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天京事變時清朝在做什麼 清軍爲何不趁機攻打過來

天京事變時清朝在做什麼 清軍爲何不趁機攻打過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天京事變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851年1月11日,38歲生日這天,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振臂一呼,建立太平天國,掀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之農民革命運動。1851年9月,太平軍攻佔永安,而後分封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2年10月,大軍圍攻長沙,11月攻克嶽州。1853年1月,大軍攻佔武昌,3月大軍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作爲太平天國首都,正式與大清隔江對峙。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統帥2萬精銳,橫掃中原,不久便抵達天津城下。同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西征,奪取長江中游廣大地區,爲天京建立起戰略屏障。1856年4月,太平軍在各條戰線均大獲全勝,軍力達到極盛時期,並具備了再次北上中原,直搗黃龍之勢。

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太平天國內部權力鬥爭達到白熱化階段,並釀成持續3個月之久,死傷2萬餘人的“天京事變”。李秀成在《自述書》中提到:“北翼兩王不服,君臣不別,東欲專尊,後北與翼計殺東王。翼與北王密議,殺東一人,殺其兄弟三人,原清輔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殺。後北王殺東王之後,盡將東王統下親戚屬員文武大小男婦盡行殺盡,是以翼王畏之。後翼王在湖北洪山,知到京城害殺許多之人,在湖北洪山營中,同曾錦謙、張遂謀狼狽趕回京都,計及免殺之事。不意北王頓起他心,又要將翼王所殺。”“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亂殺文武大小男女,勢逼太甚,各衆內外,併合朝同心將北王殺之,人心可定。後將北王首級解至寧國,翼王親看視是不差”可謂是精彩至極。

天京事變時清朝在做什麼 清軍爲何不趁機攻打過來

1856年9月,韋昌輝接到洪秀全“誅楊密詔”後,率領3000北殿將士從江西前線趕回天京勤王,半路帶上燕王秦日綱。在陳承瑢配合下,勤王軍順利入城,而後殺向東王府,手起刀落解決了楊秀清,完成靖難使命。但是,事變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剛開始,後則一發不可收拾,越鬧越大。楊秀清死後,洪秀全出於種種考慮並未即使公佈詔書,指責楊秀清罪行,承認事變合法性,這讓韋昌輝非常被動,北王只好鋌而走險,擴大事態,矯詔誅殺東殿幾千人馬。11月,石達開從前線趕回“勸阻”,不站在盟友立場發言,公然袒護東王餘黨,完全拋棄韋昌輝,北王“頓起殺心”,石達開連夜出逃。此後,韋昌輝殺石達開全家,然後圍攻天王府;石達開則號召天下兵馬討伐北王,天京事變達到最高潮。12月,韋昌輝戰敗,首級送往石達開軍營,天京事變方纔結束。

從9月韋昌輝率兵勤王到12月韋昌輝被誅殺,天京事變持續3個月,東、北、翼、燕等首義諸王自相殘殺,2萬餘精銳死於非命,太平天國由盛轉衰。有意思的是,這3個月時間裏,清軍近在咫尺卻袖手旁觀,沒有直接進攻天京滅了太平天國,這是爲何呢?要知道,清軍長江水師就駐紮在觀音橋,城內之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江南清軍不下10萬,其中還有“滿萬不可戰”之八旗,以及後起之秀湘軍。那麼,清軍爲何袖手旁觀呢?

其一、清軍想坐收漁翁之利,先讓太平天國諸王自相殘殺,而後招降或消滅

天京事變時清朝在做什麼 清軍爲何不趁機攻打過來 第2張

孫子兵法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最小代價奪取勝利,纔是戰爭的最高境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戰爭模式,不能算是勝利,而是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不可爲之。天京事變時,東殿、北殿、翼殿、燕殿等實力派自相殘殺,幾萬精銳殺得不亦樂乎,致使秦淮河畔橫屍遍野,江水爲之染紅。此時,清朝希望事變能夠繼續擴大化,最好是太平天國內部全面火併,硝煙四起,好讓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待諸王殺得精疲力竭時,再對其進行招撫或者一網打盡,成爲摘桃人。若是清軍趁機進攻,大敵當前,諸王再次團結合作,一致對外,豈不是虧了。當時,清軍誘降韋昌輝、韋俊,以及後來誘降石達開,均是出於此種考慮。

