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常昇:他是常遇春的二兒子,最後結局怎麼樣?

常昇:他是常遇春的二兒子,最後結局怎麼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常昇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統一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帶領北伐軍揮師北上,兵鋒直指元大都。曾經不可一世的元朝,如今已成了腐壞不堪的殘破王朝,根本無力抵禦,元順帝無心戀戰,倉皇北上,出居庸關逃往漠北草原。爲了除惡務盡,常遇春親自帶領一支精兵,星夜兼程直撲元朝在塞外草原的另一個戰略要地開平。

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再次取得開平之戰大捷,“獲其宗王慶生及平章鼎住等將士萬人,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子女寶貨稱是”,大獲全勝,得勝而還。不幸的是,當常遇春回兵途中走到柳河川(河北龍關縣),暴病而亡,年僅四十歲,可謂爲明朝血戰一生,死而後已。

常昇:他是常遇春的二兒子,最後結局怎麼樣?

《明史》對常遇春評價極高,“遇春沉鷙果敢,善撫士卒,摧鋒陷陣,未嘗敗北。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遇春嘗自言能將十萬衆,橫行天下”,是一員罕見的猛將和軍事奇才,爲明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對常遇春的忠心和才幹都非常認可,對常遇春的死深感悲傷,追封他爲開平王,哀榮無限。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常遇春爲國盡忠,他的兒子常昇卻要跟朱元璋拼命,串聯一幫人馬起兵造反,要推翻明朝自立爲王。父子兩人的反差爲什麼如此之大?此事還要從另一個明朝大將藍玉說起。

藍玉,安徽定遠人,外貌魁偉英武,“長身赬面,饒勇略,有大將才”。在明朝開國諸將中,藍玉年齡較小,屬於第二梯次人物,早年一直跟隨常遇春擔任管軍鎮撫,作戰勇猛屢立大功,逐漸聲譽鵲起,贏得朱元璋的重視。徐達和常遇春死後,藍玉的地位迅速上升,成爲朱元璋最爲倚重的大將,先後多次帶兵出征,在平定雲南、討伐北元之戰中屢立戰功。

常昇:他是常遇春的二兒子,最後結局怎麼樣? 第2張

但藍玉功高爵顯,手握重兵,平時卻不注意小節,驕橫跋扈目無綱紀,隱然間被朱元璋視爲一大威脅。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被朱元璋以謀逆大罪誅殺,他的親朋故舊也遭到株連,“列侯以下夷滅者不可勝數”,“族誅者萬五千人”。

藍玉之死,給常遇春家族造成極大震動。因爲藍玉與常遇春關係密切,前者是後者的妻弟。在朱元璋眼中,常藍兩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而且此時常遇春已經死了20多年,常家已經沒有了遮風擋雨的大樹,故而常遇春家族的人岌岌可危。

此時常家的老大常茂,早已在洪武二十年獲罪,被髮配廣西龍州而死,常家頂門立柱的是老二常昇。常昇雖然頂着右柱國、開國公的頭銜,但完全是靠父輩餘蔭,他本人在朱元璋心目中毫無分量,殺他就像踩死個螞蟻一樣。

惴惴不安的常昇,已經感到命運之劍高懸頭頂,不知何時就會掉下來。洪武二十六年四月,朱元璋下達聖旨,常昇“奉命提調三山等處窯場”,以開國公之尊卻去工地當監工,常昇已經感到危險迫在眉睫。

爲了自保,常昇決定孤注一擲。他私下接見舊部好友右軍都督王誠等武將,私下密謀:“做個什麼見識,躲避這場大難”,“今親的、故的既都誅戮了,我久後也罷了”,“我如今要做事業時,只是無人”。緊鑼密鼓開始調集兵馬,籌集軍械糧草,準備在金陵城外的三山起兵造反,要跟朱元璋拼命。

他哪裏知道,朱元璋的錦衣衛和刑部密探早已盯上了他,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朱元璋盡收眼底。常昇的準備工作還未就緒,他這一夥人就被朱元璋一網打盡,殺戮無遺。常遇春家族至此遭遇滅頂之災,只給常遇春留下一個孫子常繼祖,發配雲南。直到弘治年間,弘治帝爲功臣平反,從雲南訪查到常家後人常復,重新起復爲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常家纔算徹底從這場劫難中解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