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時期日本爲何也出現了“閉關鎖國”?日本的“鎖國令”是怎麼回事?

清朝時期日本爲何也出現了“閉關鎖國”?日本的“鎖國令”是怎麼回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鎖國令(seclusion orders)是日本江戶幕府關於禁止對外交通和貿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後發佈5次.16世紀中葉起,葡、西、荷等西歐列強先後來日本傳教、貿易。爲禁止天主教傳播,防止商人富豪與幕府對立,鞏固幕藩體制,幕府的對外政策從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時起,開始向鎖國政策轉變。1616年,規定歐洲船隻只能在平戶、長崎兩港停泊交易,1624年,拒絕與西班牙通商。30年代後,加快鎖國步伐,連續5次發佈鎖國令。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軍官培裏率艦叩關爲止。

清朝時期日本爲何也出現了“閉關鎖國”?日本的“鎖國令”是怎麼回事?

歷史解釋

鎖國是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實行的外交政策。於1633年頒佈第一次鎖國令開始,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軍官培裏率艦叩關爲止。當初實行政策時鎖國亦稱呼爲海禁,鎖國這名字是由蘭學者志築忠雄在1801年提出。當然日本與外國的貿易關係並非完全中止,但僅允許與特定對象進行,包括與荷蘭人在長崎出島進行貿易,而明朝和清朝在長崎亦有貿易來往。此外對馬藩與朝鮮、薩摩藩與琉球國以及鬆前藩與蝦夷有貿易關係。

清朝時期日本爲何也出現了“閉關鎖國”?日本的“鎖國令”是怎麼回事? 第2張

 背景

自從西班牙傳教士聖方濟各沙勿略來到日本傳教(集中在長崎市),不少日本大名及各階層人民均信奉天主教,後來江戶幕府實行禁教令,信徒被迫更改信仰以及被流放到外國。後來爲了阻止外國傳教,決意與親天主教的西班牙及葡萄牙斷交。

清朝時期日本爲何也出現了“閉關鎖國”?日本的“鎖國令”是怎麼回事? 第3張

原因

在安土桃山時代有不少基督教的傳教士來航日本並且在日本傳教,但是在江戶幕府確立以後,將軍開始頒佈了“禁教令”,從而開始有鎖國的念頭。面對幕府的禁教令,在九州地方爆發了島原之亂。後來在德川第三代將軍家光的統治下完成了鎖國的制度。江戶時代中期發生了“費頓號事件”,導致了鎖國的程度提升到另外一個地步。費頓號事件即一艘英國船僞裝成荷蘭船並且駛入長崎脅持長崎奉行所裏面的職員要求給予食物、水和柴薪,當長崎奉行交出這些物品後便揚長而去的事件,這件事件使得長崎奉行鬆平康英切腹。震怒的幕府下達了“異國船打退令”,又稱“無二念打退令”,下令所有外國船隻一靠近日本本土就予以炮彈攻擊,促使了日本的完全鎖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