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這是一片神奇的區域,李自成和朱元璋命運轉折點都在這

這是一片神奇的區域,李自成和朱元璋命運轉折點都在這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起源於廣西的洪秀全、發源於江浙的朱元璋和起兵關中的李自成他們的生命交匯點,都發生在一片神奇的區域,長江中游!這片區域很廣大,江西北部、湖北、河南、安徽,都算在裏頭。在這片區域,三位歷史上的風雲人物,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分水嶺。

先從最近代的洪秀全說起吧。波瀾壯闊的太平天國起義,走到了武昌城下,經過一路的顛簸流離,在蓑衣渡損失了馮雲山、在長沙損失了蕭朝貴,終於佔據了一個政治中心。洪秀全,得以暫時喘息。

此時,他來到了人生的路口,九省通衢,湖北武漢。交通既然便利,就不可久留,不然很快會被人甕中捉鱉。順便一提,歷史上,從未有人能夠以單單一個湖北割據。順流而下?逆江而上?直插北京?

歷史學家往往哀嘆,洪秀全如果能進入河南,就能猶如星星之火,點燃一片烽煙,長驅直入,進入北京。

然而,洪秀全已經累了。作爲流寇的代表,他需要一片穩定的根據地,否則很快就會被剿滅。他的機動能力沒有後來的捻軍好。情報上,洪秀全也並不知道北方茫然一片的中原已經空虛得只剩下一個塌架子。

歷史看,從來沒有一個朝代是被流寇擊垮的。奪取首都,就會陷入一片的汪洋大海當中。歷史上從未有一個按下快進鍵進入王朝首都而成爲新主人的朝代。除了金帝國,進入汴京。

但是他是有源源不斷的北方根據地作爲補充的。而自內如此的,從來沒有。最類似的只有東晉無數次的內亂,做大了長江中上游的軍閥,最終而死。而進入帝國中心的第一個人,往往都沒有好下場。洪秀全,不傻。

當時的清王朝還是一片完整的版圖。蒙古貴族的騎兵、老滿族的戰鬥力、各地的滿城,都是北上的最大消耗。

往西?那只有進入四川割據了。中國歷史上非常奇怪的現象之一就是。作爲大一統王朝進入四川的軍事將領,都沒有好下場。鄧艾、鍾會反目被殺,再到吳三桂·······無一不得善終。

四川固然是天府之國,但是進入四川就猶如進入一隻大大的牢籠。如果四方混亂,四川尤爲一片福地。若天下一統,進入四川則無異於自尋死路。

只有富裕的江南地,纔是洪秀全最好的地方。順江而下,高屋建瓴!果然,三個月後,洪秀全打下南京。太平天國進入鼎盛的時期。

從戰略的角度看,洪秀全絕對沒有失誤。明代有一場非常類似的戰爭,寧王之亂。在南昌的寧王,死命要打下南京,南北劃江而治。

這是一片神奇的區域,李自成和朱元璋命運轉折點都在這

結果被王陽明把老巢給端了,如果當時寧王全力拿下南京,寧王之亂也不會在短短四十八天就結束。

這也是王陽明當初最爲擔心的地方。因爲南京保留了整個明朝完整的官僚機構!而且是經濟中心。寧王沒膽識而已。不能因爲洪秀全最後失敗了,而說他放棄進攻北京是錯的。

洪秀全在鼎盛的時候,做對了兩件事:北伐和西征。北伐是林開芳帶着2萬人,一路打到通州(喬家大院裏有這段描述),結果被圍兵敗。

西征是派胡以晃、賴漢英等率戰船千餘艘,兵員兩三萬人,自天京溯江而上,歷時3年,太平軍佔領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區及安慶、九江、武漢三大戰略要地,使天京上游有了可靠屏障。

