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二戰東南亞上層人士爲何視日軍爲“解放英雄”?

二戰東南亞上層人士爲何視日軍爲“解放英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據遺產下東南亞現代精英的成長

1942年,蘇哈托中士在日本位於東印度羣島的一所軍事院校接受了訓練。1945年,已成爲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領導人的蘇加諾宣佈了印尼的獨立,並奮起抵抗荷蘭殖民者試圖重回先前的殖民地的企圖。在1945-1950年那場反殖民主義革命戰爭中,蘇哈托中校表現優異,成爲了蘇加諾總統手下的一名兩星上將,並於1967年在一場未遂的政變之後,接過了後者的權杖,成爲印尼的總統。

在東南亞,與蘇哈托總統經歷相似的還有緬甸的昂山。昂山將軍是那些在日本的軍事院校接受訓練、後來成爲緬甸獨立偶像的領導人之一。他起初是受日本訓練的緬甸國民軍的指揮官,曾組織了1936年仰光大學的反英鬥爭。1939年,昂山組建了緬甸共產黨。1940年,他赴日本接受軍事訓練。回國後,昂山任日僞政府的國防部長,並開始組建緬甸獨立軍。1946年,昂山成爲緬甸人民自由聯盟政府的領導人。

現在少有人記得,日軍佔領東南亞時,曾被當地上層人士歡迎爲“解放英雄”。緬甸人、印尼人、馬來人中的精英分子,都願意與日本人合作。而馬來西亞總統馬哈蒂爾的父親,就支持親軸心國的印地國民軍領導人錢德拉·博斯。而日據時期僅僅十幾歲的馬哈蒂爾就是在父親灌輸的反西方、反殖民主義的民族主義價值觀中長大而成爲“亞洲價值觀”的著名倡導者。

二戰東南亞上層人士爲何視日軍爲“解放英雄”?

東南亞衆多現代精英是在日據遺產下成長起來這一事實現在已得到了越來越多文獻的證實。在日據時期,東南亞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均在日本成立的技術院校學習過,他們所獲得的專業知識技能爲戰後東南亞的發展培養了成千上萬名的熟練員工和中層管理者。此外,日本殖民官僚體制中的本地官員儘管只是在佔領政府的中下層職位供職,但他們通過在日本官僚體制的觀察和對日本官方文件的接觸,獲取了政府治理的寶貴經驗。

打垮西方

除了在日本佔領期間獲得的對其將來發展有益的經濟和現代政治管理經驗外,東南亞的民族主義也在日本侵略期間被喚醒併成長起來。

二戰東南亞上層人士爲何視日軍爲“解放英雄”? 第2張

1940年夏天,德國在歐洲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日本向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擴張。當時日本在中國的戰爭每天要耗費2.8萬加侖的石油,而且加速運轉的戰爭機器需要更大數量的鋼材。爲了實現“帝國自足”,日本決心打垮西方,從老牌歐洲殖民者——印尼羣島的荷蘭人、馬來與北婆羅州的英國人、印度支那的法國人統治下的東南亞獲取對它來說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軍在新加坡登陸,西方強國在遠東的殖民體系崩潰。之後的5個多月,日本在東南亞取得了驚人的軍事勝利。到1942年6月,日本相繼佔領了泰國、菲律賓、關島、威克島、香港、馬來亞、新加坡、緬甸、荷屬東印度等廣大區域。

日本對亞洲的侵略使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民族主義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許多觀察家都強調,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對東亞的西方國家殖民地的粉碎性打擊在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因爲它們不僅無可挽回地損壞了那裏的西方殖民體制,而且永久性地毀滅了西方人先前似乎不可戰勝的形象,從而剝奪了他們要牢固地恢復殖民統治就必須依靠的威望。

客觀地說,是西方的殖民主義和日本在亞洲的侵略共同催生了東南亞的民族主義和反殖民主義的大發展。蒂姆·哈潑在《被忘記的軍隊——英屬亞洲的陷落》一書中寫道,“隨着戰爭吞沒了這些東南亞的飛地,殖民社會也隨之被擊敗了、殺死了、捕獲了。這打破了歐洲控制的神話,改變了本地人看待自身的方式。日本隨之而來的佔領又激發了當地根深蒂固的反抗文化,塑造了戰後要求獨立的民族主義鬥爭。”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也承認,“自日本佔領之後,我知道新加坡不願意再受外國統治了。”

 解放乎?新殖民乎?

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日本確實努力爭取過“新帝國”之下與當地人民的合作。一名日本將軍在日本從英國手中奪取新加坡之後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希望能掃除英國軍隊的傲慢與偏見,以‘奉獻與索取’的精神與有色人種一起共享痛苦與歡樂;我們還希望在‘大東亞共榮圈’之內本着民主的偉大精神,建立正義的法治,促進當地社會的發展,使各個民族和各個個人能夠按各自的能力取得相應的回報”。

二戰東南亞上層人士爲何視日軍爲“解放英雄”? 第3張

就像“大東亞共榮圈”這個提法本身所強調的那樣,日本在亞洲建立的統治不僅僅是指政治方面的,更有“以日本爲領導者整合亞洲的經濟結構,從而爲太平洋戰爭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的經濟含義。因而,日本在佔領東南亞期間,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的前期,向東南亞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投資與技術援助,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日本曾鼓勵當地居民擴大耕種面積,採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率。在工業生產方面,如前文所述,日本曾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規模對東南亞的年輕人進行過培訓,當這些精英返回東南亞時,也帶回了從日本學習到的先進的工業技術和企業經營理念。著名的國際關係學教授邁爾斯指出,“鼓勵殖民地地區進行工業化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一個特點,除了英國曾在印度進行過大規模的工業發展計劃外,現代的其它帝國主義國家都不曾進行過類似的行爲。”李光耀在其自傳中也寫到,儘管日本佔領者在東南亞犯下了無數罪行,但他仍然對日本獨裁統治的治理效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摘自:《南風窗》 2005年15期《日據遺產與東南亞的民族主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