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後,真的曾主動找崇禎和談嗎?

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後,真的曾主動找崇禎和談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崇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崇禎末年的明朝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上百萬人農民起義部隊,不斷蠶食着明朝的地盤;外有後金政權在山海關外對中原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明朝如果沒有好的對敵方針、以及優秀的領導人是很難跨過這道坎兒的。果不其然,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帶領的起義部隊來到了北京城下,瞬間數萬人把城池圍的水泄不通。然而就在起義軍即將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李自成卻做了一件讓人想不通的事,他派遣投降的宦官前往宮中找崇禎和談。

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後,真的曾主動找崇禎和談嗎?

而談判的內容是:把西北幾省劃給我,封我爲王,但不受朝廷管轄,並且在支付起義軍一百萬兩白銀做爲軍餉。作爲回報我可以前往山海關外幫你打後金,但是軍隊卻不受你的調遣。

在李自成在提出這些條件後,自信滿滿的看着投降宦官入城,他認爲自己的條件對崇禎來說就是一個絕地求生的機會,答應我你繼續做你的皇帝,我做的我王;如果反對……“他應該不會反對的。”李自成這樣想到。

但是他終究對崇禎看走眼了,不久他知道了崇禎的答覆:條件似乎非常吸引人,但是我統統拒絕。李自成憤怒了,他覺得自己身爲起義軍的頭目,卻遭到了一個隨時可以被自己滅掉的敵人的羞辱。好吧,俗話說識時務者爲俊傑,既然你如此不知好歹,那我就打進去。起義軍的攻城效率很高,當天晚上就攻破了外城,抵達內城門前。而崇禎本來想趁亂喬裝打扮出城而去,但是幾個城門皆不得過,最後於十八日凌晨和隨身太監自縊於煤山。十九日李自成的起義軍進入內城,自此宣告運轉了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滅亡。

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後,真的曾主動找崇禎和談嗎? 第2張

那現在再回過頭看看李自成的條件,以及崇禎爲什麼不抓住這次保住明朝的機會。

從李自成的條件看出,他並沒有獅子大開口,提出什麼平分天下的過分要求,只希望回到自己的老家當一個自在的封國國王,另外自己一路翻山越嶺來到京城,自然花費了不少路費和餐飲住宿費,那麼這個錢需要崇禎能支援一點,不多也就一百萬兩。答應的話李自成就立刻退兵,和明朝永結秦晉,而且還幫崇禎收拾掉後金和剩下的起義軍。和滅國身死相比在,這個條件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崇禎卻沒能和李自成談攏,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朱棣祖訓在此

朱棣在死前爲後代子孫留下了: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國君死社稷的祖訓。在之前有代宗朱祁鈺的“京城保衛戰”作前鑑,而崇禎作爲後來的繼任皇帝,且本人也十分有個性,實在難以接受這個“割地賠款”的罵名。

第二、李自成信譽不好

在之前的討伐起義軍過程中,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的大頭目,多次被明軍逼入絕境,在不得已之下只好投降明軍,但是過不了多久,李張二人又起而復之。所以崇禎實在難以相信李自成的人品。而這一次也說不定是李自成的詐降,他先借機和談,如果崇禎答應,就趁勢逼崇禎“避位”,這樣的話李自成的皇位就是前朝皇帝禪位的,是合法的。

第三、崇禎好面子

前二者或許沒有說服力,但是這一點卻是鐵打的事實。崇禎的好面子是當時朝廷人盡皆知的,在李自成擊敗孫傳庭之後,崇禎就知道大勢已去,而當時就有人建議崇禎遷都南京,保住血脈。而且給出了兩個遷都方案,一是太子先遷,崇禎留守北京;而是崇禎先走,太子留守北京。崇禎聽後覺得第二個方案不錯,希望大臣們能在朝堂上聚衆提出來,但是在後來的朝會上也只有零星的幾個大臣復提,而大多數人都絕口不言,崇禎見沒得到多數人的支持,於是就拒絕了。就這樣來來回回弄了將近兩個月,直到李自成到了北京,遷都一事才被迫停止。崇禎的本意是,不想因爲自己主動提出,而背上丟了半壁江山的昏君罵名,所以讓大臣們提出來,但是這些大臣個個都是人精完全不搭理崇禎。

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後,真的曾主動找崇禎和談嗎? 第3張

崇禎末年朝廷萌生遷都想法

而這次和談也是一樣,當李自成的說客進宮後,恰逢崇禎身邊有一個大臣,於是崇禎就問這個大臣意下如何。可能這個大臣看清了崇禎不敢擔責任的性格,任崇禎反覆詢問就是不說話,最後和談機會也就此流失。

關於崇禎的好面子還體現在他在自縊前殺妻殺女。在李自成攻打內宮時,崇禎先逼周皇后自殺,然後又親自用劍砍死六歲的昭仁公主、砍傷十六歲的長平公主。但是他對男性後代的態度就大有區別,他把太子以及另外兩個兒子送到宮外掩藏起來,並親自教他們如何應對宮外的民間生活,比如:看見年老者就稱呼爺爺奶奶,看見年輕人就稱呼叔叔阿姨。從其處理男女親人的態度上就能看出,崇禎不希望女性受到起義軍的羞辱,尤其是周皇后,這不僅表現出崇禎的好面子,而且佔有慾也十分強。在這一點他比一千四百年前的曹操有過之無不及,曹操也是出了名的愛面子,但是曹操臨死前卻對自己的老婆說到:願意改嫁的就改嫁,找個好人家至少吃喝不愁。

由此可以看出崇禎雖然傾向於和談,但是卻又不想擔責任,在大臣不配合、顧及面子的情況下,這最後一次挽救明朝的機會最終也沒能把握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