其二、八旗、綠營兩支軍隊人數雖多,但戰鬥力不行,不敢主動進攻天京

事實證明,清廷招降政策並未有效,韋昌輝即使處境被動,成爲太平天國軍民之公憤,可就是不願投降,氣節可見一斑。那麼,清朝此時可否出兵天京,一舉擒拿諸賊呢?答案是否定的。八旗、綠營作爲朝廷兩支正規軍,屯駐天京附近估計有十萬左右,人數確實不少,可戰鬥力堪憂,此時已經是“老爺兵”、“雙槍兵”。他們一手拿着鳥槍,一手拿着煙槍(鴉片),殺敵不足,擾民有餘,欺負一下老百姓還行,攻擊天京,消滅太平天國,未免太高看他們了。若是真敢打,區區2萬太平軍,豈能從金田殺到南京。前不久,“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剛被太平軍摧毀,八旗、綠營已成驚弓之鳥,遠遠躲在丹陽、金壇,哪有這能力,這勇氣攻擊天京,沒被太平軍打就是萬幸了。

其三、湘軍元氣大傷,且被分割包圍在武昌、南昌兩處,打天京力不從心

天京事變時清朝在做什麼 清軍爲何不趁機攻打過來 第3張

八旗、綠營本身戰鬥力堪憂,前不見又被打殘,如今既沒實力,也沒勇氣進攻天京,只能乾巴巴瞪着眼,無可奈何。那麼,江南地區就沒一支可以抗衡太平軍之武裝力量嗎?答案是有,但這支武裝元氣大傷,僅能自保而已,攻滅天京力不從心。湘軍,一支區別之八旗、綠營正規軍,極具私人色彩之武裝力量,是太平軍之勁敵,在湘潭之戰中還全殲太平軍西征主力2萬餘人,後在田家鎮1萬擊敗10萬,打得秦日綱落荒而逃,戰鬥力不容小覷。可惜,朝廷並未授予曾國藩督撫實權,其湘軍發展大受限制,後在樟樹鎮被石達開打殘,全軍龜縮南昌;韋俊則在武昌牽制湘軍另一部,還擊斃二號人物羅澤南。此時,湘軍元氣大傷,還被分割包圍在南昌、武昌兩處孤立據點,能自保就不錯,談何攻滅天京呢。

其四、英法屢屢尋釁,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北方八旗佈防京畿,無法南調

天京事變爆發時,南方八旗、綠營以及新崛起之湘軍,均不可能攻打天京,只能乾瞪眼。那麼,清朝可否從北方調兵遣將,又是否能拼湊出一支有戰鬥力之部隊呢?答案是,可以拼湊,但不能用來鎮壓太平天國,因爲這支部隊有更重要之任務,即是防守京畿腹地,阻止英法聯軍。當時,清朝還有一支強悍勁旅,即是僧格林沁麾下東三省、蒙古馬隊,他們曾全殲北伐軍,活捉林鳳祥、李開芳;後在八里橋之戰中雖慘敗,但其敢於衝鋒陷陣、悍不畏死之勇氣着實可嘉。所以,如果這支軍隊能夠南調,太平天國之命運也許就定格在1856年底了。但是,同年10月,也就是韋昌輝開始濫殺無辜之時,英法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只能將北方八旗佈防京畿,維護身家性命要緊。

天京事變時清朝在做什麼 清軍爲何不趁機攻打過來 第4張

綜上所述,天京事變爆發時,駐紮江南之八旗、綠營、湘軍,要麼戰鬥不行,要麼就是元氣大傷,無力直接攻打天京,只能隔岸觀火,袖手旁觀;僧格林沁麾下之蒙古、東三省馬隊雖驍勇無敵,但必須防範英法聯軍,無法南調。所以,持續3個月之久的天京事變,諸王自相殘殺,清軍只能袖手旁觀,當觀衆而已。不過話說回來,太平天國恰恰在這關鍵點爆發內訌,沒能抓住滅亡清朝之機會,實乃可惜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