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文帝是怎麼登上帝位的?沒有依靠如何坐穩皇位?

漢文帝是怎麼登上帝位的?沒有依靠如何坐穩皇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漢文帝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第四子,母親是薄姬,母子二人在劉邦生前都不受寵愛。自己早早就到了與匈奴接壤代地做藩王,遠離中樞,在呂氏被朝臣誅滅後,因爲低調且缺乏根基被擁立爲帝,但是年輕的漢文帝卻能迅速掌握朝政,足見其本人有着過人的政治駕馭能力。

漢文帝是怎麼登上帝位的?沒有依靠如何坐穩皇位?

漢文帝的得位之路

呂氏家族被陳平、周勃等朝臣誅滅之後,經過集體磋商,誅呂功臣決定擁立遠在北疆的代王劉恆即位。得知消息的劉恆隨即召集自己的藩王臣屬商議對策,然後僅僅攜帶六人就成功控制朝政。漢文帝的得位之路一如他本人的執政風格,謹慎沉穩卻胸有城府。

意見不一的商議定策: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當陳平和周勃等誅呂功臣遣使迎接劉恆到長安即位的時候。劉恆立即召集臣屬商議對策,當時意見不一,有人認爲這些大臣都是開國元老,老謀深算,不要輕易前去冒險。而另一種意見則認爲這時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立刻趕往京師長安接受皇位。而當時年僅23歲的劉恆決定通過占卜來決定(古人在做重大決定之前都有占卜的習慣),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劉恆即將有大富貴,於是劉恆當即決定入京。

充滿玄機的入京隨從:劉恆入京只帶了親信臣屬張武、宋昌等六人。這不是在京師毫無根基的劉恆自大,而恰恰是劉恆高明的政治智慧。以劉恆當時的情況,他在京師毫無根基,朝中重臣都是跟隨他父親劉邦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如果要暗算劉恆,帶再多人都無濟於事。而只帶少數親信則能向誅呂功臣釋放依舊要重用他們的政治信號,有利於這些誅呂功臣更加接受他。同時這些少數的親隨有能讓這些誅呂功臣容忍他們上位,畢竟新君總是要用一些自己人的,人數不多的話當然也必須接受。而反觀劉恆的後世子孫昌邑王(也就是現在熱門人物海昏侯)劉賀,他在入京繼承皇位的時候,大批親信跟隨他入京,而且這些親信在短時間就雞犬升天。如此急切地搶班奪權自然引起擁立他的權臣霍光等人的不滿,不到一個月就被霍光等人趕下臺。

步步爲營的入京之路:劉恆在出發前就先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行入京打探消息,預作防範。此後劉恆一行從太原出發,趕到離京師長安不遠的高陵就停止前進,謹慎的劉恆再次派出自己的親信謀士宋昌先行趕往長安探查情況。宋昌抵達長安附近的渭橋遇到前來迎接的朝中大臣,於是立刻回報在高陵的劉恆,劉恆得知消息這才趕到渭橋見到了太尉周勃等人。劉恆的入京之路步步小心,時刻防備,足見其謹慎小心的個性,也可印證劉恆本人謹慎的政治風格。

面面俱到的登基前夜:在渭橋見到朝臣的劉恆沒有就繼位問題表態,而是選擇入京再議,於是這些大臣又隨同劉恆一起進入長安,而謹慎的劉恆也沒有立即入宮,而是在宮外居住。當晚這些緊隨劉恆入京的大臣們就立即在陳平等人的帶領下勸進。劉恆推遲再三,最終接受了皇位。於此同時,呂后留在宮中的三位漢惠帝的兒子被這些誅呂功臣強行請出皇宮,當晚就被分別誅殺。在得到這些對自己皇位有威脅的侄子們被殺之後,劉恆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一是消除了自己接班的隱患和絆腳石,二是拿到了這些誅呂功臣的“投名狀”。當晚劉恆進入未央宮,開啓了他的皇帝生涯。

