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雍正、乾隆登基後都會大肆清算皇室兄弟?

爲什麼雍正、乾隆登基後都會大肆清算皇室兄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康熙。

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登基以後,因爲在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事件,而展開了對昔日和自己爭奪皇位之皇室兄弟的大肆清算;就連乾隆皇帝這個被康熙皇帝隔代認定皇儲身份,雍正繼位之初就確定爲皇位繼承人的幸運帝王,登基以後也對僅剩的兩位皇室兄弟予以了不同程度的打壓。

可是,同樣是皇位傳承,同樣是競爭激烈,同樣具備挑戰和威脅皇權能力,康熙皇帝的諸位皇室兄弟除了早夭的皇子,幾乎每個皇子均得以善終。

作爲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年僅6歲登基,24歲便早早駕崩,除去其生育功能不成熟的時間,留給順治皇帝生育子嗣的時間並不多。但就在如此緊張的時間內,順治皇帝還是“殫精竭慮”的爲大清皇室開枝散葉,努力奮戰。

《清史稿·列傳六·諸王五》記載:

世祖八子:孝康章皇后生聖祖,孝獻皇后董鄂氏生榮親王,寧愨妃董鄂氏生裕憲親王福全,庶妃巴氏生牛鈕,庶妃陳氏生恭親王常寧,庶妃唐氏生奇授,庶妃鈕氏生純靖親王隆禧,庶妃穆克圖氏生永幹。牛鈕、奇授、永幹皆殤,無封。

由此能夠看出,除了5位公主以外,順治皇帝共生育了8位皇子,分別爲: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皇次子愛新覺羅·福全、皇三子(康熙皇帝)、皇四子榮親王、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

爲什麼雍正、乾隆登基後都會大肆清算皇室兄弟?

其中,皇長子牛鈕、皇四子榮親王、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早夭。

也就是說,能夠順順當當活到康熙八年,康熙皇帝親政、掌握朝政大權和絕對生殺大權以後的,只有皇次子福全、皇五子常寧和皇七子隆禧。

我們再來看下這三位“大命得以活到成年”的三位皇子的命運,《清史稿·列傳六·諸王五》分別記載了這三位皇子的最終結局:

1、愛新覺羅·福全

裕憲親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康熙六年,封。四十二年,福全有疾,上再臨視。巡塞外,聞福全疾篤,命諸皇子還京師。福全薨,即日還蹕。臨喪,摘纓,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

2、愛新覺羅·常寧

恭親王常寧,世祖第五子。康熙十年,封。四十二年,薨。上方巡幸塞外,命諸皇子經理其喪,賜銀萬,內務府郎中皁保監修墳塋,立碑,遣官致祭。上還京師,臨其喪。

3、愛新覺羅·隆禧

純靖親王隆禧,世祖第七子。康熙十三年,封。十八年七月,隆禧疾篤,上親臨視,爲召醫。是日再臨視,日加申,薨,上痛悼,輟朝三日。太皇太后欲臨其喪,上力諫乃止。上覆欲臨奠,太皇太后亦諭止之,留太皇太后宮中。越日,上臨奠,命發帑修塋,加祭,予諡。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這三位兄弟都是自然狀態下的“患病而亡”,並沒有受到康熙皇帝的迫害和清算。而且,這三位皇子在病逝以後,康熙皇帝都至少一次“臨其喪”。長兄福全病逝後,康熙皇帝更是“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

由此可見,康熙皇帝非但沒有對這三位昔日皇位的潛在競爭者予以清算和打壓,反而在康熙皇帝繼位初期,都予以了“親王”爵位的晉封,縱觀滿清一朝,對於皇室兄弟如此顧念、如此兄弟情深的,僅有康熙皇帝一位。

那麼,這種在清朝時期的“唯一特例”,到底因何出現呢?

筆者認爲原因有三:

1、康熙皇帝的坎坷命運,讓其對親情倍加珍視

按照《清史稿》的記載,康熙皇帝出生於順治十一年,而順治皇帝駕崩於順治十八年,其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駕崩於康熙二年。也就是說,康熙皇帝8歲喪父、10歲喪母,是一個身世甚爲悲涼的皇帝。

康熙皇帝繼位以後,好在還有其祖母孝莊太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疼愛和照顧,多少能夠彌補年幼君主對於父母之愛的缺失。

但其悲慘的身世,讓康熙皇帝倍加珍視家庭親情,對於自己唯一的兄長,同年出生的愛新覺羅·福全,更是有着相互依託的“同病相憐”感覺;而對於年齡較小的常寧和隆禧,更是倍加疼愛,不捨責備。

爲什麼雍正、乾隆登基後都會大肆清算皇室兄弟? 第2張

2、康熙朝前期,康熙皇帝的主要威脅並不是來自皇室兄弟

康熙皇帝8歲繼位之時,福全也是8歲的年齡,常寧則是5歲,而隆禧更是隻有2歲的幼兒。在康熙八年,康熙皇帝率領一干布庫將權臣鰲拜除掉之前,康熙皇權所面對的最大威脅是來自於鰲拜所代表的“相權”,而不是來自於尚未成年、甚至連“政治鬥爭”、“皇權”爲何物的皇室兄弟。

康熙八年,時年16歲的康熙皇帝將權臣鰲拜除掉以後,完成了真正意義上對朝政大權的絕對掌握,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親政。也就是說,此時的康熙皇帝成爲了大清王朝絕對的“一把手”,三位皇室兄弟只有聽命服從的份,根本沒有反抗的實力。

所以,福全等人對於康熙皇權的絕對服從和尊重,對康熙皇權形不成任何威脅的狀態,也讓康熙皇帝找不到理由打壓他們。

縱觀滿清一朝,除了在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期間,愛新覺羅·福全因“坐失事機”和“擅率師內徙”;愛新覺羅·常寧因“擊敗噶爾丹不窮追”等必須論罪的罪行受到了康熙皇帝“罷議政,罰俸三年”的同等輕度處罰外,絕無刻意打壓和清算舉動。

3、孝莊太后、孝惠章皇后對康熙皇帝的重大影響

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雖然早逝,但孝莊太后和孝惠章皇后對康熙皇帝脾氣秉性和親情觀念的養成,起到了至爲關鍵的作用。

《清實錄·聖祖實錄》記載了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后病危,康熙皇帝親赴天壇,祈禱上蒼的祝文: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

由此可見,康熙皇帝對於孝莊太后的至誠至孝,而對於孝惠章皇后的恭順、誠孝在歷史文獻中也是很爲常見。所以,在清算和打壓皇室兄弟之前,康熙皇帝必然會考慮到孝莊太后和孝惠章皇后的感受。

孝莊太后崩逝於康熙二十六年,而孝惠章皇后則崩逝於康熙五十六年,而康熙皇帝三位皇室兄弟中,愛新覺羅·福全乃系去世最晚者,爲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也就是說,孝莊太后和孝惠章皇后爲三位皇子“保駕護航”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