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彭城之戰時,項羽神一般的操作是真實存在的嗎?

彭城之戰時,項羽神一般的操作是真實存在的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彭城之戰的故事。

彭城之戰可以說是我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也是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型戰例。那麼,56萬大軍爲何會如此輕易地被3萬騎兵擊敗,是否有誇大嫌疑呢?事實上,此戰項羽雖然的確用3萬軍隊擊敗了劉邦的56萬大軍,漢軍的傷亡也的確較大,但損失的多爲諸侯聯軍,而劉邦的主力軍隊損失其實並不大。

劉邦親率56萬大軍東出攻陷彭城,項羽以3萬騎兵回援大敗劉邦

項羽西入關中滅秦之後,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然而諸侯各自歸國之後,天下卻很快再度大亂。先是田榮殺死或趕走濟北王田安、齊王田都和膠東王田市,一統三齊之地並公開反楚,之後陳餘又從田榮手中借兵趕走了趙王張耳,重新迎立趙王趙歇,自己則被封爲代王,同樣公開反楚。

對於齊地和趙地的先後反叛,項羽親自率兵前往討伐,雖然很快擊敗了田榮的軍隊,但卻因燒殺搶掠太過嚴重而導致齊地的全面叛亂,竟然一時不能平定。劉邦趁此機會,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重新殺回關中,迅速一統三秦之地,之後又接連擊敗收服河南王申陽、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和韓王鄭昌。

漢二年(前205年)四月,劉邦見項羽主力仍然被牽制在齊地,於是統領本部兵馬,以及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五諸侯的軍隊共計56萬,兵分三路攻入西楚境內,由於項羽主力不在,楚國防線迅速告破,楚都彭城淪陷。

彭城之戰時,項羽神一般的操作是真實存在的嗎?

攻破彭城之後,劉邦爲了防止項羽回援,命令彭越、樊噲分別駐守各地,而各諸侯聯軍則被他部署在了彭城和肖碭地區。自認防線密不透風的劉邦,便就此安心在楚王宮住下,也顧不得回近在咫尺的家中看看,便將項羽從咸陽帶回的美女和金銀財寶統統據爲己有,天天飲酒作樂,玩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項羽得知消息後,鑑於齊地叛亂尚未徹底平定,再加上大軍回援行軍速度必然緩慢,便命令主力仍然留在齊地繼續平叛,自己則親率3萬精銳騎兵連夜回援彭城。項羽在魯瑕丘攻破了樊噲的防線後,利用夜色掩護迅速繞到彭城以西,並於次日拂曉突然自西向東對漢軍發動猛攻。

對於突然自背後攻來的項羽軍隊,漢軍始料不及之下頓時亂作一團,根本沒有來得及組織有效抵抗,僅僅半日便迅速潰敗,因相互踐踏和楚軍斬殺而損失了10餘萬人。眼看形勢不可逆轉,劉邦連忙帶領潰兵向西逃竄,項羽則緊追不捨,雙方在谷水、泗水之地再次大戰,結果漢軍再次一觸即潰,被楚軍斬殺、落水淹死的又是十餘萬。

鑑於楚軍多爲騎兵,劉邦便想率軍避入呂梁山區,削弱楚軍的騎兵優勢,然後再與其纏鬥。然而,由於項羽追擊甚急,劉邦根本無法立足,在被擊斃輸完之後又逃至睢水,結果再度戰敗,無奈之下只得一路向西逃竄。

最終,劉邦偷偷抄小路跑到下邑的呂澤軍中,之後會合本部兵馬,向西撤退至滎陽,並在收攏殘軍、會合蕭何援軍之後,於京索之戰中擊敗項羽,楚漢爭霸開始進入對峙階段。

項羽如何以3萬擊敗56萬大軍,此戰是否存在誇大之嫌?

關於彭城之戰,《史記》當中記載的還是比較詳細的,幾乎爲我們完全還原了整個大戰過程。縱觀整個戰爭始末,劉邦雖然在兵力方面佔據絕對優勢,但遭遇戰敗其實並不難理解。

彭城之戰時,項羽神一般的操作是真實存在的嗎? 第2張

1、軍隊構成複雜,難以形成戰力。劉邦軍隊雖然多達56萬,但卻是由本部軍隊和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諸侯軍隊組成的聯軍,尤其是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原本還是劉邦的敵人,可以說是戰敗之後被迫跟隨劉邦作戰。這樣一支倉促組建的聯軍,到底有多少戰鬥力,根本無法預料,更是毫無忠誠可言。事實也是如此,這支兵馬遭遇突然襲擊後,僅僅堅持了半天便迅速被擊潰,而在劉邦戰敗之後,魏王魏豹等便立即又倒向了霸王項羽,

