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沒銀行又不能轉賬,縣官工資是怎麼發的?

古代沒銀行又不能轉賬,縣官工資是怎麼發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人領工資,一張銀行卡解決,在古代並沒有這麼方便的條件。縣令踏上漫漫尋薪路,要面對的是崎嶇的地形,遙遠的目的地,一路上舟車勞頓累到不行,說不定還會碰到幾個不要命的山賊。到了目j的地還可能遇到發工資程序多、發放延時給的東西不夠量等問題。那麼在古代,各地的官員都是怎麼領工資的呢?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縣令工資年薪爲主,工資發放有錢又有糧

多種實物折算抵扣

古代地方縣官領工資並不是像現在一樣直接發錢,而是採用現金、米、田地混合發放的形式。美其名曰:俸祿。

所謂俸,即薪俸,就是金錢。包括銀兩、銅錢等當朝流通的貨幣。而祿,就是米的意思。《漢書》載:"以爲官者俸,着谷金各半"。

實際上所有朝代發放俸祿都是有錢有糧,只是比例不同。這不僅僅是爲了方便官員們不用買米賣米,而是很多時候貨幣的價值是不定的。除了上述的這些東西,還有絲帛棉花布匹之類的東西也充作俸祿,而且也比較常見。總而言之,古代發放縣令的工資,通常是錢、物混合折算發的,而不是像現代直接發給銀兩,自己去買。

領取方式

縣官們平時領取俸祿,都是要去國庫領取,這個專爲"吃皇糧"的人發工資的地方,就是正倉。可是問題來了,國庫遠在京都,偏遠地區的縣令們就要跑去京城去領?實際上每個州郡都有自己的國庫,縣令們領工資的時候,只需要前往自己的州郡首府所在地去領取即可。

而且領取工資還需要相應的憑證,在宋代稱爲"券歷"。這種憑證仍有流傳到現代的,例如敦煌就有《給副使李景玉天寶四載春夏兩季祿》的牒文。牒文由豆盧軍上河西支度使頒發,牒文內容是命令由本州正倉給李景玉俸祿爲布若干,給粟若干,折估若干。按照程序,李景玉拿到俸祿的步驟是先從支度使署拿到經過審批蓋印的牒文,再去正倉領取,並留下該牒做憑證,就可以把東西拿走了。

發放時間

現代人發工資有個"月薪"、"年薪"的概念,古代也是如此。漢代實行的就是年俸政策,每年工資一結算。如劉備在當安喜縣尉的時候,年俸就是一百石穀米。唐代的工資發放也是按年來算的,白居易在其所著的詩《觀刈麥》中寫道:"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古代沒銀行又不能轉賬,縣官工資是怎麼發的?

但到後來一年一發的工資又改成了半年一發。《唐六典》中記載:"着設年俸拖沓,准許以期半者放發。"偶有特殊情況,也允許預支一定時間的工資。明英宗土木堡大敗,也先準備進攻北京。

明代宗令各級官員、兵士預支半年俸祿,前往通州領取,堅壁清野:"今令三軍由通州入京,各取糧半年所用,堅壁清野,以待韃賊"。

古代縣令的工資標準

以工資最高的宋、工資最低的明以及離我們最近的清爲例。宋代實行"高薪養廉政策",加上宋代貿易發達,確實有資本來履行這個政策。

據《宋史·職官志》記載:"相祿金三百千,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粟一百石。縣令金二十千,粟五石。"

如此高的俸祿,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着實罕見。同時這還不包括加俸、職田以及宋政府不時發放的各種補貼、福利,一個縣令年收入摺合人民幣達二百萬以上。不得不說,作爲宋代官員實在是有夠幸福。

古代沒銀行又不能轉賬,縣官工資是怎麼發的? 第2張

明代是官員俸祿最低的朝代,清官海瑞作爲淳安縣令,好歹也是一名縣太爺,死的時候竟然連自己的棺材都買不起。《明史》載:"七品年金四十五",而知縣正是七品官。如此低的工資造就了明代官場貪污成風的現象。其實這也怪不得官員們,那麼點工資連活下去都困難。千里爲官只爲財,貪污也是情理之中事。

