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越南人建造了故宮?還是有啥鮮爲人知的緣故?

越南人建造了故宮?還是有啥鮮爲人知的緣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有傳聞說越南人建造了氣勢磅礴,舉世無雙的故宮?這是真實的嗎?還是有什麼鮮爲人知的緣故?

原來當年故宮工程啓東時,曾啓用過部分當時還屬大明子民的交趾人。

越南人建造了故宮?還是有啥鮮爲人知的緣故?

網絡配圖

參與建設而未能在史料中留下姓名的交趾人恐怕不在少數,而史料所載,做出突出貢獻的還有阮白、阮浪等人。正統元年(1436年)交趾人黎澄爲工部侍郎,後升工部尚書,工部是管理宮殿營建的最高機構,黎澄可以說是交趾來華建築師中身居要職,較有代表性的一位。總之,明初紫禁城、北京城的營建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許多傑出的交趾工匠參與了設計建造。相較於中國工匠,交趾來華匠人畢竟數量有限,所起作用無須過分誇大,但也不可忽視。

衆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關注北京城修建歷史的人對故宮營造史應該也不陌生:永樂元年(1403年),剛經靖難之役奪得帝位的明成祖朱棣頒詔改北平爲北京。永樂四年(1406年)籌劃遷都北京,並在燕王府基址上營建西內,次年西內落成。永樂十四年(1416年)起,開始仿照南京皇宮規制營建北京宮殿。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宮殿、太廟、萬歲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孫府、五府六部衙門、鐘鼓樓。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特意在紫禁城內舉行慶祝活動。不幸當年五月,前三殿遭雷擊被焚燬,正統五年(1440年),明廷又重建了前三殿及乾清宮。

明初紫禁城的營建可以說是工程浩大,投入的財力、人力、物力皆不可計數。爬梳史料可知,參與營建的匠役人數衆多,遺憾的是,留下姓名的極少。當時主持宮殿營建工程的泰寧侯陳圭、工部侍郎吳中、刑部侍郎張思恭、蔡信,工匠如石工陸祥、瓦工楊青等都做出了傑出貢獻。《憲宗實錄》記載,被稱爲“蒯魯班”的蒯祥參與了明英宗正統年間重建三大殿的工程,“凡店閣樓榭,以至迴廊曲宇,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者”,“凡百營造,祥無不與”,以蒯祥爲代表的中國古代建築大師常常爲後世稱道。鮮爲人知的是,明初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修造也有許多越南(時稱交趾)工匠的身影,他們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越南人建造了故宮?還是有啥鮮爲人知的緣故? 第2張

網絡配圖

交趾工匠千里迢迢到北京

以現存史料看,參與明初紫禁城及北京城設計、建造的交趾匠人,數量並不少。那麼,他們是如何千里迢迢來到北京的?

明建文二年(1400年),大越國的屬臣胡季犛篡奪了陳朝的皇位,廢陳少帝,自立胡朝(大虞國),年號聖元。永樂五年(1407年),明廷以胡氏篡位爲由,派遣英國公張輔將軍親率大軍八個月內平定了大虞國,並於其地設交趾都、布、按三司,張輔任安南總兵官。

彼時明成祖朱棣接受羣臣建議將北京定爲京都,正式興工建衙署、宮殿。京都初建,急需各類建設人才。明人顧起元《客座贅語》中記載,建北京城時“成祖北遷取民匠戶二萬七千以行,減南京戶口過半”,缺人,更缺人才,尤其是大量技術精湛的工匠一時難以找尋。爲了解決這個難題,朱棣把目光投向了交趾。

越南人建造了故宮?還是有啥鮮爲人知的緣故? 第3張

網絡配圖

據《明太宗實錄》卷六十四所載,永樂五年(1407年)二月朱棣敕諭徵安南總兵官張輔:“克安南之日,其境內才德賢知之人及有一善可陳、一世可用者,廣爲詢問,悉以禮遣送北京。”五月十九日朱棣再次勅令“交阯但有醫、巫、筮、樂、工行院,及香匠、磚匠諸色工匠技藝人等,盡數連家小起送赴京。有身材長大者、能使銃者、能修合銃藥者、善駕船諳曉海道者,及諸色捕戶連家小送來。”(李文鳳:《越嶠書》卷二《書詔制敕》)這次的諭旨中朱棣對於徵調交趾人才的甄選標準說得非常具體,主要是學有專長的實用工匠,諸如造磚、造香匠役等等。明初大量交趾人連同家小遠涉千里,北上建設北京城,即由此開始。

除了成年匠役外,交趾幼童也在張輔甄選人才的考慮範圍內。《明史?宦官傳?範弘》對此有非常簡略的記載:“英國公張輔以交童之美秀者還,選爲奄,弘及王瑾、阮安、阮浪等與焉。”越南史書《大越史記全書》卷八載“明人入東都……多閹割童男。”這兩則史料都說得非常清楚,被選對象是外表俊朗的交趾幼童,年齡大約十餘歲,閹割進宮候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