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人最害怕得的五大傳染病是什麼?治療的方法

古人最害怕得的五大傳染病是什麼?治療的方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天萬物復甦,也是各種流行病頻發的季節。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愛衛會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做好防控工作。在中國古代,儘管沒有“流行病”這個名詞,但其醫學概念是存在的,這就是“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爲“民皆疾也”,即好多人都得病的意思。如果大規模暴發,則稱爲“大疫”。傷寒、瘴氣、傳屍、癘風、虜瘡等五大傳染病,曾給古人帶來了深重災難,最害怕……

  傷寒,古代最普遍的傳染病

對於流行病的現象,古人認識很早。《周禮·天官》“疾醫”條稱:“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春季的“痟首疾”是什麼病?從字面來說,是“頭疼病”。晚清國學大師孫詒讓《周禮·正義》認爲:“春氣不和,民感其氣,則爲痟痛而在首也。”以孫氏的觀點來看,就是春天氣溫不穩,或冷或熱便容易患頭疼腦熱,這就是古代醫學所說的“傷寒”。古代傷寒的概念很寬泛,一切由外部感染的疾病,均可稱爲“傷寒”。中國歷史上第一波傷寒大流行,發生於東漢時,世界上第一部總結性臨牀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就是這一時期誕生的。作者張仲景是當時的名醫,其宗族原來有200多口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來,不到十年竟然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七成死於傷寒。

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魏大軍也曾爲傷寒所困,曹操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南征,打了一場著名的“赤壁之戰”。但到十二月份,曹軍突發“大疫,吏士多死者”。實際上,曹軍所患的傳染病就是冬春時高發的“傷寒”。傷寒導致大規模死亡事件發生於13世紀上半葉。據《金史·哀宗本紀上》記載:天興元年(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餘萬人。”汴京就是今河南省開封市,不到兩個月,死了近百萬人。現代學者結合當時醫家李杲《內外傷寒辨惑論》所記,認爲這次大疫就是傷寒疫。

古人最害怕得的五大傳染病是什麼?治療的方法

  瘴氣,古代最兇猛的傳染病

在古代傳染病中,瘴氣大概是古人眼裏最爲可怕、兇猛的傳染病。瘴氣到底是什麼傳染病?其實就是瘧疾。“瘧”字從“疒”從“虐”,“虐”是老虎頭,在甲骨卜辭中寫作“ ”,似老虎張着大口撲向人。其意思很明瞭,這是似老虎一樣兇猛的傳染病。古代早期,人們直接將瘧寫成“虐”,《禮記·月令》即稱“民多虐疾”。東漢人劉熙在其《釋名·釋疾病》釋“瘧”中,稱此病爲“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者也。”先秦時期,瘧疾最早在中國南方地區流行。《周禮》中所謂“秋時有瘧寒疾”,即指此疫秋天多發。究其發病原因,《禮記》認爲:如果秋天氣溫偏高,即所謂秋“行夏令”,就會暴發瘧疾,因傳播瘧疾的蚊蟲繁衍密集。

在古代,嶺南、川貴一帶多瘴氣,所以這些地區也是瘧疾的重災區。雲南過去民謠稱:“五月六月煙瘴起,新客無不死;九月十月煙瘴惡,老客魂也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瀘江水”條也稱,瀘江兩岸“時有瘴氣,三月、四月逕之必死”。歷代官兵南征,多因瘧疾而遭遇重挫。當年蜀國丞相諸葛亮即因畏懼瘴氣,而推遲其南征計劃。唐玄宗李隆基南征時更因瘴氣而失利,據《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三》記載,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唐朝廷派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率7萬大軍征伐南詔國(今雲南境內)。結果士兵被傳上瘴疫,又病又餓,死去“十有八九”,李宓被活捉,全軍皆沒,後再派軍征討,總共差不多死了20萬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