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公平的“禪讓制”爲什麼會被淘汰呢?

揭祕:公平的“禪讓制”爲什麼會被淘汰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達幾千年的古代歷史中,一直實行的是“一人治天下”的皇帝集權統治模式。皇帝高居權力金字塔頂端,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實權。而皇權的傳承,在絕大部分時間段內,都實行的是世襲制模式,上一任皇帝死前,會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等直系血親。除非遭遇謀反叛亂或者改朝換代,世襲制一直是皇位傳承的最主要形式。

世襲制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按常理而言,有資格治理國家的人,應當是各方面都極爲優秀、才能十分卓越、德行也比較高尚的人方能勝任。但世襲制卻嚴重背離了這個原則,不認德才,只認血親。哪怕繼承人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壞蛋無賴,哪怕繼承人就是個咿呀學語的嬰兒,只要他是前任皇帝的子嗣,他就能當仁不讓成爲下一任皇帝。

揭祕:公平的“禪讓制”爲什麼會被淘汰呢?

如此一來,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一個嚴重問題: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皇位傳承,完全變成一場“撞大運”,下一任皇帝是好是壞,會給王朝帶來福祉還是災難,一切只能聽天由命。皇位所託非人的情況大量出現,昏暴之君層出不窮,都是世襲制帶來的惡果。

《尚書》、《史記》都記載,在堯舜禹時代的上古時期,還存在過另一種形式的近乎完美的皇位傳承體系:禪讓制。堯帝退位時,並沒有把帝位傳給兒子丹朱,而是“擇優錄取”,傳給了德才兼備的大舜。大舜退位時,也沒有把帝位傳給兒子商均,而是傳給了賢明的大禹。

禪讓制與世襲制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以品德才能作爲選擇繼承人的基本依據,而後者則是以血親關係作爲依據。比較而言,禪讓制對於保證讓賢明之君上位治國,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繁榮興盛,明顯具有更大的優勢,也是一種更爲先進、更爲公平完美的皇位傳承體系。

揭祕:公平的“禪讓制”爲什麼會被淘汰呢? 第2張

但令人不解的是,禪讓制如此完美,卻很快就被歷史淘汰。禪讓制只在堯帝和舜帝時期得以真正奉行,到了大禹時代,就已難以爲繼。大禹年老時,最初把帝位傳給賢臣伯益,但大禹的兒子啓卻起兵造反,武力奪取了帝位,禪讓制至此終結。雖然此後的歷史上,禪讓制多次短暫“復活”,但基本都是太上皇“禪讓”給兒子,或者奸臣逼迫皇帝退位取而代之,美其名曰“禪讓”,與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完全是兩個概念

禪讓制近乎完美也更爲公平合理,爲什麼會被歷史淘汰?因爲它存在兩個致命缺陷。第一,禪讓制選擇繼位人的依據是“德與才”,但“德與才”其實並沒有一個明晰的判斷標準,定義非常模糊。你認爲張三德才兼備,我卻認爲李四的德才要勝過張三,別人同樣也可以認爲王五的德才無人可比。禪讓制的標準如此模糊籠統,在帝位傳承時很容易造成無法可依的混亂局面。

相比之下,世襲制雖然有諸多弊端,但它最起碼能提供一條簡潔清晰的判斷標準:帝位只能傳給前任皇帝的直系血親,舍此他求,就是犯上作亂,人人得而誅之,省卻很多不必要的爭論與麻煩。如此一來,禪讓制逐漸被淘汰取代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點,禪讓制實行過程中,往往會讓上一任皇帝的後代身陷險境。堯帝的兒子丹朱被舜帝流放,舜帝的兒子商均也被大禹流放。因爲他們作爲前任皇帝的兒子,往往會被下一任皇帝視爲直接威脅而遭到排擠打擊。如此一來,前任皇帝好心好意把帝位傳給他人,卻給自己家族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