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清朝皇帝爲什麼常住熱河?

揭祕:清朝皇帝爲什麼常住熱河?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縱觀中國史,對清代歷史格局產生影響最大的地方當屬北京紫禁城。然而很多人想不到,還有一個低調的地方,它在漫長的清朝歷史中發揮了近乎首都的作用,在此地發生的許多事深刻影響了清朝的政局,它就是清朝皇帝經常居住的熱河。

熱河是過去的稱謂,由於它距離蒙古不遠,一直是漢族居住區和蒙古族居住區的交界地帶。熱河這個稱謂也來自於蒙古語,蒙古讀音爲“哈倫郭勒”,漢語翻譯過來就是熱河。

在清代初期,熱河一帶長期是牧民放牧的草原馬場,這附近有一個名叫熱河上營的小山村,有幾十戶常住的蒙古牧民。後來清代皇帝看中了熱河,認爲此處坐擁諸多地理優勢,於是徵用爲皇家行營。

熱河現在的名稱叫承德,曾經的皇家園林已經成爲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承德避暑山莊。熱河的第一個優勢是位置好,清代帝王認爲熱河是個羣山環抱,氣候冬暖夏涼之地。四面的山川就好比是天下百姓和羣臣,而行宮則是類似紫禁城一樣的羣星拱月之所。

皇帝在這裏既可以休假,也可以辦公,如果遇到緊急大事,必須回京處理的,也能做到早上出發,晚上返回京城。身處熱河,仍然可以遙控東北,西北,蒙古多地。縱觀京城周邊的其他地方,還真找不出一個比熱河更好的位置。

清代皇帝選中熱河後,在1703年康熙皇帝就開始號召工人開始建設工作,先後建造了行宮和外八廟。在1723年成立了專門的熱河廳機構,負責相關的招待和維護事務。

揭祕:清朝皇帝爲什麼常住熱河?

到了1810年,又設置了熱河都統屬,熱河的地位始終在提升。這就涉及到了熱河第二個優勢,那就是政治價值。清朝的前身是後金,其崛起過程很大程度上類似於其他遊牧民族稱霸的方式。十萬八旗子弟精銳是清朝和明朝較量的資本,因此清代帝王不忘“弓馬得天下”的基本祖訓。

熱河有天然的牧場,非常適合帝王和皇子們在此狩獵,娛樂的同時,帝王可以觀察皇子的體魄和武力。同時警示所有八旗和皇族成員,切忌驕奢淫逸,不能忘記努爾哈赤等祖先的創業過程。

清代帝王在建設熱河的過程中,也提出了承德這個名字,典故來自於傳統經典《尚書周官》中的原話“六服羣辟,罔不承德”。承德縣城最初定名於康熙時期,但康熙時期這個承德指的並不是熱河,而是東北的奉天(今瀋陽市)。

把熱河成爲承德,是雍正時期的決定,這裏面隱藏着深刻的歷史背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堪稱是歷史罕見的奪權最激烈時期,雍正經歷了這一過程,自然知道其中的冷暖。

爲了警告自己的後代們,重視德行,不能有貪念妄想,雍正繼位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整治行動,懲辦了很多人。同時爲避免太多人罵他,於是從道德層面開始引導大家,把第二辦公地點定名爲承德,無非是在暗示羣臣和皇子。

相比於擁擠的京城,承德是一處開闊的地方,夏天比較涼爽。在沒有空調的古代,皇帝和普通人一樣,也爲夏天的炎熱而苦惱。如果平常不上朝,還可以讓宮女和太監在一旁揮扇子,或者把窖藏冰塊運進來,享受一下冰塊解暑。

但在上朝的時候,皇帝和大臣一樣,都是寬袍大袖,嚴格按照禮儀辦事。往往夏天散朝之後,皇上和大臣都熱得汗流浹背。

尤其是到了年事已高的時候,老皇帝和老臣甚至有中暑的可能。因此皇家園林普遍傾向於找個羣山環抱的開闊之地,一般這類地方比較涼爽一些。

揭祕:清朝皇帝爲什麼常住熱河? 第2張

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都是夏天納涼的好地方,相比之下,承德避暑山莊比頤和園更好。皇帝來到承德,可以遠離京城,活得更自在一些。畢竟在京城的園林裏,還是有無數雙眼睛盯着他,人活得比較辛苦。

到了承德以後,不僅可以享受涼爽,同時也能找到一點回歸自然的樂趣。清朝皇帝圍繞承德避暑山莊的建設是長期而浩大的,先後建設了21座行宮,分佈於京城和承德的周邊。

但由於時間久遠和戰火損毀,現在只有承德避暑山莊保留了下來。由於承德距離北方少數民族的牧場比較近,清代皇室高度重視同蒙古族和藏族的關係,熱河也是接見蒙古貴族和藏族貴族的主要場所。

此地保持了遊牧民族的風貌,便於外交活動的展開。綜合以上這些複雜因素,清朝皇帝選擇了常住熱河,熱河也成了深刻影響清朝歷史走向的關鍵之地。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