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版圖爲什麼支離破碎的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版圖爲什麼支離破碎的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戰國魏國版圖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魏國(前403—前225)是周朝諸侯國之一,同時也是戰國七雄之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爲侯、周顯王二十五年(前344)稱王至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爲秦國所滅,共179年。

它的領土包括現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基本上就是當時的橫跨黃河,位居中原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魏國始都安邑,周顯王五年(前364),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這之後魏國稱爲樑國。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版圖爲什麼支離破碎的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它的版圖卻是支離破碎的,這之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歷史。

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三家分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爲諸侯。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爲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爲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爲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爲王,史稱"徐州相王"。

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傳至魏王假,於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爲秦國所滅。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版圖爲什麼支離破碎的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2張

從它百餘年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魏國走了一個先起後落的過程。

三家分晉以後,魏國最先強大起來,魏文侯率先任用李俚變法,使得魏國成爲戰國時期的第一任霸主。更難能可貴的是,魏文侯還聯合三晉東征西討,基本上是把周邊所有的國家都虐了一遍。

魏國不但攻佔了秦國河西地區,攻滅了中山國,同時還侵佔了楚國和齊國的部分城池,使得魏國的版圖達到歷史頂峯。這時候的魏國地盤包括:被攻滅的中山國地區;韓國和秦國的之間的河西河東地區;韓國和趙國之間的小片地區;還有中原大梁附近的一大片地區,整個就看似一個凹字形包圍了韓國。

然而樹大招風,三晉畢竟是三個國家,他們會因爲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也會因爲各自的利益而產生嫌隙。

趙國和韓國跟在魏國後面南征北戰,往往大部分利益都被魏國所佔,他們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少得多,分歧由此而產生!就此,三晉離心。之後魏國憑藉超強實力先後進攻趙國和韓國,但分別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被齊國打敗。

兩戰過後,魏國逐漸衰落,而齊國秦國的相繼崛起,給魏國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魏國本來就處於各個國家的中間,何況它前期四處樹敵,各種招搖,結果自然是"出來混遲早要還"。再加上魏惠王在位時時而和秦國連橫,又時而與列國合縱,政策的搖擺不定更加導致魏國四面受敵!

不久魏國河西之地就被秦國銳士所攻佔,河東之地也難以爲繼,魏國的國土不斷萎縮。在河東部分地區被攻佔後,魏國選擇割讓上郡給秦國以換得被侵佔的河東地區並設立河東郡,此時魏國的版圖中間好像被韓國切開一樣分成兩半。

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版圖爲什麼支離破碎的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3張

分分合合,雖說魏國通過變法走向了強國之路,但它的歷屆國君卻沒能懂得如何走上一條戰略佈局的道路。一味地窮兵黷武四處征伐,最終導致了四面樹敵,牆倒衆人推,這也導致了它的版圖四散破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