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關張二人爲何最開始不服諸葛亮,卻認同徐庶呢?

關張二人爲何最開始不服諸葛亮,卻認同徐庶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知道,之所以關羽張飛最開始認同徐庶而看不慣諸葛亮,是因爲徐庶和張飛關羽處於同一個層次,三個人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標,而且都有相同的經歷,諸葛亮作爲一個外來人,而且作爲一個文人,與關羽和張飛沒有共同語言,這也是關於張飛對諸葛亮不認可的原因之一,另外諸葛亮在大事上喜歡獨斷專行,而關羽和張飛都有各自的傲氣,不願意聽命諸葛亮,久而久之與諸葛亮就會產生隔閡,只是因爲在後來諸葛亮的一系列戰略舉動讓關羽和張飛十分信服,但是在一開始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並沒有接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徐庶的經歷影響

徐庶早年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謀士形象,徐庶早年也是舞槍弄棒,在鄉野之間喜歡與人結伴而行,經常呼朋喚友也造就了他豪爽的性格,他雖然是一個謀士,但是卻有着文人不應該有着武將氣息,他對於軍事也十分的感興趣,而這一點與關羽張飛也是情趣相投。關羽張飛是性情中人,而徐庶的很多舉動也讓他們感覺到此人可交,在兄弟二人的共同舉薦之下,徐庶和他們二人相處十分融洽。

關張二人爲何最開始不服諸葛亮,卻認同徐庶呢?

▲徐庶漫畫像

而且在二人的關係當中,由於徐庶舉薦了諸葛亮,徐庶對於諸葛亮是有舉薦之功的,所以二人都覺得徐庶能夠慧眼識人,反而更加佩服徐庶,而對於諸葛亮則不屑一顧。最終劉備選擇諸葛亮作爲自己的重要謀士,而關羽和張飛認爲他的大哥疏遠了他們,從而也對諸葛亮產生了猜忌之心。

二、諸葛亮的立足之路

諸葛亮在進入蜀漢集團之後,爲劉備鞍前馬後先後制定了著名的隆中對,讓劉備進入巴蜀之地,以巴蜀爲根據地,進而出漢中與魏國相抗衡,南下也可與東吳相抗衡,而且四川地區有天然的屏障,也有利於劉備休養生息。

對於這一點,關羽和張飛對劉備的決策是十分信服的,同時也對於諸葛亮的決策表示贊同,但是由於諸葛的爲人處事,諸葛亮喜歡命令式的口吻,讓關羽和張飛參與自己的軍事行動,這引起了關羽和張飛的不滿,因爲關羽和張飛作爲劉備創業早期的核心人物,對於自己的地位十分的看重,不允許一個外人來指手畫腳,這是他們最基本的原則。但是顯然諸葛亮觸犯了這一點,所以在後期諸葛亮也會與關羽和張飛商量對策,這以表示對他們的尊重,而這也讓關羽和張飛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而徐庶與關羽和張飛打成一片,這是諸葛亮所做不到的諸葛亮,作爲一個文人,在某種程度上他不可能與關羽張飛站在同一條戰線,雖然都有軍事需求,但是諸葛亮還要肩負政治重任。諸葛亮的政治重任決定了。不能與武將走得太近,否則就會引起劉備的猜忌,但是由於劉備給予諸葛亮的地位之高,也是諸葛亮所沒有想到的,所以在諸葛亮的位置上,他也不能夠和關羽張飛走的太過親密。

而徐庶不一樣,徐庶雖然也是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但是徐庶的爲人性情豪爽,而且爲人不拘小節,這是劉備所知道的。徐庶也沒有政治野心,徐庶更像是閒雲野鶴,對於政治並沒有太多的興趣,而且徐庶在很多時候並沒有參與到政治權力鬥爭當中。

所以徐庶是遠離政治中心的,這也是劉備樂意看到的,關羽和張飛也不需要對徐庶防備,所以這也就是徐庶能夠站穩腳跟的重要原因。

諸葛亮在後期能夠站穩腳跟,是因爲諸葛亮一系列的政治舉動在諸葛亮任期之內多次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尤其是赤壁之戰,更是讓諸葛亮的聲望達到頂峯,而且在後期對戰東吳和曹魏的戰爭過程當中,諸葛亮鞠躬盡瘁,也讓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肅然起敬,諸葛亮的立足之路十分艱難,這是由於諸葛亮一開始起點就非常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壓制了關羽和張飛。

關羽和張飛在這之前在一定程度上也壓制了諸葛亮,這是關羽和張飛希望的。關羽和張飛在這之前是劉備集團的二號和三號的核心人物,但是由於諸葛亮的出現,對他們的地位造成的威脅,所以在這一時期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諸葛亮其實是受到排擠的,這是他們對於地位受到威脅的自然反應,而且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徐庶之所以受到他們兩個的歡迎,是因爲徐庶沒有政治野心,也沒有政治圖謀,在劉備集團不佔據核心位置,而諸葛亮掌握軍政大權,這也是二人在一開始排擠諸葛亮的重要原因,

由於諸葛亮在這一階段並沒有對於劉備集團做出得到的貢獻,在一開始二人十分不認可諸葛亮,二人認爲諸葛亮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威脅,所以他們處處與諸葛亮作對,而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諸葛亮其實對於他們二人後期也表現得十分尊重,這不是說諸葛亮想要這樣去做而是不得已而爲之,因爲關羽和張飛對於劉備集團是十分重要的,他們是劉備集團的基石,所以諸葛亮就必須與他們搞好關係,但是很顯然諸葛亮其實是不想與他們搞好關係的。