北伐和西征是正確的,但也是失敗的。因爲哪怕做了對的事也不一定能成功。這就是現實的悲劇。

太平天國一共三次佔領武昌,卻三次放棄了武昌。自東晉以來,佔據武昌,纔是對南京最好的拱衛。

在南北朝時期,所有的權臣都必須要佔領武昌,否則不足以對南京構成威脅。他們成爲權臣的第一步就是統領荊州。從桓楚開始,接着是劉裕(消滅桓楚,佔據荊州,接管劉牢之的軍隊後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蕭齊和蕭樑,本身就是從荊州發家,最後是陳國。陳國比較奇怪,在今天的湖北地區,樑帝國依靠後周建立了一個後梁附庸國。一直和陳國作對。所以陳國疆域是南朝最小的!滅亡已經不可避免。)

具體到太平天國時期,太平天國之所以沒法佔領武昌,自然是曾國藩的湘軍的功勞。曾國藩和王朝執政者一直有分歧。

認爲南京不應該從浙東打。而朝堂裏的人都認爲應該從浙東抄近路打下南京。所以有江南、江北大營的設立。第一次是琦善和向榮一起設立的,結果被破。第二次李秀成佯攻杭州,大破江南江北大營,解除了南京的威脅,和春自殺。

此時,整個南方都已經沒有可打的牌了,湘軍除外。所以在江南、江北大營破敗後,清王朝只好倚仗曾國藩了,成就湘軍霸業。

在太平天國後期,李秀成在杭州等浙東地區有自己的一片天福國,很是興旺發達。但是,這裏越發達,南京方面就越難受,反而抽取了南京方面的力量去防守這片地區。

而陳玉成所在的安慶,則是南京方面最後一道堡壘,曾國荃(曾國藩第九弟,號稱九帥)的兩萬人,圍了整整兩年。陳、李二人後來不合,李秀成不肯合力救安慶,安慶失手後,曾國荃突擊進入雨花臺,南京陷落已成定局。

這是一片神奇的區域,李自成和朱元璋命運轉折點都在這 第2張

1639年,陝西最後一股“賊軍”李自成部在流竄途中,被洪承疇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回師轉東,洪承疇又令曹變蛟潼關設伏邀擊,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走入陝南商洛山中。

此時清軍分兩路入關,洪承疇被調回保衛首都。李自成得以喘息。1640年,天下大旱,稅負再重,清軍入關,鬆錦大戰明軍陷入拉鋸。李自成東山再起,於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

在李自成殺掉羅汝才獨攬大權之後,也面臨三個方向的選擇。東?北?西?

李自成選擇了向西。他進入西部,佔領陝西全省。之後在1644年出陝西。一路幾乎毫無抵抗,打破北京,明朝滅亡。大家注意,到這個時候。所有的設想都和後來洪秀全從中路北上打破北京所能遇到的最好局面一模一樣!長驅直入。所向披靡。但是,清軍出手了。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李自成兵敗,退入西安,最後在湖北被殺。這又是一個例證,貿然突入首都,享受可片刻,卻無法統治中國。假設洪秀全拿下北京,蒙古部、滿清老部、南方等等,所有的秦王師都會圍上來。得到容易放棄難!

李自成選擇了陝西而不是江南成爲他的根據地。陝西是李自成老家,農民軍家底都在那裏。

但是,陝西自從唐末後,經濟實力和環境都無法支撐作爲一個軍事優勢的地位了。不像秦漢時期,把潼關關了就是大爺,打開就能一統天下。在河南的李自成,面對就在眼皮底下的江南卻毫不動心。

這點的確讓人比較吃驚。如果能夠拿下江南,李自成恐怕能夠劃江而治。當然,明朝江南地區之富裕,雖然守衛較弱,但是絕對不是不堪一擊。農民軍自然有所顧慮。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至少,南下江南可能是李自成另外一個更好的選擇。

再說朱元璋。朱元璋發家在安徽一帶。但是他沒有冒然北進,而是逐漸收拾了方國珍等人。之後,他與陳友諒來了一場鄱陽湖大戰。此戰過程不再贅述,朱元璋大勝之後,很快拿下武昌!在保證了長江中下游的控制權後,再掉頭收拾張士誠等浙東等格局勢力。

在明朝開國戰爭中,證明了武昌對於南京的軍事意義,浙東對南京的經濟意義,和曾國藩在五百年後的戰略判斷一模一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