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明朝朱棣造反,在靖難之役上,幾乎快要輸了,事態緊急之下,突然來了一場風,將對方陣營中的帥旗吹斷了,帥旗一倒,李景隆的軍隊頓時驚慌起來,都以爲主帥被殺了,己方戰敗了,場面局勢瞬間轉變,朱棣就此勝利。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一個本來勝利在望的局面,卻因爲一場風,吹斷了軍旗,失敗了,聽上去有些荒唐,令人覺得李景隆的軍隊也太不冷靜太沒用了,但是,在古代,軍旗是軍隊最重要的象徵,扛旗的人會站在主帥旁邊,是全軍守衛最森嚴的地方,一旦軍旗倒下,就是軍隊失敗了。

和扛旗的人一樣,打鼓的士兵也是如此。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第2張

大家應該都知道兩個成語,一個是“鼓舞士氣”,一個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兩個成語描述的就是戰場擊鼓。

春秋戰國時期,兩軍交戰,交戰的軍隊要先擊鼓,這是那是個時代的禮儀,哪怕是生死一戰,也要顧全禮儀,沒有軍隊會破壞這種禮儀,這是對那個時代的不尊重,擊鼓的士兵沒有武器,沒有反抗之力,但是敵軍不會攻擊他,這是對交戰方的尊重。

那個時候,哪怕是打仗,也會有規矩,戰術是一方面,氣度是另一方面,就像從不會殺兩軍的使者一樣,打鼓士兵也像是使者。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第3張

春秋戰國講究武德,打仗也要堂堂正正的打,兩方擺好隊勢,纔可以擊鼓示意對方開打,這是軍禮,但是後來,這種軍禮就沒有了,禮樂崩壞,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公元前684年,齊國攻打魯國,齊國士兵敲響戰鼓,示意魯國迎戰,魯莊公本要上前,卻被謀士勸阻,齊國再次打鼓,魯莊公還是按兵不動,齊國第三次打鼓,魯莊公立刻吩咐魯國擊鼓,措手不及之下,齊國士兵早就失去軍心,士氣大減,立刻被魯國軍隊擊敗。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第4張

這說明,打鼓的士兵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他擔負着軍隊出戰的意思,也承擔着鼓舞士氣的責任,而戰士們並不是以殺人爲樂的,他們只想要戰勝對方就好,點到爲止,兩軍分出勝負即可,不需要趕盡殺絕,這是春秋的戰爭特點,所以面對打鼓的士兵,他們更不會去傷害他了。

擊鼓是禮儀的象徵,是特殊的文化,兩軍交戰,絕不會殺擊鼓士兵,如果殺了,那是對文化和禮儀的不認同,是會失去國家的名譽的。

古代戰場出兵時,打鼓的士兵沒武器,爲何不會被攻擊?原因很簡單? 第5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