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成爲德意志霸主,普魯士是如何做到的?

成爲德意志霸主,普魯士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意志帝國位於歐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聯邦制國家,又稱德意志第二帝國,今天本站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1866年8月23日,普魯士與奧地利簽訂《布拉格》條約,奧地利解散德意志邦聯,不得再幹涉德意志之內部事務。自此德意志兩強爭霸的格局結束,普魯士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成爲無可爭議的德意志霸主。那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是如何爭霸的呢

一,二元之前的局勢

18世紀初,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是當之無愧的德意志霸主,不僅長期擔當七大選帝侯之一的波西米亞選帝侯,還壟斷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近300年。同時奧地利在德意志之外還有大片領土,爲其進一步鞏固霸主地位提供了堅實基礎。另外奧地利屢次擊敗奧斯曼帝國,徹底解除了其對自己的巨大威脅,短暫成爲歐洲霸主

18世紀初的普魯士,剛由公國提升爲王國,雖然軍隊戰鬥力較強,但經濟與文化落後,因此其實力只能算歐洲的一箇中等強國。1713年,腓特烈·威廉一世成爲普魯士國王,他在普魯士大力推行改革,尤其是經濟與軍事方面。在腓特烈·威廉一世的努力下,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更加強大,經濟也得到很大改善。

1733年,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奧古斯特二世去世,歐洲各國爲了爭奪波立王位互相勾心鬥角。奧地利選擇支持奧古斯特三世(奧古斯特二世之子)繼承波立,法國與西班牙選擇支持前任君主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重新復位,雙方因此爆發了波立君位繼承戰爭。奧地利因爲盟友英荷作壁上觀,只得單獨對抗法西聯軍,導致自身實力大損。

1737年奧地利見沙俄與奧斯曼大戰不休,決定介入此次戰爭,幫助沙俄對抗奧斯曼。雖然沙俄屢次擊敗奧斯曼,但奧地利卻在戰場上屢戰屢敗。1739年奧地利只得與奧斯曼議和,把其從奧斯曼手中奪取的許多土地再交還回去。此戰的失利使得奧地利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軍事實力也受到很大打擊。

二,普魯士崛起

成爲德意志霸主,普魯士是如何做到的?

1740年5月31日,腓特烈·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二世繼任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見奧地利軍隊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又士氣不振,因此對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有了巨大野心。10月20日,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去世,由其女瑪麗亞·特蕾西亞繼承所有家族領地。普魯士便以女性無權繼承家族領地爲由,對奧地利開戰,挑起了奧地利君位繼承戰爭。

奧地利不僅要與普魯士作戰,還要對抗覬覦其領地的法國與德意志諸侯(主要是巴伐利亞選侯國)的威脅,因此面臨巨大危機。最終普魯士通過兩次西里西亞戰爭的勝利,不僅奪取了奧地利最富裕省份西里西亞,還將其牢牢控制。瑪麗亞·特蕾西亞直到三年後才結束奧地利君位繼承戰爭,成功保住了家族的大部分領地。

雖然哈布斯堡家族在奧地利君位繼承戰爭中雖然保住了大部分領土與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仍是德意志第一大邦與霸主。但普魯士卻憑經濟發達的西里西亞一躍成爲德意志第二大邦,有了對抗奧地利的底氣與爭奪德意志霸主的野心,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形成了奧地利與普魯士兩個權力中心的局面,開啓了雙方一百多年的爭霸。

三,普奧爭霸

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與丈夫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不甘心西里西亞落入普魯士之手,於是推行改革,加強軍事實力,尋找法俄幫助,以求收復失地。1756年,腓特烈二世搶先對瑪麗亞·特蕾西亞開戰,挑起了七年戰爭。普奧在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中打得難解難分,都損失巨大。最終由於沙俄的背叛,奧地利永久失去西里西亞,普魯士則一舉成爲僅次於英法俄奧的歐洲第五大列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普魯士爲了緩和普奧關係,於是聯合俄奧把擴張目標指向波蘭立陶宛聯邦。然後在1772年俄普奧三國對波立進行了第一次瓜分。1777年,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約瑟夫無子而終。奧地利圖謀吞併巴伐利亞,擴大在德意志影響力。普魯士於是出兵阻止,迫使奧地利放棄了該圖謀。

