲標誌的。因爲有高度集權,才能實現大統一,這是那個年代的現實狀況。而要高度集權,大臣的權力,就必然大幅度壓減。

孔子孟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沒有高度集權,纔敢於說那樣的話。而產生於高度集權的清朝的《封神演義》,之所以把這句話搬出來,顯然是大有深意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