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溥儀剪辮子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中國古代,對於自己的文化看的是相當重要的,而且沒一個文化都有這相應的一些表現或者是符號,而這些符號也是古代中國人的一種精神寄託,看的非常重要。古代,以頭爲首,頭髮對人民來說是相當的重要。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舉一個小例子,三國時期,有一次曹操出征,爲了嚴明軍紀,下令不準踩踏百姓的田地,莊家,如果有違令者,梟首示衆。可是不幸的是,曹操自己的馬匹卻無意猜到了莊稼地。這個時候就爲難了,命令下了不能不執行,但是曹操自己又不能把自己斬了,那怎麼辦呢?於是就有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對曹操施以髡刑,就是把曹操的頭髮剪去,代表斬首。可見頭髮對當時人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犯人基本上都是剃光頭,就是從古代的髡刑演變而來。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2張

頭髮很重要,頭髮的髮型對於人們心中的文化認也是相當重要的。在北宋年間,党項族首領李繼捧,想歸附宋朝,並且將自己統治的區域納入宋朝的版圖。但是他的族弟李繼遷卻是十分的反對,於是率領着一股力量,一直與宋朝作鬥爭。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還正式建立了政權,稱爲大夏。因爲大夏在宋朝的西邊,所以,宋人稱之爲西夏。李元昊登基之後,做了一件事就是改發易服,建立大夏朝的文化。雖然李元昊改變的髮型用現在的審美觀點並不是很好看(頭髮剃光,只在後面留一點,扎小辮兒),但是也能看出,王朝的建立者,爲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所建立起來的一種文化符號。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3張

對於頭髮的鬥爭,在中國古代還發生過大型的流血事件。有時候想想確實是很不可思議,現在剪個頭,做個髮型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確是一件十分嚴重的事情。1645年7月28日(順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下“剃髮令”,並且明確表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此令一出,遭到了各地人民的強烈反對。於是乎,便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流血事件”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據說死亡人數是達到了80多萬。可見,但是這種文化符號,對人民的思想影響是相當的嚴重的。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4張

這種文化符號,往往會禁錮人民的思想,讓人們的思想變得比較陳舊而無法接受新的東西,在讓我們看到民族氣節的同時,並不一定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在清朝末期,也就是在鴉片戰爭之後,中西方的文明開始了碰撞,中國政府頻繁的與外國人打交道,外國人也不斷的涌入中國,中國和西方各國逐漸開始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思想的禁錮卻體現得特別明顯。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5張

在中西方文明產生碰撞的時候,中國也曾派遣留學生到各國留學。當時中國一些思想較爲開放的士大夫,說服清政府,招收120名學生,用十五年的時間,從小學讀到大學,爲國家儲備現代化人才。清政府同意了,並且在1872年實施了這個計劃。這些留美的兒童,到西方後,對於清政府來說,基本上是完全西化了,他們還組織了自己的棒球隊,並取得過比賽的勝利。這些在晚清的中國人看來,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國內就有很多人批評他們“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 尚未究彼技能,實易沾其惡習。即使極力整飭,亦覺防範難周,極應將局裁撤(幼童留學肄業局)。“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6張

在這些留學的孩子當中,有一個孩子,名字叫詹天佑,在後來被稱爲了中國鐵路之父,他憑藉着自己的知識,設計出來了當時相當有技術難度的京張鐵路,可見這些孩子們,並沒有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蝕,反而是他們回國後,爲自己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也可以看出來,在當時中國某些文化對中國人民的思想產生的禁錮。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7張

歷史很多時候都是驚人的相似,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自南京成立,當時對全國也下了一道十分重要的法令叫做“剪辮令”,限制20天之內,把自己頭上的辮子減掉。而且同盟會的成員還帶頭剪辮子。但是依舊還是遭到了抵抗,以至於政策推行並不很容易。但是畢竟社會整體還是進步的,對於摘去自己頭上250年的禁錮,還多人還是歡呼雀躍的。就連當時當時的末代皇帝溥儀,在剪辮令普遍實施的時候,毅然的要剪斷自己的辮子。據說他還讓一個太監幫他剪,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當時宮裏面的宮女,妃子很多也因爲溥儀剪辮子的事情而痛哭流涕。

溥儀叫太監幫他剪辮子 結果太監連忙跪下連連稱不敢 第8張

中國的文化,向來都是一個包容的文化,很多文化來到中國之後,都被中國給內化了,中國一直是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然而在明朝的時候,中國卻被文化禁錮住了,一切都被規範在綱領條文當中了。近代,不少人也在慢慢的開眼看世界。如果,當時晚清政府再多一些像李鴻章,丁日昌,郭嵩燾這樣能夠思想開放的人,也許清朝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如今,中國依舊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態度,吸收一切文化的精髓,內化出來一個更爲強大的中國文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