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鮮爲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鮮爲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春之祭》首演並不成功,這讓他爲十分消沉。而當時已在時尚界獲得巨大成功的香奈兒也在現場,在觀看了首演之後,她非常欣賞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天賦。

幾年後,兩人再次相遇。在佳吉列夫的晚宴上,流亡法國的音樂家,遇到了當年被自己擋在門外的可可·香奈兒小姐。那時候這個女設計師已經入駐康朋街31號,開始鑄就自己的時尚帝國,而蘇俄十月革命讓音樂家一貧如洗,拖着四個孩子和患病的妻子,一家人蝸居在狹小的旅館裏。仰慕音樂家才華的香奈兒伸出了援手,邀請斯特拉文斯基一家人前往她坐落在巴黎郊區加爾舍的別墅居住。

“他的舉止還是十分的俄國化,表情就像是契訶夫小說裏的公務員。淡紅色的大鼻子下有一撮小鬍子。他很年輕而且有點羞怯。”在文字裏,香奈兒追溯起20年代初,她認識斯特拉文斯基的開始。她的言語閃爍,但還是承認了:“我很喜歡他……斯特拉文斯基向我求愛。”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鮮爲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

在一天天的相處中,兩人之間爆發了炙熱的愛情。這段愛情使斯特拉文斯基恢復了創作的激情,再度作曲的《春之祭》也成爲音樂史上的經典。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鮮爲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 第2張

就像香奈兒對服裝大刀闊斧的革新,斯特拉文斯基也在音樂中消解旋律。而後人評價這位俄羅斯作曲家的作曲生涯,常常提起他的中期的轉向——不再表現出對樂器色彩、節奏、力量的狂熱迷戀,轉而呈現出清澈、簡潔、清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評論家認爲,在這一時期的寫作中,一種如薩蒂(Erik Satie)般的優雅法式氣氛始終縈繞在 斯塔拉文斯基的創作中。正如讓·科克託信中所寫:“也許因爲這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他的《八重奏》(Octet),都是在加爾舍的別墅中完成。你的簡潔、優雅、清晰的時尚哲學,對斯特拉文斯基的創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鮮爲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 第3張

然而這兩個相似的靈魂終究沒有走到一起。香奈兒在文字中記錄下斯特拉文斯基妻子發給作曲家充滿醋意的電報,後人拍攝的電影則渲染了俄羅斯男人搖擺不定的心思:一邊是充滿創造力的情人,一邊是爲自己修改曲譜的妻子。當年的情思已經無從追溯,後來的結果人盡皆知:作曲家選擇了家庭。香奈兒用一句話爲這段情史劃下句號:我和斯特拉文斯基都不願再回顧過往。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鮮爲人知又刻骨銘心的戀情 第4張

雖然有情人並未終成眷屬,但這段感情給斯特拉文斯基創作上的鼓舞,使他的作品流芳百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