1785年,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再次圖謀用奧屬尼德蘭從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特奧多爾手中換取巴伐利亞。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於是聯合德意志諸侯組建聯盟,輕易挫敗了奧地利的交換計劃。德意志諸侯因此承認了普魯士是可以與奧地利抗衡的大邦,認可德意志二元。

四,普奧合作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歐洲君主制受到嚴重衝擊。普奧因此聯合起來,參與反法聯盟,共同對抗法國。1795年俄普奧聯合對波立進行第三次瓜分,徹底將其滅亡。不久拿破崙崛起,控制了法國,迫使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1806年—1807年,普魯士在第四次反法聯盟中慘敗給法國,不僅軍隊損失慘重,還喪失一半領土(三次瓜分波立所獲得的領土大部分喪失),實力大受打擊。普魯士認識到自己的軍隊存在重大問題,於是進行大刀闊斧的軍事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根據軍功來提拔軍官。最後使普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鬥力大爲提高。

成爲德意志霸主,普魯士是如何做到的? 第2張

奧地利在反法戰爭中也屢敗於拿破崙,不僅喪失許多領地,還被迫放棄神聖羅馬皇帝頭銜,失去對德意志諸侯的控制,可以說是國力損失巨大,再也無法遏制普魯士的崛起。雖然奧地利在奧斯特里茨之戰慘敗後也對軍事進行改革,但奧軍在軍隊質量與裝備上仍弱於普軍。

1814年,英俄普奧聯合擊敗法國,召開維也納會議。沙俄雖然強佔華沙大公國(普魯士從瓜分波立中所獲領土),但普魯士卻從萊茵河與薩克森獲得補償。普魯士因此從一個半德意志半波蘭的國家轉爲純粹的德意志國家,加強了自己在德意志的話語權,可以更專心處理德意志事務,便利了以後統一德意志。

奧地利雖然獲得了意大利半島東北部與亞得里亞海東岸等大量非德意志領土,但喪失了奧屬尼德蘭這個傳統德意志領土,使得自身的民族構成更加複雜,鞏固內部統治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還成爲以後統一德意志的巨大阻礙。奧地利也無法專心應對德意志事務,不得不費力調和德意志人與非德意志人的矛盾。

五,二元結束

1815年,德意志邦聯成立,奧地利皇帝兼任邦聯主席,普魯士國王兼任邦聯副主席。奧地利首相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爲了避免奧地利四分五裂,於是殘酷壓制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以維護自身統治,結果在德意志人民心中引發極大反感。因此奧地利雖仍維持德意志霸主地位,但普魯士卻越來越受德意志人民的歡迎,成爲統一的希望。

維也納會議後的奧地利因爲梅特涅而長期實行保守主義,導致工業化程度低,經濟發展緩慢,跟英法的差距越來越大。普魯士趁機拉攏德意志各邦,排擠奧地利而組成德意志關稅同盟,加強了各邦間的聯繫。工業化水平落後不僅使得奧軍的裝備落後於普軍,還使其動員與運輸能力也走向落後。1821年普軍建立與完善總參謀部制度,使得軍隊戰鬥力有了大幅度提升,逐漸成長爲歐洲第一陸軍。

1848年革命席捲歐洲,德意志人民已經普遍支持由普魯士完成統一大業。雖然統一的嘗試失敗,但民族主義與統一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普魯士迫於沙俄的威脅,只得跟奧地利合作,共同打壓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1862年奧托·馮·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他藉助民族主義來擴大普魯士的影響,以儘快完成統一。

成爲德意志霸主,普魯士是如何做到的? 第3張

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對丹麥開戰,奪回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位於德意志北方,與普魯士接壤而遠離奧地利,因此奧地利勞而無功但普魯士卻獲益巨大。1866年普奧開戰,最終奧地利退出德意志,德意志邦聯也被迫解散。因此德意志二元的格局也隨之結束。

總的來說普魯士的崛起與奧地利的衰落使德意志形成了二元格局,開啓了雙方一百多年的爭霸。當民族主義在德意志興起的時候,奧地利爲了鞏固非德意志領土而不得壓制統一思想,導致其在爭霸過程更加處於不利地位。普魯士巧妙藉助民族主義的力量,擊敗德意志傳統霸主奧地利,結束了德意志二元格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