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爲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爲武廟,以此和文廟(孔子廟)相對應。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唐朝最早立武廟,是平定安史之亂後,一要對平叛將士論功行賞,二要對那些安史降將盤踞的藩鎮加以籠絡,因此唐朝才設立武廟,通過褒揚歷代名將武之忠義,以示朝廷對武將的重視,從而穩定唐朝各地的藩鎮將領。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在唐朝的武廟中,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由此,對於武廟十哲來說,可謂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對於這十大名將來說,既包含了李靖、李勣等唐朝時期的名將,也包含了唐朝之前的名將,比如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西漢開國功臣張良。至於名將更爲輩出的戰國時期,則有三人入選唐朝的武廟十哲,分別爲白起、吳起、樂毅。以下,就來重點說說這三位戰國時期的名將。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第2張

白起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名將,能夠做到沒有敗績的,顯然是屈指可數了。對於白起的一生來說,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鄢郢之戰中,白起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爲一代名將的基礎。並且,對於白起這位戰國名將,不僅幫助秦國攻城略地,還成功通過殲滅戰的方式,以此最大程度的削弱了山東六國的有生力量。比如在長平之戰中,45萬趙國士卒的陣亡,成爲趙國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第3張

所以,據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而白起一人就率軍殲滅了100萬人左右,也即佔據二分之一。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在戰國時期,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換而言之,白起不僅冷靜沉着,還能做到知己知彼,從而達到百戰百勝的效果。如伊闕之戰中,白起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白起率領秦軍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全殲敵軍,都是軍事歷史上堪稱教科書般的戰役。

吳起

相對於白起只爲秦國效力,吳起的一生則在三個國家證明了自己。早在戰國初期,吳起一開始在魯國爲官。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任命吳起爲將,率軍大敗齊軍。後來魯穆公對吳起產生了懷疑,免去了吳起的官職。所以,吳起由魯國前往魏國。在戰國初期,魯國和齊國之間的實力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吳起可以率領弱小的魯國擊敗強大的齊國,已經證明了自己。來到魏國後,吳起獲得了一個更大的舞臺。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第4張

後來,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爲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在楚國,令尹相當於丞相一職,也即吳起不僅可以上馬打天下,也可以下馬治天下。在成爲楚國令尹後,吳起開啓了“吳起變法”。經過吳起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因此,相對於白起,吳起不僅戰功赫赫,一生未嘗敗績,還在治國上具有卓越的才能,也即吳起是一位“出將入相”之才。

唐朝爲何要追封歷朝名將?戰國時期的三位分別是誰? 第5張

樂毅

在戰國曆史上,五國伐齊和長平之戰一樣,都是重要的歷史轉折點。自五國伐齊後,山東六國貌合神離,尤其是齊國,更是對其他五國見死不救,任由秦國蠶食天下。而指揮五國伐齊之戰的,就是樂毅這位戰國名將。公元前284年,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五國伐齊後,樂毅因爲遭到猜忌而投奔趙國,對此,意識到樂毅重要作用的燕惠王,把樂毅的兒子樂間封爲昌國君;而樂毅往來於趙國、燕國之間,與燕國重新交好,燕、趙兩國都任用他爲客卿。最終,樂毅死於趙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