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爲什麼清朝末期的官場被稱爲是“豬圈”?

揭祕爲什麼清朝末期的官場被稱爲是“豬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末國家內憂外患,官場更爲混亂不堪。時人以“豬圈”比擬官場,蠢豬比喻官員:“中國當道大員,向來沉臥不醒,不啻食粟之豬。除眠食外無所事事。其辦事也,又如水中之蝦,有人捕之,則奮身一躍,悠然而逝。且所躍又近,而其勢甚小,以後不復再躍,須復有捕之者,乃不得不躍耳。”意思是這些當官的就是隻知道吃和睡大覺的蠢豬。如果讓他們辦點事,求爹爹拜奶奶,結果他們就象一些河裏的蝦,有人來捉了,才動一下。動又動不遠,以後也不動。除非又有人來捉,纔不得不再動一下。

揭祕爲什麼清朝末期的官場被稱爲是“豬圈”?

網絡配圖

北京是“首善之區”,結果崇文門稅關的弊端極多,“老館虐,新館酷,官吏下役,常徵收額外之稅,種種橫暴不勝枚舉。觀其自奉,盛蓄僕從,口厭膏粱,大廈高樓,一時赫耀,非由剝削加重,何以得此暴富哉!”只要是拿到了這個差事,沒有不幾天起高樓、有多套房產的。要說錢從哪裏來,靠工資?鬼才相信。

一方面國家大量加稅,另一方面卻是其中的大部分落入了官員的腰包。以鹽課爲例,“所收之款,侵蝕更甚。解入國庫者不過十兆兩,蓋僅實收之數成耳。其餘鉅款又爲辦鹽務上下人等私肥己囊矣”。鹽稅所收的絕大部分都成了相關官員的提款機。

揭祕爲什麼清朝末期的官場被稱爲是“豬圈”? 第2張

網絡配圖

官員的冗濫極大地增加了百姓的負擔。“尊奉君主,多設官吏,以爲飾觀,朝廷之上,濫竽充數者,不知凡幾,此實歷代相沿之舊例也。清朝起於滿洲,撫有中國,一循舊例,又以開創之初,滿人雖立戰功,而不能通達政事,遂並用漢人,故冗官濫員,較昔尤衆”。

也就是說,爲了保持愛新覺羅家族的私利,朝廷大肆設官、封官,提撥一些並沒有什麼功勞的一小撮人(滿族人),這些被提撥的一小撮人又完全乾不了活。朝廷只好又大量提撥漢人,進一步加劇了官員人數的泛濫。指望這些人,真是國家的悲哀。當然,欺負老百姓,他們都很在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