2、劉邦準備不足,防線並不穩固。劉邦攻佔彭城之後,雖然在彭城內外佈下了層層防禦,但他的主要防禦力量卻留在了外圍,且主要駐防在項羽從齊地返回的路線上,反而將軍心不穩的諸侯聯軍留在了身邊,此舉雖然成功將諸侯聯軍放在了監管之下,卻也造成了外緊內鬆的防守局面。此外,劉邦根本沒有預料到項羽會只帶少量軍隊回援,而從攻破樊噲防線,繼而繞到漢軍背後,再到擊敗彭城守軍,一連串的攻擊極爲迅速,劉邦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已然遭遇了戰敗。

3、項羽戰略得當,弱點尋找準確。項羽作戰雖然注重一個“勇”字,但並非沒有頭腦,他的這次奇襲顯然極爲成功,在瞭解到劉邦部署的防線之後,迅速找準薄弱點,充分發揮騎兵靈活機動的作戰特點,繞到彭城以西,從背後對漢軍發動進攻。如前所述,劉邦的主力全部都部署在了項羽回援的方向,根本沒有預料到背後來敵,諸侯聯軍在項羽的攻擊之下只進行了有限的抵抗,便迅速陷入潰敗。

4、項羽持續追擊,難以阻止抵抗。在擊潰諸侯聯軍之後,項羽並未給劉邦重新收攏殘軍、穩固陣腳的機會,而是一路追殺毫不停歇,陷入潰敗的漢軍在這種追擊之下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戰力,而沒有士氣的士兵,就算數量再多,也不過是待宰的羔羊,項羽的追殺更像是單方面的屠殺,這也是此戰傷亡如此嚴重的主要原因。

彭城之戰時,項羽神一般的操作是真實存在的嗎? 第3張

綜上所述,彭城之戰的結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此消彼長之下,軍隊的數量已經無法充分反映出兩軍的戰力,劉邦的56萬大軍就像是一片大布,而項羽的3萬大軍就像是一把尖刀,尖刀猛刺之下,布豈有不破碎之理?

彭城之戰項羽雖然取勝,但劉邦本部兵馬損失其實不大

彭城之戰戰敗後,劉邦一路向西逃亡極度狼狽,甚至爲了逃命多次將兒女趕下馬車,而且不僅導致原本歸降的各路諸侯紛紛反叛,而且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也被項羽虜獲。然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此戰諸侯聯軍雖然損失慘重,但劉邦本部兵馬並未遭受多少損失。

劉邦之所以在彭城之戰後被項羽追得頗爲狼狽,主要源於身邊的本部兵馬有限,大部分都是諸侯聯軍,而在會合了本部兵馬之後,劉邦採取了一系列阻止項羽追擊的策略,因此後續的撤退其實還算比較有序,而這也是項羽沒能一戰徹底擊潰劉邦的原因。

1、留偏軍牽制楚軍主力。《史記·高祖功臣諸侯者年表》有載“漢王敗走,賀方將軍擊楚,追騎以故不得進,漢王顧謂賀:‘子留彭城,用執圭東擊羽,急絕其近壁’”。從這段記載來看,劉邦在會合了本部兵馬後,便命令祁侯繒賀於彭城一帶與項羽主力不斷糾纏,進而爲自己的逃亡和收攏軍隊贏得了一定時間。

彭城之戰時,項羽神一般的操作是真實存在的嗎? 第4張

2、前後佈置兩道防線。整個彭城之戰,漢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損失的主要是諸侯聯軍,劉邦的主力損失其實並不大。因此,當劉邦在下邑遇到呂澤的軍隊後,便立即在“豐縣-下邑-碭縣”佈置了第一道防線,其中以王陵駐守豐縣、以呂澤駐守下邑、碭縣守將則不詳。而在撤退到虞縣短暫修整後,隨即又令靳歙等人在雍丘一帶設置了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一定程度延緩了項羽的追擊速度,從而保證了主力的有序撤退。

3、策反英布迫使項羽分兵。在下邑修整時,劉邦曾徵求羣臣意見,張良正是在此時提出了著名的“下邑之謀”,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便是策反英布,劉邦於是依計而行,命舌辯名臣隋何前往九江。隋何到達九江之後,項羽的使者其實也同樣在九江,結果隋何用計迫使英布降漢。項羽得知之後,只得分兵派龍且攻打英布。

劉邦正是憑藉這三條計策,成功爲自己爭取到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不僅使得漢軍主力得以安然返回滎陽,就連已經六十多歲的酈食其也都毫髮無損地撤回了滎陽,而西漢開國功臣,一百四十多個列侯更是無一傷亡。這在歷史上的戰爭之中,能夠在敗退中做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極爲罕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