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繡着十字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繡着十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7世紀起,耶路撒冷作爲基督教的聖地一直處於穆斯林的統治之下,給基督徒的朝聖帶來了很大的不便。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 Ⅱ)在法國克萊蒙召開的宗教會議上,號召進行十字軍東征,奪回聖地耶路撒冷。教皇宣稱,參加十字軍的人,罪行都將得到赦免。1096年,第一次東征開始,所有人軍服上都繡着十字,故稱“十字軍”。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較爲成功,佔領了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等4個基督教王國。1147年,爲了解救穆斯林對基督教王國的攻擊,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發動。之後又陸續發動了8次,直到1291年才結束,基督教勢力完全撤出了耶路撒冷等地區。紋章起源於12世紀,正是歐洲十字軍的第一次東征與第二次東征之間,於是,有學者認爲紋章起源於伊斯蘭或拜占庭的習俗;又因爲在古希臘羅馬的軍旗、皇帝標誌及日耳曼人早期的符號中發現類似紋章的圖案,因此也有學者將兩者作爲紋章的起源。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繡着十字

但現在學術界已經否定了這幾種起源,普遍認爲紋章產生於中世紀歐洲社會,背景是公元“1000年後封建社會的變化”與“11世紀末至12世紀前幾十年軍事裝備的演變”。紋章是“中世紀盛期西歐文化的獨特產物……在歷史上並無直接的榜樣”。這從紋章的兩個詞源中也可得到旁證。紋章(Wappen)一詞起源於中古德語“Waffe”(武器),其早期即作爲武器的輔助工具使用。12世紀晚期,“Wappen”演變成“盾牌標誌”的含義。16世紀時,“Waffe”(武器)作爲戰鬥工具和“Wappen”(紋章)作爲盾牌標誌的含義才完全分開。紋章學(Heraldik)的詞源是“Herold”,起源於法語和拉丁語,意即傳令官,負有登記、檢驗比武的騎士紋章的職責。從這兩個詞的發展中,也可窺見紋章與當時的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關係。西歐在封建社會形成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騎士和采邑,貴族之間爲了爭奪領地,戰爭頻繁。12世紀時,隨着冶煉技術的發展和軍事裝備的改善,騎士全身都披戴了盔甲,戴上全罩式頭盔,只露出雙眼。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繡着十字 第2張

爲了在戰場上區別敵友,騎士們開始在盾牌和旗幟上畫上特定的符號,這些符號逐步固定下來,由此形成了紋章。中世紀形成了獨特的騎士文化。騎士崇尚忠誠、勇敢。騎士的紋章也多與騎士的戰爭經歷相關。例如,布呂歇爾(Blücher)家族以兩把鑰匙作爲紋章圖案。據傳說,這個家族的祖先是個勇敢的文德人武士。有一次,他跟從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遠征羅德初,布呂歇爾家族出了一位名將——在滑鐵盧打敗拿破崙的普魯士元帥格布哈特·萊布雷希特·馮·布呂歇爾(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布呂歇爾家族紋章又如阿尼姆(Arnim)家族,其族徽是紅底上兩條白色的條紋。據傳說,在一場針對弗里斯人(Friesen)的戰役中,將軍命令一個姓安海姆(Arnheim)的容克貴族去摧毀他與弗里斯軍隊之間的一座木橋,以保證不被弗里斯人追到。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繡着十字 第3張

安海姆勇敢地將橋的木板拆下,丟進水裏。但當弗里斯人的軍隊追來時,仍剩下兩塊橋板。安海姆獨自堅守陣地,直到援兵到來。後來他得到了荷蘭領地作爲獎賞,受封爲騎士,並獲得紋章。該家族紋章中兩條白色的條紋象徵了戰鬥中的兩塊橋板;紋章裝飾有騎士頭盔、斗篷、貴族冠冕和牛角。家族姓“Arnim”就是由“Arnheim”演變而來。又如巴瑟維茨(Bassewitz)家族以野豬爲紋章。據傳說,該家族的博恩·馮·巴瑟維茨(Bernd von Bassewitz)獲梅克倫堡公爵冊封,成爲騎士。在一場戰役失敗之後,他在逃跑時,正好有一隻野豬跟在後面,擋住了追兵,他因此獲救。後來該家族紋章採用野豬圖案,也許就是爲了紀念野豬的救命之恩。騎士們也會將兇猛的獵物作爲自己的紋章,以此彰顯自己的勇猛。如據《馬內塞抄本》記載,哈瓦特(Herr Hawart)家族的紋章是金底黑熊,圖中描繪了哈瓦特將一支長矛插入黑熊胸膛的場景。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繡着十字 第4張

“能在戰鬥中打敗一頭熊在當時還是了不起的戰績,取得這一戰績者很有可能自豪地將熊頭圖案放到自己的紋章中。”這成爲哈瓦特家族紋章的起源。在和平時期,騎士必須操練武藝,爲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做準備。君主會舉行騎士比武大賽,騎士們參加時會登記紋章。騎士比武大賽誕生於法國,後來傳到德國、英國等歐洲其他地區。“13世紀之前的比武大賽以實戰訓練爲主,目的是以模仿戰爭的方式鍛鍊參賽者適應戰場上的各種情況。13世紀以後,比武大賽向慶典和儀式型轉變,參賽者往往藉此表現自己的勇敢和武功技能,並更加側重追求觀衆的讚賞。”尤其是獲得貴族女性的青睞。《馬內塞抄本》記載了13世紀後半期,騎士瓦爾特·馮·克林根(Walther von Klingen)參加比武的場景:他的長矛刺向對方,戰馬頂住對方馬頸,即將獲勝;看臺上則站有5名貴族女性,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露出讚賞的表情。他的盾牌和馬的戰斧上都畫有黑底白獅的紋章,對方則是紅黃條紋盾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