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宋朝錢荒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1070年前後,北宋王朝在宰相王安石的主導下,推出了一項重大的貨幣改革措施——折二錢。這項經濟改革措施頒佈以後,流通北宋錢幣的金、遼、西夏等並列政權並沒有惹是生非,倒是北宋的皇室和官僚階級進行了激烈的抵制。但是數十年後,當制定這項改革措施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去世以後,"折二錢"卻成爲了社會不可或缺的貨幣經濟政策,以至於出現了折三錢、折十錢甚至"交子"等現代紙幣的雛形,爲北宋朝廷渡過錢荒,爲後世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宋王朝建立以後,在貨幣政策上沿用唐朝以來的舊制度,即大量發行銅質貨幣,作爲北宋王朝的法定貨幣。但是北宋初年的銅板具有巨大的本身價值。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簡單來說,就是銅板本身的金屬質量價值,和銅板的流通價值差不多,甚至將銅板熔鍊成金屬銅以後製成器物,其價值遠遠高於銅板的流通價值(獲利最高可達銅板的五倍)。這就促使一些不法商人大量囤積銅板回爐製作銅器牟利。宋太祖、宋太宗時期,一個銅板爲一文錢,一千文錢爲一貫,一貫錢可以兌換一兩白銀。但是因爲銅板是以自身的質量爲流通價值的,故而一貫錢的淨重高達800克。如果一個人要拿20貫錢去購買物品,就相當於要提着超過16公斤的銅板上街,這對缺少白銀的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四川地區更過分,錢幣是用鐵鑄造的,一貫錢重達12.5公斤,買一匹絹需要45公斤以上的鐵錢。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第2張

偏偏北宋王朝從皇室到尋常百姓都有"藏錢"的習慣,宋太祖趙匡胤在皇宮裏創建了"藩庫",攢錢爲收復幽雲十六州做準備,並規定專款專用,後世皇帝也竭盡所能的爲"藩庫"添磚加瓦。到宋神宗熙寧年間,北宋皇室"藩庫"餘錢堆滿了20多間房子,串錢的麻繩腐朽後斷裂,銅板散落一地,根本無法計數。宋神宗曾得意的對大臣呂陶說道:"現錢大半入宮,市井少有轉用。"皇室的這種作風也感染了百姓,有錢人都喜歡收藏現錢做"鎮庫"之用,累世不動。青州有家姓麻的員外,其家鉅富,以銅板十萬貫收藏於家中錢窖,五十多年都不曾動用。故而在現在的中原地區,屢有施工人員發現堆滿北宋銅幣的錢窖,就是這個原因。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第3張

宋神宗以前,北宋政府一共只鑄造了80萬貫銅幣,早就被皇室及有錢人收藏,因此社會上流通的很少。老百姓沒有錢用,就只能以物易物,回到上古時代的交易方式。宋神宗即位以後,爲了緩解錢荒,一共鑄造了900餘萬貫銅幣。即使如此,也沒有有效的改善百姓沒有錢用的苦惱。有鑑於此,宰相王安石費盡心思,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提高銅幣本身的流通價值,即"折二錢"。簡單來說,就是將以前一個銅幣值一文提高爲值兩文,將一塊錢當兩塊錢來用。宋神宗聽了覺得有些道理,但是擔心折二錢會引起國際糾紛。爲什麼呢?說來也比較好笑,北宋王朝一直被世人詬病積貧積弱,但是其所鑄造的銅幣,卻是金、遼、西夏等並列政權的流通貨幣,甚至在吐蕃、大理、高麗等國都可以購買商品。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第4張

宋神宗擔心一旦折二錢,這些國家會找麻煩。結果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國家對北宋進行的貨幣改革並沒有說三道四,倒是宋神宗的臣子和後宮不樂意了。他們聯合起來抵制折二錢,並挑唆百姓拒絕使用。宋神宗大怒,對拒絕使用折二錢的官紳百姓一律大板伺候,這才勉強推動了這項重大的貨幣改革。

宋神宗和王安石去世以後,北宋王朝償到了折二錢帶來的好處和便利,陸續推出了折三錢、折十錢、交子等貨幣。怎麼說呢,也就是鑄造一枚當三文、當十文的銅板,併發明瞭面額更大的紙質貨幣"交子",就是後世所稱的銀票,現在我們使用的紙幣。

宋朝時期出現錢荒問題 王安石是如何用一枚銅錢解決的 第5張

爲了區分價值的大小,銅板的鑄造質量大小有所不同,百姓就以銅板的大小輕重來判斷其流通價值。(注:北宋銅板是沒有鑄明流通價值的,這是它的一大特點。百姓使用時以銅板的重量來斷定流通價值,如果有殘缺或質量明顯不夠的話會拒絕使用)

北宋王朝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質貨幣的國家,爲後世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元朝時期,"交子"由馬可波羅傳入了歐洲(1298年前後),直到此時,歐洲纔有了紙質貨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