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張居正做了什麼?大明真的是亡於張居正嗎?

張居正做了什麼?大明真的是亡於張居正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居正做了什麼?大明真的是亡於張居正嗎?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之所以有人說大明亡國,非亡於崇禎,而實亡於張居正,應該是從張居正改革,所帶來的弊端,得出的以偏概全的結論,未免失於偏頗。

張居正做了什麼?大明真的是亡於張居正嗎?

神宗萬曆初年,張居正聯合宦官馮保,先以高拱所言“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爲由,向神宗及李太后告狀,罷免了高拱。隨後,兩人又誣陷高拱指使一名叫做王大臣的人,意圖刺殺皇帝。雖然王大臣案最後並沒有查實乃高拱指使,以匆匆殺了王大臣結案,但也並不能證明就不是高拱指使的。張居正和馮保通過此案,成功的給高拱潑了一身髒水,在神宗及李太后心中種下了對高拱不信任的種子。高拱就失去了被重新啓用的機會。

張居正的這一做法,雖然顯得有些卑劣,卻讓張居正順利登上並穩固了大明首輔的位置。而太監馮保,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同時主官東廠,等於控制了詔書發佈,以及情報大權。兩人配合之下,一人主外政,一人主內事,而馮保又依賴於張居正,讓張居正從此實際上掌控了大明江山。

張居正掌權後,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改革,一個是整飭吏治,另外一個是梳理經濟,還有一個就是加強邊防。

吏治方面,張居正推行“考成法”,嚴格考察各級官吏貫徹朝廷所發佈諭令的執行情況。主要包含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對交辦事宜設定期限,並且使用三本賬簿記錄,一本由六部、都察院留存,另一本送六科(執行機構),還有一本呈內閣備案。二是對照賬簿進行計劃跟蹤,負責辦理官員,完成一件,登記覈銷一件。如果沒有完成,則必須如實申報備案,否則,就會論罪處罰。六科、六部、內閣都有權隨時稽查相關事件辦理情況。

這麼一看,這個所謂考成法,不就是現代很多公司所推行的績效考覈制度麼。績效考覈制度的優勢,就是考成法的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效率的提升,所以,張居正的這一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制度設計的有缺陷,可能會造成體制僵化,埋下矛盾的種子。所以,考成的具體措施,是需要持續不斷針對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改進的。

考成法的具體實施,是一級一級的進行考覈揭發,最終的決策大權,實際上到了內閣手中。同時,都察院的各級御史,即負責監察的言官,也被加入了考覈。這就大大限制了御史的監察能力,繼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首輔獨裁。獨裁統治,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最高效率,但在之後,就會有矛盾的大爆發,這是在不斷重演的歷史。張居正最後被清算的結局,已經可以預料到了。

而考成法中,考覈基層管理政績的主要指標就是賦稅和治安,稅收是否按時收上來了,抓的盜賊數量是否足夠等等。看到具體的措施,明白了吧,遇到只管完成任務的官吏,管你百姓糧食夠不夠,只管強行收繳。至於盜賊,抓不到真強盜,還不能抓幾個百姓充數呀。而御史們也因爲被限制言論,一個個氣鼓鼓的,不像以前那麼積極了。這些矛盾就在中底層不斷地積累起來。

張居正解決了嘉靖、隆慶時,政令不通的問題,在政令暢通後,所引發的新問題,那也要解決呀。原本,張居正死後,這些問題應該由神宗再找人來解決,結果呢,萬曆直接來個倒退,全盤推翻。改革沒有持續深入的進行,這纔是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主責在萬曆。

張居正做了什麼?大明真的是亡於張居正嗎? 第2張

經濟方面,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清查真實的土地數量,統一勞役賦稅,實行攤丁入地。勞役和賦稅統一換算成銀兩,按土地數量徵收。官府再拿銀兩來購買糧食,僱傭人進行各類工程,以及徵兵等。

這也很具有跨時代意義,簡化行政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所以,應該給與肯定的。一條鞭法雖然沒有得到徹底實施,但實際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嘉靖末年,明朝已經開始出現財政危機,到了隆慶元年,府庫存銀,僅夠維持三個月的開支,朝廷只能以拖欠軍餉、年例銀度日。放到現在,這就是企業虧損嚴重,工資都發不出來了。而在張居正改革之後,納稅土地從四百多萬公頃,回升到了七百多萬公頃,國庫存糧多達一千多萬石,夠維持近十年之需;而府庫銀兩也多達數千萬兩之巨。這也爲萬曆之後所進行的三大徵,打下了基礎。

但是,弊端也是有的。在將勞役、賦稅全部轉換爲銀兩之後,會導致一種情況,收的賦稅銀保持不變,但是旱澇年景不同,糧價卻是會變呀。這就造成一種情況,歉收了,沒錢繳納賦稅;而增產了,又因爲糧價下跌,卻不增收,還很可能減少了銀兩收入。可是,稅還是照樣要繳。這就相當於歉收年景繳不起稅,豐收年景還要多繳糧的窘境。這些狀況,不會苦了各級官吏、大地主,而是最終苦了勞作的農夫百姓。

因此,在張居正去世後,萬曆應該着手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出現的新問題。但是,萬曆最後做的卻恰恰相反,將以銀兩徵收賦稅的辦法保留了下來,卻不去解決其中的弊端。這也就將矛盾越積累越深。

張居正做了什麼?大明真的是亡於張居正嗎? 第3張

軍事邊防方面,張居正啓用了戚繼光、李成樑,並且緩解和韃靼的矛盾,這讓明朝的邊防在一定時期內非常的穩定,可謂是功不可沒。

但是,提到李成樑,很多人都知道了,他豢養了努爾哈赤,給後來的明朝樹立了一個大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張居正是有責任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說大明亡於張居正。畢竟大明實亡於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而農民起義軍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好吏治以及經濟方面的問題導致的。

世上原本就沒有可以做到完美無暇的事情,所以,才需要不斷的進行變革,進行嘗試,以便發現新問題,並解決、糾正新發現的問題。張居正改革同樣是不完美的,但是,辯證的說,張居正的改革是成功的,至少解決了當時大明朝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緊迫問題,是應該被認可的。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迎來了“萬曆中興”,不但不是導致大明亡國之人,反而是爲大明續命了近半個世紀的大功臣。張居正也是歷史上少有的能量巨大,可以左右歷史走向的大人物之一,否則,明朝在萬曆或者天啓年間就亡了。

而明朝之亡,實際上是因爲萬曆在立太子的國本之爭後,數十年不上朝有關。萬曆居於深宮,再也不去體察民情,也不針對大明存在的弊政進行改革,埋下了積重難返的矛盾根源。沒有一套好的制度,及時掌握天下人口最多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和訴求,那麼也就無法給出正確的應對策略,農民大起義的爆發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不應該說,明朝實亡於張居正;而應該說,明朝實亡於萬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