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科舉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人考試很難嗎

古代科舉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人考試很難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科舉考試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科舉考試有多難?光流程就很複雜

科舉考試,作爲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社會時期最主要的人才獲取渠道,自從隋文帝楊堅將科舉制度提出以後,由唐到宋的更正修繕,科舉考試儼然已經有了明確且深刻的等級劃分和考試製度。

隨着科舉制度越來越完善,讀書人在普羅大衆眼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尤其是那些參加過鄉試和會試的讀書人,只要能得到一個“舉人”的頭銜,那就是典型的“散館留用”,遲早要做官的人。但其實,除了鄉試的“舉人”,會試的“貢士”,殿試中產生的“三甲進士”纔是最受人們關注的。

科舉考試的考試製度

作爲備受古代讀書人關注的科舉考試,在誕生之初,就與古人所追求的功名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一個讀書人要想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要從小學習,直到得到能夠參加科舉考試資格。

古代科舉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人考試很難嗎

在我們現代人的印象中,好像科舉只用參加鄉試、會試、殿試三種,而通過了這三種考試的讀書人就能夠得到當官的資格甚至直接當官。其實不是的,科舉考試的制度其實和我們現在讀書時的層層選拔一樣,都是從小就開始了。

古代讀書人在參加鄉試之前,首先通過參加的“童試”,在通過童試得到“儒生”的稱號之後,才能夠繼續參加接下來的考試。如果沒有得到儒生的稱號,就必須接着參加童試,直到得到儒生的稱號之後才能繼續下一階段的開始。

童試之後是“歲試”,歲試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像是每一年考一次,其實不然,歲試和鄉試、會試一樣,都是三年一次,而通過了歲試的儒生,才能得到“秀才”的稱號。

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得到了秀才的稱號似乎就是得到了參加鄉試的准考證,是成爲舉人的第一步。實際上,這樣的理解雖然是對的,但是卻並不全對。因爲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還要經過一次“科試”,科試就相當於是鄉試的預考,目的就是將一些渾水摸魚的不合格者從中剔除掉,以減輕鄉試的壓力。

通過了科試的秀才,實際上就等同於得到了成爲鄉試“舉人”的資格。經過了這些三年又三年的考試,在科試中通過了的秀才,纔有資格進入到我們所熟知的鄉試環節。

我們常年聽說的“十年寒窗苦讀”,就是從童試到科試都一次性通過的卓越人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更多的讀書人,在走到鄉試之前,可能需要花上十幾二十年。

古代科舉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人考試很難嗎 第2張

不同朝代的不同制度

從童試到科試,其實不是科舉考試中的“正式考試”,而是相對簡單的“初級考試”。但也正是因爲能剔除掉大部分人的考試都是初級考試,所以古時候的大部分讀書人在科舉之路的旅程也就只能走到這一步。不過不同朝代中對秀才的定義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是一個科舉制度下的“失敗者”,秀才也是有着很高的含金量的。

在明代時期,秀才指的是已經考上了縣學或者是府學的學生,這個時候的秀才又被稱爲“庠生”。到了清代之後,庠生才被稱做秀才,並且由於清代度科舉制度的改動,想要成爲清代的秀才不僅要府學的考試,還需要加上一道“院試”。

這個時候,只有通過了院試後,才能叫秀才。當然了,隨着院試的出現,院試的第一名自然也就要有一個不同的名字。但由於之後的鄉試和會試,院試第一名的名字自然不可能聽起來就比鄉試的第一名更高,於是院試的第一名就被確定爲了“案首”。

清代時期考到了秀才稱號的讀書人,待遇也要比之前更好一些,不僅處具有了舉人才能夠享受的待遇,見到了縣一級的官員還不用“行大禮”,不用出“徭役”,就算是犯了事,在審問的時候也不能“上刑”。

但同樣的,有了優待自然也就有了限制,成爲秀才的讀書人每年都要參加考試,通過了才能保證自己繼續享受秀才的待遇。否則的話,不僅會有取消秀才稱號的危機,還有可能會被掛上“永不錄用”的牌子。

當然了,像這樣需要每年考試的情況下,朝廷自然會給出一定的“補助”,比如每年秀才考試中都能夠得到第一名或者連續處在前幾名的人,朝廷每個月都會給出一定數目的錢糧,待遇類似於我們現在國家單位裏的合同員工。

古代科舉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人考試很難嗎 第3張

改變命運的科舉正式考試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考試之後,一直保持着秀才稱號的讀書人就能夠參加朝廷組織的“公務員”考試了。但不同於我們現在,在經過了鄉試和會試後,能夠撐到殿試階段的讀書人已經是鳳毛麟角,每一個人放到現在,最少也是博士學位起步。當然了,每一個參加考試的秀才只要能夠撐過鄉試,得到舉人的稱號,就能夠得到朝廷的承認,走到哪裏都可以自稱是一個“文魁”了。鄉試舉行之後,在經過會試,就能夠加入到“殿試三甲”的角逐中去了。

殿試通過的讀書人都叫“進士”,但又因爲成績不同,被處分成爲了“三等”,這三等也就是我們現在文中所說的三甲。一甲統稱“進士及第”,會得到皇帝欽賜的一塊寫有“進士及第”的牌匾,相當於考試第一拿的獎狀。

又因爲一甲的三個等級,皇帝賜的牌匾又會有不同的規格。一甲一名的稱號想必已經沒有人不瞭解了,“狀元”這個名號可是橫穿了我國的各類古裝電視劇。一甲二名叫榜眼,由於狀元是皇帝欽點,所以第一名不會寫在“皇榜”上,寫在第一位的第二名自然就成爲了“榜眼”了。一甲三名叫探花,在民間又叫探花郎。

二甲雖然也是進士,但不能叫進士及第,只能叫“進士出身”,但同樣能夠得到皇帝欽賜一塊牌匾。二甲的三個名次並沒有詳細的區分,並且由於人數不等,所以只有第一名能夠得到“傳臚”的稱號。

三甲更沒地說,被稱爲“同進士出身”,這個名號就難免給人一種“雖然你們都是很不錯的人才,但朕更賞識一甲二甲”的感覺,所以在歷史上,關於三甲的詳細記載就更是少得可憐。

古代科舉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人考試很難嗎 第4張

結語

科舉制度作爲我國古代封建時期沿用了一千多年的選拔制度,其中的優點自然是沒得說的,但相比於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來說,還是落後了不少的。比如放棄一次等於放棄終生的區別,現在的我們只要想讀書,即使是已經七老八十,依舊可以重新去高中上學,然後參加高考。

更何況,時代的變化使得我們的選擇更多了,不像古時候的人那樣,除了通過讀書來改變家族命運之外,就無路可走了。現在的我們,卻可以看到無數條與讀書並行的“通天大道”,雖然讀書依舊是改變命運最迅捷的方式,但其它的道路依舊能讓我們抵達我們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不過,看完了古代的科舉考試製度,才瞭解有多複雜,有多難,拿到“前三甲”有多不容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