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曾經備受歡迎的漢劍爲何後來退出了戰場呢?

曾經備受歡迎的漢劍爲何後來退出了戰場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釋名.釋兵》中記載," 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作爲古代冷兵器短兵之祖,其自世界上出現了第一把“青銅劍”以後,就受到了很多王公帝候、文士俠客、甚至是商賈庶民的歡迎,以至於還給其賦予了一個“百兵之君”的美譽。

想必大家對青銅劍多少也都會有些瞭解,雖然其硬度相對於西周時期出現的“鐵劍”要更硬,且更容易長期保存,但卻沒有鐵劍所具備的“韌性”,所以在戰場上往往很容易被折斷。

不過由於西周時期的“冶鐵術”剛剛出現,雖然已經具備了大規模製造的條件,但是在解決“硬度瓶頸”的技術上還未得到有效的突破。

所以“鐵劍”的數量往往十分稀少,一般都是用作於“裝飾劍”,就好比1990年在河南三門峽市出土的“玉柄鐵劍”,經考古專家檢測後發現,其中的“含碳量”很低。而“碳元素”又是決定物質“力學性能”的主要因素,說白了就是“含碳量”越高,物質就越硬,但是相應的也會更脆,韌性更低。

這也就意味着“鐵劍”雖然具備比青銅劍更好的韌性,可是硬度卻“偏軟”,根本不適合用於實戰,否則實戰時一甩就彎,那不是鬧笑話嗎。故而直到西漢時期,“青銅劍”一直都是“戰場使用劍”的主流,直到鋼鐵冶煉工藝在西漢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導致“漢代鐵劍”或者說是“漢劍”問世以後,“青銅劍”制霸戰場短兵的情況纔算出現了改觀。

因爲“漢劍”採用了更新的鑄造工藝,自公元31年“水利風箱”被聰明的古代人發明問世以後,鑄劍師便將其利用到了鑄劍過程當中,也就是利用“風箱”提升了“爐溫”。

如此一來,原本一直處於800~1000℃爐溫下鍛造的“塊鍊鐵”,便可以在鍛打時因爲有了更高的溫度而排出更多的雜質,從而使得其成分在不斷的鍛打之下變得更爲“細密均勻”,甚至出現細化晶粒,極大的提升了原材料的“硬度”。

正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所說,“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也”,“百鍊鋼”之名也正是因此而來。

當然,也不可能每製作一口“漢劍”都全部採用百鍊鋼,畢竟製作“百鍊鋼”的過程太過繁瑣,必須得將“塊鍊鐵”不斷的加熱、鍛打、摺疊,如此往復百次,方能得到一塊千錘百煉的“百鍊鋼”,而且是越到後面越難。

所以只用“百鍊鋼”來打造漢劍的話,“成本”上肯定還是扛不住的,“九煉”、“三十煉”、“五十煉”、“七十二煉”等多種規格也正是因此而衍生,目的就是爲了能夠最大化的滿足大規模裝配軍隊的需要。

曾經備受歡迎的漢劍爲何後來退出了戰場呢?

越王勾踐劍

而且由於漢劍可以在同等成本下將“劍身”打造的更細更長,無疑也突破了青銅劍受“韌性不足”因素影響而導致的“劍身長度過短”問題。

就好比久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其長度也不過僅有55.6釐米,現在所發現的最長的青銅劍也不過91釐米。但是“漢劍”分類中的短劍,就已經能夠做到50~70釐米,更是不乏最長能達到160釐米的“超長劍”。

還有更誇張的,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還曾於延熙二年(公元239年)打造了一口長近3米的“劍”。當然,那已經不是爲了禦敵了,而是爲了“鎮山”,被當成了“禮器”來使用。

俗話說的好,“一寸長一寸強”,在古代戰場那正面對抗的情形之下,劍身的加長無疑就能夠更大機率的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而“青銅劍”卻只有通過加寬、加厚劍身才能做到整體長度的勉強加長。

暫且不提鑄造成本的上升,光是重量上的上升,就已經足以影響到士兵的行動能力了。相對於爲了提升那一點點長度而損失的機動能力、靈活性等等,明顯得不償失。

所以“漢劍”一經面世,很快就受到了很多武將官兵的吹捧,青銅劍也就此開始沒落。

但是漢劍在崛起以後,卻顯然並未在戰場上綻放出什麼明顯的光彩,不是說他沒有“青銅劍”厲害,只是因爲在“漢劍”出現的同時,還出現了另外一種“冷兵器”,也就是我們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的“環首刀”。

同樣是由“塊鍊鐵”鐵打造而成的“環首刀”,雖說只有一面“開刃”,且跟“漢劍”一樣平直端正,但是其形似銳角三角形且更爲“寬厚”的橫截面卻註定了其要具有比“漢劍”更高的強度。

這也就意味着環首刀相對於“漢劍”要更加適合“劈砍”,而且“穿刺”性能也絲毫不弱,雖然在外形上雖然沒有“漢劍”那般美觀,但對於戰場而言,美觀什麼都是虛的,能殺敵纔是最重要的。

其次,環首刀沒有“漢劍”所必須要有的“劍格”(護手),即便是類似於“劍首”的“刀柄尾端”,也只是採用了一個跟劍身連成一體的“鐵環”。即是說,環首刀的製作成本和繁瑣程度也要遠低於“漢劍”。

