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芳華》背後隱藏的歷史背景,解析明朝對越自衛反擊戰

《芳華》背後隱藏的歷史背景,解析明朝對越自衛反擊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電影《芳華》中有一個片段:主角劉峯護送彈藥,遭遇埋伏,獨守陣地,最終成爲了戰鬥英雄,那個片段給觀衆帶來了巨大震撼。那場戲的背景戰爭並非虛構,而是真實發生於30多年前的一場局部戰爭,中國官方稱爲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下面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芳華》背後隱藏的歷史背景,解析明朝對越自衛反擊戰

中越在1979-1989年的中越戰爭中,讓雙方更真實的認識了對方,用血流成河來描述這場邊境戰爭決不誇張,越正規軍付出4萬多的傷亡,地方部隊,民兵,游擊隊傷亡多少,還是未知之數,雙方合計傷亡絕對在10萬以上,從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傷亡10萬,日均5000人.

越南,中國南方的鄰居,中越之間淵源極深,有一段千年恩怨。

洪武初年,朱元璋將安南國列爲“不徵之國”。十幾年後,安南發生內亂,黎氏家族篡權奪位,改國號爲大虞。永樂二年,老撾使臣護送安南王子陳天平到北京,向大明申訴黎氏篡奪陳氏安南王一事,控訴黎氏欺騙大明。朱棣派使者去安南詢問,並讓陳天平一同前往,剛走到邊境,大明使者與陳天平一同被僞安南王黎季犛設伏殺死。

《芳華》背後隱藏的歷史背景,解析明朝對越自衛反擊戰 第2張

朱棣正爲了大明旁邊的這些鄰國“不聽話”,而下決心要殺雞給猴看,正好胡氏父子自己找上門來了。於同年七月,朱棣發佈通告,朱能爲徵夷將軍,沐晟和張輔爲左右副將軍,統帥三十萬大軍,從廣西和雲南兵分兩路分頭南下。彷彿隆隆南下的鋼鐵戰車,向安南進發。

三個月不到,明軍就攻至安南原北部地區,但主帥朱能因爲積勞成疾,病故於軍中。消息一傳,胡一元精神煥發,企圖依託諒山地形,打擊明軍。此時兩路明軍已順利會師。

之後,明軍長驅直入,至翌年五月,明軍在富良江會戰中徹底殲滅胡氏父子的水師,斬首近四萬人,“溺死無算”。胡氏父子敗逃後被捕獲,押送京城斬首。至此,歷時一年的平安南,就這樣以大明的完勝載入史冊。

《芳華》背後隱藏的歷史背景,解析明朝對越自衛反擊戰 第3張

明軍主力剛撤回國內,安南人就在陳氏家臣簡氏鼓動下,再次造反。黔國公沐冕領兵征伐沒有平定動亂。永樂七年,簡氏得寸進尺,自封大越太上皇。朱棣派張輔再次出征,統軍二十萬南下。永樂八年,張輔大破叛軍,消滅簡氏。

朱棣以爲這次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問題,沒想到按下葫蘆浮起瓢,黎氏又死灰復燃,安南再亂。平叛戰爭從永樂六年開始,一直打到永樂二十二年,始終無法完全消滅頑固的反叛分子。

後來,明仁宗登基,仁宗朱高熾不想再打下去,他決定安南只要稱臣就撤兵,但有不少大臣反對,他們不情願多年的努力就此終結。

不久,宣德帝朱瞻基登基,與此同時,熟讀中原兵書的黎利成爲安南統帥,他用以逸待勞的計策大敗明軍。遭此大敗,明朝不得不與安南和談,黎利受封成爲安南王。明朝在朱棣將安南設置成中國郡縣三十年後,無奈放棄了這塊土地。

《芳華》背後隱藏的歷史背景,解析明朝對越自衛反擊戰 第4張

三十年鏖戰最終卻是議和,這對大明來說是個奇恥大辱,很多大臣等待着再次南下的機會。嘉靖年間,機會來了,黎氏與莫氏內鬥,莫氏奪取了政權,黎氏向大明求救。嘉靖十七年四月,咸寧侯仇鸞掛帥,兵部尚書毛伯溫輔助,明軍再徵安南。

毛伯溫吸取了永樂年間急於求成,戰鬥不利的教訓,再加上充分了解了安南人好內亂特點,於是他採用分化瓦解,遠交近功的戰術,成功地摧毀了莫氏軍隊。

嘉靖十九年,莫氏家族投降,安南平定。毛伯溫經過仔細斟酌,設安南都統使司,仍就讓莫氏人擔任主管,官職子孫世襲,規定莫氏每三年朝貢一次。毛伯溫的做法實際是一個權宜之計,雖然面子上安南是大明臣屬,但實際上就是獨立王國。和議達成,總算止了刀兵,從嘉靖年間開始,有300年時間,安南沒有再次造反。

到了咸豐八年(1858),清政府和法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地位,從那以後,越南結束了作爲中國屬國的歷史。後來,越南謀求建立一箇中南半島的統一國家,四處侵略他國,甚至騷擾中國邊境,不可避免地迎來了中國的雷霆一擊,也就是《芳華》中描寫的那段戰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