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李白生前最後一首詩,爲何只有短短三句?

李白生前最後一首詩,爲何只有短短三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李白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起唐詩,沒有人不知道李白,他的一生,充滿了孤傲與酒香,他是人間的謫仙,詩中的王者,他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佳作,想象瑰奇,氣勢磅礴,曠古爍今,令無數人欽慕折服,那麼詩仙李太白,他的最後一首詩是什麼樣的呢?

李白生前最後一首詩,爲何只有短短三句?

李白作爲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來歷和去向都衆說紛紜,普遍認爲李白是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人,但是他的家世和家族卻不甚詳細,有歷史學家認爲李白和李世民是同宗的族兄弟。關於李白的死法,也莫衷一是,比較常見的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在《舊唐書》記載的,李白飲酒過度,在宣城醉死。第二種說法在正史多有記載,並且經過許多歷史學家的考證,說是李白已是花甲之年,卻向李光弼請纓上陣殺敵,想在人生最後的時光,爲國家盡一份力,但病重而死。第三種說法則是在民間流傳開的,極具傳奇色彩,說李白在江邊飲酒,醉後看見江中的月亮十分美麗,於是跳到水裏撈月亮,溺死於江中。

李白生前最後一首詩,爲何只有短短三句? 第2張

但無論是哪種說法,李白的逝世時間大致不差,在受到永王謀反的牽連後,李白被流放夜郎,後又遇赦得還,但是在金陵病重,此時病榻之上的李白,寫了生命中最後一首詩,鄭重的交給了族叔李陽冰,不久後溘然長逝。

李白最後一首詩,就是《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在寫這首詩時,李白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因此,這首詩的情感十分豐富複雜,蘊含了李白對人生的遺憾和眷戀,可以看成是李白爲自己寫的墓誌銘。大鵬是傳說中的神鳥,出自於莊子的筆下,李白在詩中將自己比作大鵬,欲扶搖直上九萬里,振翅圖南。李白經常以大鵬來表達自己偉大的志向,他一直想實現胸中的政治抱負。

從李白垂暮之年還請纓殺敵,我們就可以看出他並非表面那般遺世獨立,他心中也有想爲家國天下做一番事業的熱血,然而一生都未曾實現,唐玄宗和那些達官權貴只是看中他的詩文,想讓李白爲自己寫詩,後來又多次遭貶謫。因此李白纔會說“中天摧兮力不濟”,大鵬想振翅九天,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從第一句,我們可以感受李白的抱負以及不甘。

第二句,李白說大鵬振翼揚起的風激勵着萬世,然而飛到扶桑的時候,卻被絆住左袂。這句李白想表達自己雖然受到大鵬這種精神感染,一生奮飛,自己雖然壯志未酬,但是這種精神,一定會影響後世,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他感嘆曾經遊於扶桑,但是被掛住了左袂。

“遊扶桑”,指的則是來到了唐玄宗身邊,李白一生因詩名所顯,也因詩名所累,唐玄宗只讓他做了一個翰林,詩中的“石”,應是“左”字之誤,引用了莊忌《哀時命》的“左袂掛於扶桑”。

最後一句是化用了孔子泣麟的典故,當年麒麟死,孔子爲之哭泣,現在大鵬“力不濟”而亡,誰爲之哭泣?此句一是感嘆自己,死後或許大家相傳惋惜,但是沒有誰真正懂他,沒有知音,沒有誰爲他哭泣。當然,李白不知道有一個叫杜甫的後輩十分的懂他,寫出“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的詩句,杜甫的這句詩和李白這首驚人的契合,可能杜甫纔是最懂李白的人吧。

李白生前最後一首詩,爲何只有短短三句? 第3張

李白一生飄逸不凡,如塵外孤標,所歌所詠,均氣勢非凡,睥睨天下,而生前的最後一首詩,全是自哀自憐,充滿着不甘於不捨,他把所有的遺憾,寫成這三句慷鏘有力的詩句,流傳給後人,每每讀到這首詩,都黯然淚下,因爲這纔是真實的李白,脫去謫仙的虛名,他只是一個想爲天下做些事的有志之士,然而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可歌可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