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楊貴妃身後四大謎團 或隱身於太蓬山道觀

楊貴妃身後四大謎團 或隱身於太蓬山道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謎團一,“貴妃遺體”新舊唐書記載不同,新唐書只說香囊猶在。

公元756年,一場聲勢浩大的“安史之亂”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叛軍攻入長安時,唐玄宗連夜出逃。第二天,逃亡隊伍到達陝西境內的馬嵬坡。隨行將士突然起義,當朝宰相楊國忠瞬間死於亂軍之中。隨後,他們把矛頭指向楊國忠的姐姐———楊貴妃。

就在這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幾個神祕人忽然出現在馬嵬坡上。他們悄悄挖開貴妃的墳墓,他們究竟在找什麼?史料記載玄宗皇帝回長安後,祕密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來卻說不見了貴妃的遺體,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

楊貴妃身後四大謎團 或隱身於太蓬山道觀

網絡配圖

關於神祕挖墓事件,新舊唐書有兩種不同記載。舊唐書裏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裏卻只有:香囊猶在。新舊唐書爲何有差異?貴妃的遺體是否被盜墓人盜走了?

但這樣的說法似乎很難成立,危急時刻,民間的人不會很快得知貴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盜墓分子所爲,就不會留下香囊。那麼,新舊唐書哪個記載更準確?舊唐書是唐朝時就記載的,而新唐書是宋朝人根據舊唐書編寫的,按常理說應該是舊唐書尤爲可信,但如果是這樣,新唐書裏也不該將“肌膚已壞”如此重要的記載刪掉。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劉厚濱教授認爲,從唐明皇本人角度來看,他肯定要對外宣佈貴妃已死。可如果現在這樣記載,就給人一個想象空間。宋朝人在寫新唐書時,乾脆就不說有沒有屍體,就把這事給迴避了。

 謎團二,傳說貴妃藏進太蓬山的道觀,但爲何史料無記載?

11世紀時,日本著名作家紫式部根據長恨歌寫了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小說《源氏物語》。紫式部是日本宮廷女官,主要爲宮廷內的貴夫人們講述漢學,《源氏物語》就是描述源氏的命運,與中國的楊貴妃有很相似之處。

史料中最翔實的航海記載就是東渡日本的鑑真和尚,他前後歷經11年,經歷了5次失敗,屢遭磨難,才終於到達日本。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楊貴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人民大學歷史系劉教授分析,據記載唐朝時,中日交往頻繁,包括非正式的也有16-17次,從船的規模上看,楊貴妃出逃日本應該沒問題。就算這樣的船能到日本,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貴妃要在哪個港口登船呢?據古代交通史記載,當時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楊貴妃一定會選擇相反的方向,可能到武漢,經長江下游,有三條路線,一個是揚州,一個是蘇州,另一個是明州,可能在這3個地方登船,最後到達日本的山口久津縣。位於四川省營山縣的太蓬山,地貌獨特,山勢險峻。白居易《長恨歌》裏的“蓬萊”會是指太蓬山嗎?傳說大唐時楊貴妃酷愛吃荔枝,唐玄宗專門開闢了一條荔枝路,而這條路就路過太蓬山。如果真是這樣,爲何史料裏沒記載?四川史學專家馮教授認爲,關於楊貴妃生死的傳聞相持不下,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記載,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雖然很多傳說無法考證,但楊貴妃三個字已經成爲大唐盛世的代名詞,她的生死之謎值得人們永遠探索。

楊貴妃身後四大謎團 或隱身於太蓬山道觀 第2張

網絡配圖

而今在馬嵬鎮上,重新修葺的楊貴妃墓館裏不僅有貴妃的墓,還有塑像。現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磚包砌得很嚴實,原始貴妃墓不可能有這樣包砌的青磚。在疑惑無法解答時,四川都江堰市的紅梅村傳出了千年古墓的奇聞。傳說,這個村子後山腳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楊貴妃的墓。

據村民講,早年在這裏的墓碑上刻着楊字,卻沒有名諱,這個有千年歷史的墓是一個暗墓。那塊墓碑在“文革”時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種上了莊稼,只有一塊破陋的祭臺青磚還留着。

1997年,市裏和紅梅村聯合對該墓實行挖掘。挖出的棺96木長僅1.7米,寬僅45 釐米,無疑是裝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身份很難判斷。

謎團三,四川都江堰挖出裝女人的小巧棺木,但墓主人身份難定。

1000多年後的今天,在法門寺博物館內,記者見到了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香囊。這種香囊在古代稱做“香球”。據宋館長介紹,在香囊裏有兩個持平環,裏面有一個小鉢盂,無論怎樣轉動,這個鉢盂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裏面的香料始終不會灑落出來。

 謎團四,日本民間盛傳楊貴妃逃到日本,《長恨歌》中也曾暗示。

而今楊貴妃在日本已經成爲大唐盛世的代名詞。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聲明,她是楊貴妃的後裔。這個消息讓中國人無比震驚,楊貴妃的後人怎麼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實早在20年代,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在《長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楊貴妃可能並沒死在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現今的日本沿海邊有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

楊貴妃身後四大謎團 或隱身於太蓬山道觀 第3張

網絡配圖

傳說,當年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楊貴妃在遣唐使的幫助下,乘船離開大唐,經過漫長漂泊,到了日本山口縣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員。日本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祕史》中也有描述。難道楊貴妃真逃去了日本?著名比較文學專家嚴紹燾認爲,這跟白居易的《長恨歌》有關,白居易在詩的後半部分表述了對楊貴妃的一種想像,說楊貴妃雖然在事變中人已死,但她的靈魂飄到神仙山上,後來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衆所周知,《長恨歌》描寫的是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

人們分析長恨歌裏寫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其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是描寫了馬嵬坡上找不到楊貴妃的遺體了。而此後唐玄宗派一個道士去找尋楊貴妃,結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沒找到,最後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這裏寫到的蓬萊仙山又在哪裏?在日本的文學創作中,他們常常把蓬萊山本身就指爲日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