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百善孝爲先”,揭祕古人有多重孝道

“百善孝爲先”,揭祕古人有多重孝道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百善孝爲先”,古人有多注重孝道?關於中國的孝文化,你瞭解多少?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孝文化的發展變化

“百善孝爲先”,揭祕古人有多重孝道

西周王朝,統治者主張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視尊老敬賢的教化。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長幼之道:在家孝順父母,至親至愛;在社會上尊老敬老,選賢舉能;在國家則忠於君王,報效朝廷。

周代不僅倡導尊老敬賢的道德風尚,還要定期舉行養老禮儀。周代的養老禮儀包括朝廷和地方兩個層次。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視察學校,親行養老之禮,在太學設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羣老,以示恩寵禮遇。在地方,則每年都要定期舉行鄉飲酒禮。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倫理道德觀念和基本的規範。《論語》、《孝經》等書記載了孔子在這方面的大量言論。以致中國人之重孝道,幾乎成了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最大特點。

自秦代後,歷代朝廷也都注意從正面導向,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義傳》,就是表彰孝子,讓他們青史留名。

唐代統治者推崇孝道治國,他們深知忠孝治國的重要性,孝可以促進家庭關係和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保證自身的統治更加的穩固。唐太宗經過玄武門之變之後,與唐高祖李淵的關係不夠融洽,在李淵去世後要求從簡辦理,大臣也認爲應該遵循李淵的遺詔。但是玄宗皇帝堅決反對,他怕會受到天下人的指責和爲後代史書記錄留下口舌。

皇帝有一種榜樣效果,上行下效,一國之君都重視孝道,這個國家的百姓自然也就重視孝道。除了皇帝推崇孝道之外,唐代的士大夫官員們同樣也推崇孝道治國。盧履冰在給唐玄宗的上書中雲:今陛下孝理天下,動合禮經。

孝文化對社會的作用

孝是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它對唐朝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幫助歷代君王增加國家的凝聚力,保證社會各項制度平穩運行。

除此之外,孝文化影響着唐代的社會習俗,對百姓的衣食住行,對國家的吉凶嘉賓禮都有着重大的影響。

孝文化作爲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孝道塑造了文人的品質和精神,進而在發揚孝文化的同時促進了藝術、歷史、繪畫的方面的發展。

總的來說,孝文化從遠古時代就已經萌芽,一直影響中國五千年,這即是統治者推崇的結果,也有人民羣衆支持的原因。孝文化成爲維持封建統治的立國之策,促進了歷代的經濟文化發展,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加強了社會的凝聚力,也爲後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