只是出於政治的需要和軍事的需要,而對於諸葛亮而言,正是由於在這一階段與張飛和關羽找到了合適的相處之道,才讓諸葛亮能夠與張飛關羽在一定程度上。從政治和解,劉備在這個階段其實更多的是沒有參與到諸葛亮和關羽張飛的反爭當中,而諸葛亮與關羽張飛的矛盾在於諸葛亮在一開始就成爲了權力的中樞,在這一階段成爲了他們的頂頭上司,而且直接指揮他們的行動,這是關羽和張飛所不喜歡的關羽和張飛,在這之前更多的是自主行動,而且有一定的決策權,而諸葛亮的出現讓他們的決策權受到侵犯,而決策權的丟失也讓他們的地位有所下降,這是關羽和張飛對於諸葛亮所不能容忍的地方。

三、關羽張飛的權力與人性

英雄和張飛對於徐庶是人性的考慮,他們認爲徐庶沒有政治野心,是他們理想的結交對象,他們把徐庶當做朋友去看待。只是因爲對於他們而言,這個人沒有與他們爭鋒的資本,而且也不會自己自己構成權力威脅,但是諸葛亮不一樣,諸葛亮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權利威脅他們的地位在這一階段受到影響,而且軍事決策權也被回收,這是他們二人所不能容忍的,在權力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畏懼權力,也沒有一個人不渴望權力,諸葛亮渴望權利,而關羽和張飛也渴望權力,關羽和張飛作爲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往往會參與各類大事的決策。但是在一段時期之內,劉備之於諸葛亮商議並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這是關羽和張飛兩人所不允許的,而在後期關羽敗走麥城。

也是他驕傲自負的結果,他沒有聽信諸葛亮的禁言,也沒有去選擇正確的戰術,還是聽信自己的判斷,最終導致自己身敗名裂。所以諸葛亮與他們二人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就其本質是一種對於權力的爭奪,是關羽和張飛集團與諸葛亮所代表的利益集團之間的權力之爭,他們的交鋒不僅僅只是說出於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排擠,或者說一個集團的另一個極度不信任,是兩股勢力的交鋒,劉備在這中間扮演的是平衡者的角色。

徐庶之所以能夠有退有進,是因爲徐庶在這個過程當中屬於局外人,他並不參與權利分紛爭。一個不參與權力紛爭的人也就不會讓人產生敵意,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徐庶,只是因爲他有自知之明,關羽和張飛雖然看起來沒有政治野心,在軍事上也頗有建樹,但是二人對於權力也是十分渴望的,他們希望牢牢的控制住劉備集團的核心,站在劉備集團的頂點,這樣他們也就可以與劉備一起共享天下。

但是關羽和張飛不會對劉備而言,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關羽和張飛錯誤地估計的一點就是,他們是劉備的臣子,同樣也是劉備的兄弟,但是首先他們是劉備的臣子,而諸葛亮也是。劉備的臣子,而諸葛亮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讓劉備實現稱帝的願望從而三分天下,但是關羽和張飛不能讓劉備實現這個願望,所以劉備在這過程當中就會重用諸葛亮,有時候會忽略張飛和關羽的感受,久而久之關羽和張飛的不滿就會積攢到一定程度,而這也是三人矛盾的根源。張飛和關羽並不是對諸葛亮不欣賞,也不是說對諸葛亮的才能不肯定,只是因爲他們的權利被諸葛亮侵犯,所以他們會感受到失落,而且對於權力中心的旁落他們是心存芥蒂的。

關張二人爲何最開始不服諸葛亮,卻認同徐庶呢? 第2張

▲諸葛亮劇照

綜上所述,張飛和關羽與人的交往也沒有逃脫俗套,還是在正常的權力範圍之內,他們也希望結交有識之士,但是有識之士不能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徐庶在中早期能夠受到他們的肯定,只是因爲沒有參與到權力鬥爭當中去,他們與徐庶的交往也是朋友之間的交往,不摻雜任何的政治情緒。如果有政治情緒左右的話,他們三人也不會有這麼好的關係,也不可能達到和諧共生而關羽張飛與諸葛亮的矛盾是權力矛盾是爭奪權力中樞的矛盾,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從一開始就存在,只是後期諸葛亮的能力讓他們二人信服,但並不意味着他們放棄了對權力中樞的爭奪,他們依然希望通過自己的軍事實力和政治能力得到劉備的認可,他們希望站在蜀漢政權的頂點,而不是讓諸葛亮一人享受權力的快樂。但是諸葛亮在後期也察覺到這一點。

結語

所以對於關羽和張飛也是十分尊重,這是基於他作爲人才的考量,也是對劉備的妥協,他不能夠讓關羽和張飛去承擔任何的歷史責任,但是他可以選擇通過另一種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誠意,顯然二人接受了諸葛亮的誠意,最終也達成了平衡的局面,政治有時就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在平衡當中尋找價值,在價值當中尋找快樂。所以我們看一件事情不能看表面,任何人之間的關係肯定是有利益糾葛的,只是說某些人注重的是朋友之間的情誼,有的人注重的是政治間的利益,目的不同交往的方式也就不同,我們不能夠從表面來論斷每一個人的關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