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施琅爲何會投降清朝?最後是什麼結局?

施琅爲何會投降清朝?最後是什麼結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船隊,在澎湖與鄭軍交戰,大獲全勝。面對大軍壓境的局面,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決定投降。施琅在抵達臺灣後,主動祭拜鄭成功的祠廟。其實許多人不知道,施琅原來是鄭成功手下的大將,後來兩人卻結下了血海深仇,施琅憤而降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據史料記載,施琅是福建晉江人,於崇禎年間投身軍旅,並在軍中找到了自己的族父施福。施福是鄭芝龍的親信,官拜中軍都司,對侄子施琅照顧有加。再加上施琅勇冠三軍,屢立戰功,很快就被提拔爲遊擊將軍。南明弘光朝廷建立後,施福被封爲都督,施琅則被封爲副總兵。

施琅爲何會投降清朝?最後是什麼結局?

清軍南下後,鄭芝龍投降清朝,鄭成功則豎起反清的大旗。此後鄭芝龍的軍隊也發生分化,一部分投降清朝,一部分跟隨鄭成功。在鄭芝龍的召喚下,施琅跟隨族父施福於順治三年率軍投降清朝。不過兩年後,南方的形勢發生變化,李成棟、金聲桓先後反正,在這種情況下,施福、施琅也跟隨李成棟反清,不過他們奉命返回福建。

施琅等人率軍反正,無疑對鄭成功是一件好事,首先加強了鄭軍的戰鬥力,這是因爲施琅所率領的是是鄭芝龍的主力部隊,戰鬥力很強。此後,在與清朝的交戰過程中,施琅奮勇向前,戰無不勝,立下了不少戰功。在施琅的支持下,鄭成功收復廈門,吞併了鄭聯的部隊,還召回了鄭彩。

應該說施琅是鄭成功麾下作戰最勇敢、能力最強的將領,可是兩人最終卻分道揚鑣,甚至成爲仇人,這到底是因爲什麼呢?首先,這與兩人的性格有關。施琅有能力,但也有脾氣,他的個性很強,傲慢跋扈,不把別人放在眼裏。時人評價道:“時施琅兄弟俱握兵權,每有跋扈之狀,動多倚兵凌人”。

而鄭成功也是一位能力出衆的人物,他不能容忍下級對他的不尊重,特別是那些傲慢跋扈的將領。基於這些因素,在施琅立下戰功後,鄭成功有意打壓施琅,甚至免去了他左先鋒的職務。施琅一氣之下,剃光頭髮,再也不參見鄭成功。而施琅的弟弟施顯也頗爲不滿。

導致雙方撕破臉的是“曾德事件”。曾德原是施琅麾下的將領,但他善於投機鑽營,利用各種關係,最終來到鄭成功的營中,充當親隨。施琅聞訊後非常生氣,派人把曾德捉回去,要斬首示衆。鄭成功得知後,趕緊派人傳令“勿殺”。但施琅不爲所動,還是把曾德殺死了。

鄭成功因此判定施琅想要叛變,於是派人逮捕了施琅的弟弟施顯,同時包圍施琅的住宅。不過,施琅居然奇蹟般的逃脫了,但他的父親、弟弟就沒那麼幸運了,最終被鄭成功全部處斬。至此,施琅鐵心投靠清朝。三十一年後,施琅率領出徵,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無力抵抗,投降清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