清代官員的工資不算很高,七品縣令的年俸銀爲90兩,約七萬元左右。但清代爲了官員廉潔,雖未有多高的工資,但有"養廉銀"發放,養廉銀一般爲工資的10倍-100倍,例如臺灣巡撫劉銘傳的年薪只有155兩,養廉銀卻高達一萬兩。加上養廉銀,清代官員的工資標準都可以比肩宋了。

縣令領薪困難重重

山高路遠

雖說縣令們不需要前往京都領取俸祿,但各州的州府離的也不近。少則幾十裏,多則上百里。如此距離,去的時候風塵僕僕,平原地區尚能縱馬飛馳,遇到高山地形山路崎嶇,原本三四日的路程也要走上一個星期。若是在以崎嶇爲名的蜀地任職,道路更是難走。山高路遠,這是縣令們要拿到薪水的第一個坎。

政事荒廢

根據規定,官員要領取俸祿,必須由特定的部門發給官員票據。然後由官員本人攜帶票據前往固定的俸祿發放地點,負責發放俸祿的人以票據來爲官員發放俸祿。京城或者州府的官員們自然好說,不過是幾里路的事情。但對於遠在天邊的縣令們來說,這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如果縣令要領工資,那麼他就要親自去,來回的公事還要不要辦?有離得特別遠的,只是領工資的來回都有一個月了。如果叫其他人去領,不符合規定。萬一路上再把憑證弄丟了,更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來者何人。這也是縣令們領薪途中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物品折抵

事實上,用於折抵工資的物品遠不止上文所說的田地、絲綢等物品,而且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碰上用這些東西抵工資還應該偷着樂,在某些時候,能遇到這些東西抵工資簡直是一種奢侈。蘇東坡被貶黃州後,去領工資時竟然收到一堆用來賣酒的包裝紙。

在明代,還經常用胡椒之類的東西折抵俸祿。這些東西又很難兌換成稻穀金錢之類的實物,就算折抵成了銀票,它們的價值又經常浮動。由於大量印製紙鈔——大明寶鈔並且不能使其價值穩定,明代的錢幣一路瘋狂貶值,很不穩定,直到後來使用銀本位才改變這種情況。上午能買一斤米的錢下午就只能買半斤,等買了半斤米後明天又能買兩斤……五花八門的物品折抵加上價值浮動,讓縣令們都苦不堪言。

如何應對"縣令討薪難"

改變貨幣系統以及發放模式

其實以物折抵俸祿也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俸祿中最主要還是真金白銀和稻穀粟米。其它東西都可以壓價賣出去,困難就在於貨幣的價值浮動不穩定。明代後期改變了紙幣的優先地位確定了以銀主導的貨幣系統,使貨幣價值穩定下來,以物折抵俸祿也就變得合理了。

發放俸祿的時間也有了變化,既然山高路遠,那麼就將工資從一月一發改成一年一發。這樣一來,原本長途跋涉的人只需要一年跑一趟就行了。一次將一年所有的東西都拉走,因爲東西多一般還要駕馬車以便運送。

優化領薪模式並推出相關業務

前面說到官員想要領取俸祿必須本人持憑證親自到場。後來發現這個系統弊病實在太大,後來改革了俸祿的領取流程。只要縣令開具了有效的身份證明,就可以派其他人去領取。當然如果你還是覺得不方便,還有代步服務可以選。

對於離得遠的地方官們,朝廷設置了專門的機構爲他們運送俸祿。只要地方官們支付一定的"腳錢",就負責把他們的俸祿從倉庫裏送到官員府上。對於遠在天邊的縣令們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既可以領取俸祿,又不用自己趕路受累,同時還不延誤本縣政事,只是付出一點運費而已。

《朝野僉載》上就有這樣一件事:李畲當祿,太倉欲好之,使人押之李府而無收腳銀。母不欲污子廉名,絕而謝之。《舊唐書》也記載太倉門前更有大批腳伕,專以"送工資上門"爲業:"遠官多有求,而腳伕繁盛"

果然是需求帶動就業,一項小小的送俸祿,竟然帶動一項新興行業的發展。

總結

在各種條件都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古代縣令們領取工資要面對諸如道路太遠、價值浮動、政事荒廢等問題。好在古人智慧無窮,想出了種種可行的方法來面對這些問題。比如找人代領、派人運送、穩定貨幣系統等方法,還拉動了一批就業機會。所以雖然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但縣令們還是能夠拿到自己的工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