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城,相當於一個國家的心臟,通常承擔着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職能,故都城的地理位置選址非常關鍵,關乎到一個國家的氣運和興衰。

《呂氏春秋》記載,“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然而隨着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王國對外不斷吞併和擴張,面對着更加複雜的環境,都城的選址也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

第一是不能簡單以國土中心建都,地理、政治、軍事的形勢都需要納選址的入考慮;第二是當外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都城的地址也需要相應進行遷徙。

王朝遷都的例子,在我國曆史上並不罕見。商代有盤庚遷殷,周朝有平王東遷洛陽,宋有高宗南渡應天府,明有成祖北遷燕京。清朝龍興於東北長白山一帶,先後在興京、東京、盛京建都,入主中原後取代明朝,定都於北京,直至清末,清朝都沒有進行過遷都。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北京地圖

元、明、清三代都選擇以北京爲都城,自然是看中了其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備的優勢。對清朝而言,選擇北京爲首都,至少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北京地理形勢險固,易守難攻。明代大臣楊榮曾總結道:“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據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於燕薊。……薊燕左環蒼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宜爲天下都會。”

第二,北京靠近東北,即滿人的發家之地。萬一天下有變,滿人便於從北京退守關外,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第三,由於京杭大運河的存在,南方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送至北京,不會面臨物資短缺的問題。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第2張

清太宗皇太極劇照

由於上述優勢的存在,北京非常適合作爲清朝這個大帝國的首都,二百多年未曾移易。然而,北京地勢之易守難攻,是相對於冷兵器時代而言。隨着近代工業革命的發展,海上作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清代閉關鎖國,忽視海軍建設的背景下,北京過於靠近入海口,反而成爲了地理位置上的一個劣勢。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之戰、八國聯軍侵華,都將清朝都城防禦薄弱的短板暴露無遺,清政府數次爲保住首都而不得不簽訂屈辱條款。

因此近代以來,有識之士關於遷都的討論,逐漸擺到了檯面之上。晚清時期,清朝共出現過三次關於遷都的討論。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第3張

清朝疆域

第一次關於遷都的討論,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第一次領教到了洋人堅船利炮的厲害,軍艦突破大沽口登陸天津,便能直接揮師西進,直取京師。當時的咸豐皇帝被迫離京逃亡至熱河,成爲了清朝第一個逃離首都的皇帝。

在英法聯軍進京,咸豐外逃後,清政府爲應對局面做了兩手準備。第一手是派恭親王留京,與洋人議和。但當時清廷預估與英法聯軍的談判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恭親王以及部分大臣如文祥、勝保等,均上疏請咸豐做好遷都進行長期作戰的準備。在當時,咸豐部分地接納了關於遷都的意見:

“夷人現雖盡退,明歲尚來駐京,能否相安,實難豫定,自宜豫擇一巡幸之地,以期有備無患。陝西古稱天府,雄據上游,與中原聲息相通,人心繫屬,轉餉亦易,誠爲便宜。將來蹕路經行,由山西太原、平陽等處折入潼關,尚屬可行。”

按照咸豐和一些大臣的想法,如果一定要選一個地方遷都的話,最理想的地點應當是陝西西安,當時咸豐也下令做了一些遷都的前期考察準備。但比起遷都所要付出的成本,清政府還是選擇了苟且偷安,與洋人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換取一時的和平。加上沒過多久咸豐皇帝就在熱河病逝,遷都的議案被擱置了下來。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第4張

咸豐皇帝劇照

雖然清廷以屈辱條款換來了暫時的和平,但隱患仍然存在,因此關於遷都的討論並沒有徹底平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前,發生了大清國遷都的第二次討論。

作爲洋槍隊隊長的僱傭軍官戈登,曾在離開中國前通過李鴻章向清政府提出二十條建議,其中就有關於都城選址的討論:“中國一日以北京爲建都之地,則一日不可與外國開釁,因都城距海口太近,洋兵易於長驅直入,無能阻擋,此爲孤注險着。”

戈登的建議,爲總結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廷的狼狽失敗而得出。在學術界,如維新派的官員湯壽潛在其著作《危言》中指出,北京作爲都城的地理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仍建議以西安作爲大清的新首都,一來推進維新變法,二來消除直接的軍事威脅。

不過在這段時間裏,清朝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同光中興”時期,沒有受到太多外來的威脅,遷都之議不像在戰時那麼具有迫切性。因此這一時期關於遷都的討論,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並未引起清朝統治者們的注意。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第5張

西安古城

與湯壽潛同時期的鄭觀應,是遷都論的反對者。鄭觀應認爲,清朝要自強,應該做的是“內修政事,外固封圻”、“秣馬厲兵”通過加強內政和軍事建設來抵禦外敵,遷都只是下策。

在二十多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中,清廷寄希望於“師夷長技以制夷”,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加強軍備力量來守護京師。然而甲午戰爭中,清朝辛苦經營的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挫,徹底擊碎了清廷偷安的美夢。日本老調重彈,首相伊藤博文威脅進軍北京,來迫使清政府與日本遷都割地賠款的屈辱條約。這起事件,激起了晚清關於遷都的第三次大討論。

這一時期主張遷都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晚清維新保皇黨康有爲。

關於清朝歷史上的三次遷都是什麼樣的 爲什麼最後不了了之了 第6張

康有爲

在《馬關條約》簽訂後著名的“公車上書”中,康有爲聯合在京舉人提出了拒和、遷都、再戰的建議,並指出“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熱河、遼瀋,則更迫強敵;南入汴梁、金樑, 則非控天險;入蜀則太深;都晉則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同樣將陝西西安作爲了理想的遷都地點。

除了康有爲以外,在朝的官員如張之洞、譚繼洵等人,也從不同的角度討論了遷都或者選擇合適地點建立陪都的必要性。然而日薄西山的清政府,已經習慣了屈辱外交,喪失了奮起再戰的勇氣。

當時作爲清朝最高統治者的慈禧太后,既爲保住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也因擔心遷都後自己的權力被稀釋,不願意傾全力與日本再做最後一搏,導致第三次遷都的討論亦不了了之。而清朝在外交上的軟弱,更加激起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慾望,也註定了清朝即將走向滅亡的命運。

參考資料:《清實錄咸豐朝實錄》《日下舊聞考·楊文敏集》《李鴻章全集·譯署函稿》《危言·遷鼎》《盛世危言·建都》《上清帝第二書》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