迅速接管禁衛的親信:與誅呂功臣達成“政治默契”的劉恆進入未央宮之後,依舊不改小心謹慎的本姓,當晚就安排自己的親信接管皇宮的禁衛,其中宋昌被拜爲衛將軍,接管長安城的南北軍,張武則出任郎中令,接管皇宮的禁衛。由此劉恆在登基前夜至少在名義上接管了皇宮和京師長安的防衛力量,有效地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皆大歡喜的封賞拉攏:在登上皇帝之位後,劉恆馬上開始了對各方勢力的政治封賞。在即位當夜,劉恆立即大赦天下,賜爵賜酒,先拉攏一把民心。其後立即對誅呂功臣進行封賞,得到這支在京師長安和帝國政治中樞影響最大勢力的支持;隨後恢復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爵位和封地,獲取了宗室力量的支持;期間還封賞了跟隨自己進京即位的六位親信;最後劉恆還沒忘記那些跟隨父親劉邦打天下的老臣們,又將他們封賞了一遍,再次收割了一遍開國老臣的忠心。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到劉恆的入京繼位之路走的步步小心,每一步都體現出劉恆本人的政治智慧和謀略,既有自己堅持的原則,又能與朝中大臣達成政治默契,同時還善於用封賞來籠絡拉攏各方勢力。僅僅這一過程就足以體現漢文帝的傑出政治能力。

漢文帝是怎麼登上帝位的?沒有依靠如何坐穩皇位? 第2張

民心向劉:漢文帝與誅呂功臣“較量”的最大籌碼

雖然漢文帝繼位的過程非常順利,也可以說沒有什麼與陳平和周勃等誅呂功臣較勁的事情。但是結合《史記》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漢文帝劉恆能夠在這場“博弈”中佔據主動地位的最大籌碼依然是他父親爲其留下的政治遺產:民心向劉(漢)。

從劉恆的父親漢高祖劉邦進入關中開始,以長安爲中心的關中民衆就心繫劉邦。到劉邦擊敗項羽統一天下,經歷多年戰亂的中華大地得到了安寧,因此天下羣雄想要奪取天下的希望就被劉邦扼殺了。渴望安寧的民衆不願意再有新的戰亂,這是民心所向,因此劉邦的子孫就是民心所繫的皇位繼承人。深知這一點的誅呂功臣們即使誅滅了呂氏集團,控制了西漢朝廷的權力也不敢貿然自立,只能從劉邦的子孫中選擇一位來繼承皇位。

呂后執政多年,呂氏家族打破“非劉姓不得封王”的政治規矩,掌握內外軍權,看似不可一世權傾天下。但是劉邦的妻子呂后一死,周勃等人進入呂氏控制的北軍之中,以興復劉氏的名義振臂一呼就能迅速獲得軍隊的支持。以陳平和周勃爲首的誅呂功臣親歷此事,當然深知軍心、民心所向。

漢文帝是怎麼登上帝位的?沒有依靠如何坐穩皇位? 第3張

宗室藩王:漢文帝與誅呂功臣“較量”的隱形靠山

劉邦在登基稱帝之後,實行了一種“郡縣”和“分封”相混合的政治體制。既讓自己的兒子和兄弟到帝國的東方建立大量諸侯國,同時又在其他區域實行郡縣制。這種看似搞平衡的做法在漢初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在後來也爲西漢帝國帶來了一場動亂。

呂后執政期間,雖然對劉氏家族的諸侯王們進行了一些貶斥和打擊。但是劉氏子孫仍有不少諸侯國存在,他們在西漢帝國依舊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在呂后去世,呂氏家族被誅滅之後,更是成爲誅呂功臣忌憚的勢力。

以陳平、周勃爲首的誅呂功臣深知,在民心所向的加持下,這些劉氏諸侯王們隨時可能在地方變成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來擊垮他們。雖然這些諸侯王沒有掌握西漢帝國的中樞權力,但是他們在自己的封國內完全有能力組織起反抗力量。因此誅呂功臣們在考慮接班人選的時候只能考慮那位劉邦的子孫更適合與他們合作,而不是考慮取而代之自己篡位奪權。

陳平與周勃等誅呂功臣最終選擇了名聲較好,根基較弱的劉恆作爲繼承皇位的人選,反而沒有選擇在諸侯王中勢力較強齊國一系。但是無論如何,這些宗室藩王的存在就成爲了劉恆執掌漢室江山的隱形靠山,因此劉恆一上臺也是大肆對這些劉氏諸侯王們進行封賞,以拉攏這些宗室諸侯王們。

綜上,劉恆雖然沒有政治根基,母系外戚家族也不強,但是他憑藉個人出色的政治智慧,同時巧妙地藉助了誅呂功臣與宗室諸侯王之間的微妙平衡,既做到了拉攏雙方的支持,同時也做到了讓雙方互相制衡。而沒有根基的劉恆則在這種平衡和制衡中做到了掌控大局,最終成爲歷史上評價極高的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