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一代名相寇準被貶死嶺南,背後是誰的陰謀?

一代名相寇準被貶死嶺南,背後是誰的陰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寇準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寇準,北宋著名政治家,一代名相,同時也是著名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爲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爲使相。

一代名相寇準被貶死嶺南,背後是誰的陰謀?

寇準出身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寇相學問很好,在五代後晉時中過進士,曾在一個貴族府第做祕書一類的小官。寇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貧寒,可是深受書香世家影響的寇母十分重視寇準的學習。少年時的寇準,聰明好學,從書本上學得許多知識和道理。尤其對《春秋》三傳,讀得爛熟,理解得很透徹。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爲人剛正不阿,禮賢下士,不趨炎附勢,敢直言進諫,卻被排擠陷害,而致兩度罷相,後貶爲雷州司戶參軍。

寇準頗受百姓愛戴。

寇準爲官清正廉潔,在廣大中原人民羣衆中享譽崇高,甚至於連遼邦也深爲敬佩。寇準在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執掌國家大權的宰相,卻沒有爲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當時處士魏野贈詩說:"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即見他不貪不欲,憐惜民財的品質。寇準廉潔清正的官德,在華夏官吏上樹立了一個楷模,一千多年來受到人們的讚美。宋太宗趙光義曾讚賞雲:"朕得寇準,猶李世民之得魏徵。"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名臣,最後卻落得貶死嶺南的下場,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一代名相寇準被貶死嶺南,背後是誰的陰謀? 第2張

公元1017年,北宋全國沉浸在"天書"、封禪等迷信鬧劇之中。寇準屬下的軍官朱能夥同朝中宦官朱懷政僞造"天書",想通過寇準上呈,博取皇上恩寵。寇準從自己的政治前途考慮,不辨真僞,一改過去反對迷信的初衷,將"天書"送呈皇上,由此獲寵二度入相。

一天晚上,寇準喝湯時弄髒了鬍鬚,博學多才而狡詐過人的參知政事丁謂非常殷勤地爲他拂拭乾淨。哪知寇準並不領情,帶着酒意戲弄他說:"參知政事乃國家大臣,難道是爲長官拂鬚的嗎?"一句話說得丁謂無地自容,憤恨難當。不久"天書"事件東窗事發,朱能自縊,周懷政斬首,寇準受牽連,丁謂趁機在皇上面前極力詆譭寇準。隨後,寇準被貶到偏遠的嶺南雷州半島,由於生活條件艱苦,精神抑鬱,第二年,寇準病死雷州。

寇準一生仕途坎坷,曾因爲政績顯赫兩任宰相,卻又因爲爲人耿直、剛強果斷、不畏權貴而七度被貶。但不論他位居何職、身居何處,一心爲國、剛直不阿的性格和精神始終沒有變。當寇準遠貶雷州時,京城老百姓中便流傳着"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寧,須除眼中丁"的歌謠,這個"寇"便是寇準,這個"丁"便是奸臣丁謂,可見,民心如鏡,誰忠誰奸箇中一照就明。我們學習寇準,就是要學習他身處逆境不忘造福百姓的氣度和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寬大胸懷,無論什麼年代,清正廉明、勤政爲民的好官都會被老百姓永遠記住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