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他被譽爲西漢王朝的千古忠臣,卻親手造就王朝內最爲浩大的內亂

他被譽爲西漢王朝的千古忠臣,卻親手造就王朝內最爲浩大的內亂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154年,一場自西漢建立以來聲勢最爲浩大的內亂突然爆發。在“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下,吳王劉濞聯合楚、趙、四齊等諸侯國率領大軍向長安進擊,這便是西漢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

叛亂起源於削藩。

稍早時候,漢景帝以諸侯王違反國家法規的名義,先後削奪了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常山郡以及膠西王劉卬的六個縣。其後,中央又下詔削去吳王三郡封地中最爲富庶的會稽、豫章二郡。

他被譽爲西漢王朝的千古忠臣,卻親手造就王朝內最爲浩大的內亂

網絡配圖

當詔令傳到吳地時,吳王當即舉起了反叛的大旗。因爲削藩政策的提出者爲御史大夫晁錯,故而七國聯軍便以清除“小人”晁錯爲起兵的政治宣傳口號。

儘管源於削藩,但對於七國之亂何以發生,卻有一種廣爲人知的觀點。而且,這一觀點最初的提出者正是晁錯本人: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在晁錯看來,無論是否削藩,吳楚等諸侯國的叛亂是歷史的必然。這一觀點被後人多次引用而幾成定論,據此,吳王劉濞早有謀反之心,而削藩一事僅僅是其起兵的藉口罷了。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不過,真的如此嗎?

時間回到41年前。當劉濞接過吳王的王印時,劉邦曾仔細審視了一番他的容貌。頗懂相面之術的皇帝從中看出了反骨,不由得對自己的舉動有些懊惱。

然而分封一事已成定局,於是,劉邦只得對劉濞說出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當漢朝建立五十年以後,東南方向將有叛亂髮生,難道會是你嗎?天下同姓皆爲一家,希望你謹慎行事,不要造反啊。”

這段故事被堂而皇之的記載在《史記》、《漢書》等正史中,很長時期內被用作吳王早有反心的證據。不過,這一橋段恐怕更可能出自後人的編造而非情境的實錄。

他被譽爲西漢王朝的千古忠臣,卻親手造就王朝內最爲浩大的內亂 第2張

網絡配圖

原因不難理解,假如劉邦真的懷疑劉濞有反心,以他的帝王心術必定設法除之而後快,豈會故意給子孫留一個磨刀石?況且,劉邦若真有如此神通,第一件事不應該是廢掉呂后嗎?

拋開上述離奇預言故事不說,晁錯本人是如何斷定劉濞必反的呢?

在他看來,吳王長期稱病故意不來中央朝覲皇帝,其對朝廷的驕橫不臣之情顯而易見。加之,吳國境內既有豐富的銅礦以鑄造貨幣,又臨海可煮海爲鹽獲利豐厚,具備謀反所必須的強大的經濟實力。同時,吳王劉濞又大肆蓄養天下豪傑之士,如果不是爲了謀反爲何要如此行事?

如此種種,無不顯示其早有不臣之心。所以,“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然而,仔細審視晁錯的上述理由,便知全屬毫無實據的主觀臆斷。吳王的長期不朝源自當年愛子在長安被殺一事,而兇手正是時爲太子的景帝本人,文帝體諒其心情故而特賜几杖並允許免去朝覲。這已是多年的老黃曆了。

至於鑄造錢幣、煮海爲鹽不過是發展經濟的措施,如此利國利民的好事與謀反有何關聯呢?而所謂的蓄養天下豪傑,曾任吳國丞相的袁盎早已反駁了這一觀點,“吳所誘皆無賴子弟,亡命鑄錢奸人”。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顯然,晁錯所列舉的種種理由不過是欲加之辭,目的在於給削奪吳王封地製造合法性而已,其與不久前藉口楚王、趙王、膠西王有罪,而削其封地的方式如出一轍。

除了晁錯漏洞百出的論斷外,上述結論還有其他證據做支撐。

發動七國之亂時,劉濞早已是62歲的高齡,距離其被封吳王已過了四十多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裏,若早有謀反之意,爲何直到年老體衰的耳順之齡纔想起造反偉業呢?明顯不合情理。這是其一。

其二,吳楚七國聯軍只堅持不過三個月便敗北,時間太過短暫,由此不難看出其準備之倉促。而且,《史記》中明確記載,只是在削藩之策實施後且即將禍及吳國時,劉濞方纔派人到膠西策反,而此時膠西王國內部對此仍意見不一。

同時,從漢景帝聽聞吳楚之亂後驚慌失措,以至於竟然做出騙斬帝國二把手晁錯這樣荒唐的事情來看,他本人其實從來沒有料到吳國會真的起兵謀反。

其三,從當時的形勢來看,經過文帝多年休養生息的國策,帝國已逐漸出現國富民強的局面。歷經多年戰亂後人們皆渴望和平安定,此時謀反顯然得不到太多的支持。

他被譽爲西漢王朝的千古忠臣,卻親手造就王朝內最爲浩大的內亂 第3張

網絡配圖

更何況,文景推行“以親制疏”的分封策略,已經培植了一批拱衛中央政府的諸侯國力量,七國之亂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樑國便是典型代表。此消彼長之下,吳楚等國的實力自然顯得更加弱小。

顯然,此時的局勢並不利於起兵反叛,頗有謀略的吳王劉濞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所以,大體可以斷言,吳王劉濞的造反純粹是被逼無奈下的奮起一搏,而並非所謂的早有反心。假如不是晁錯的削藩太過激進,以至於到了非魚死網破不可的局面,吳楚七國之亂恐怕是可以避免的。

正如晁錯的後繼者,漢武帝時“推恩令”的提出者主父偃所評價的那樣,“急則阻其強而合縱以逆京師 。今以法割削,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