畢竟環首刀沒有“劍首”和“劍格”,也就意味着不用雕刻那些繁雜的花紋裝飾,至於環首刀“刀鞘”的裝飾,更是可有可無,戰場上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將環首刀掛在腰上顯擺。

再者,自戰國中後期的趙國統治者“趙武靈王”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以後,騎兵的重要性也開始在戰場中凸顯。

而在騎兵的衝鋒之中,對於“劈砍”的應用明顯要高於“穿刺”,所以戰場對於適合“劈砍”的武器需求也就逐漸變得更大。

故而在這諸多因素的綜合之下,大規模裝配“環首刀”也就成了必然之勢,否則在現已出土的一些描述東漢時期戰爭場面的石壁畫像中,爲何又會有那麼多手持“環首刀”的士兵呢?

漢劍也就此成了古代戰場使用劍的“絕唱”,伴隨着環首刀的大規模應用而逐漸退出了戰爭的舞臺。

爲戰爭而生,卻沒能在戰場上發揮出獨屬於“漢劍”的光彩固然遺憾,但這不代表“漢劍”就此沒落了,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方向,重新走了一條“精品化”路線,成了當時廣受王公重臣、官吏百姓青睞的“禮器”。

諸如漢朝時期漢高帝劉邦手中的“赤霄劍”、漢文帝的“神龜劍”、漢武帝的“八服劍”、漢靈帝的“中興劍”等等,漢朝歷代帝王幾乎可以說是人手一把,上行下效之下,漢劍在西漢甚至後世的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誠然,正如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所記載的,“ 孫權於黃武五年造十口劍萬口刀”,“漢劍”的鑄造數量在後期或許遠遠比不上“環首刀”。

但是在質量上,一口精品“漢劍”的造價絕對不是“環首刀”所能比的,《呂氏春秋·侈樂》對此也曾有過明確的描述,“ 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爲寶。”

也就是說,“漢劍”在我國的發展史,其實就如同“日本武士刀”在日本“江戶時代”一樣,都選擇了“華美”路線,也就是在用料上會更加的苛刻而且“昂貴”。

當然,跟日本江戶時期打造“武士刀”之時更注重外觀的情況還不同,“漢劍”在打造之時對於其“實際用途”也是同樣注重的,不光要華麗,而且還要好用。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纔有了“玉具劍”、“駁犀具劍”、“金銀具劍”、“銅具劍”等諸多“漢劍”品類劃分,也就是在劍柄和劍鞘上用玉石、金銀、銅等物質來作爲裝飾。

一方面能憑藉其優秀的“硬度”和“韌性”防身,另一方面也能夠作爲裝飾品彰顯出身份地位,而作爲裝飾品這一點,顯然是“環首刀”所無法具備的。

畢竟環首刀沒有“護手”,刀柄處跟“刀身一體”的那個鐵環也主要是爲了“平衡配重”以及“固定”作用,幾乎可以說每一個部位都是爲戰場量身打造,根本就沒有鑲嵌金銀、銅、玉等物質的地方不是嗎?

曾經備受歡迎的漢劍爲何後來退出了戰場呢? 第2張

漢劍的“對稱美”

“漢劍”的儒雅和霸氣

而且“漢劍”形態平直端正,左右對稱,恰好就映照出了我國封建時期儒家文化體系中所倡導的道德思想準則,即做人要行得正坐的直,鑄劍自然也不能例外,彎彎曲曲的像什麼樣子。

我們之所以會一提起“古代俠客”就不自覺的在腦海中浮現一個“手持利劍的俠客形象”,其實就正是因爲我們潛意識裏的那層“儒家思想”道德準則所致,也就是所謂的“俠義思想”。

而在封建時期,俠義即正義,正如唐朝詩人李白在《俠客行》中所說的,“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漢劍出鞘則鋒芒畢露、霸氣十足,入鞘則樸實無華、儒雅大氣的特性同時還明明白白的體現出了儒家文化中的"藏"與"顯"之哲學概念。

而這所謂的“藏”與“顯”之哲學,其實說白了就像“古裝武俠劇”中所描述的絕世劍客一般,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平常看起來或許就跟一個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也就是低調不張揚,但是一旦到了懲奸除惡之時,就會瞬間張揚到極致,氣勢暴漲,一點也不含糊。而“刀”雖然霸氣有餘,但卻明顯太過張揚,不懂得隱藏,否則也就不會被稱之爲“百兵之膽”了。

這裏說句題外話,不知道武俠劇中俠客多用劍、反派多用刀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爲“刀”可以用來給他們壯膽呢?

再加上儒家思想在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也逐漸成了封建時期的主流統治思想,故而隨着儒家思想在封建時期的普及和推廣。

“漢劍”中所能表現出的儒家思想特質自然也就因爲廣受文人雅士的青睞而一併保留並傳承了下來,成了我國“劍文化”剛柔並濟、厚積薄發的精髓所在,更是成了世人眼中的“百兵之君”。

出鞘即是霸氣的百兵君王,寒光閃閃,正義氣息爆棚;入鞘則是儒雅的“翩翩君子”,沉穩大氣,內斂而不張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