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明成祖朱棣爲什麼會選擇遷都?

揭祕:明成祖朱棣爲什麼會選擇遷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一點,明孝宗時期文淵閣大學士丘濬其實看得很清楚,當然,他說的非常委婉:

文皇帝遷都金臺,天下萬世之大勢也。蓋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爲其會;戎馬盛於西北,而金臺爲其樞。並建兩京,所以宅中圖治,足食足兵,據形勢之需要,而爲四方之極者也。用東南之財賦,統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矣。——明·丘濬 《大學衍義補》

丘濬所說的“用東南之財賦,統西北之戎馬”,其實是“以東南之財賦,贍養西北之戎馬”。

大家可能會奇怪,朱棣爲什麼會採取實質的“軍事殖民”的統治方式呢?

揭祕:明成祖朱棣爲什麼會選擇遷都?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拋開所謂“天下皆爲朕之赤子”這樣宣傳性的說辭,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實質是一種絕對的君主統治。

高皇帝收天下之權以歸一人。——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

在這種君權獨大的情況下,朱棣要考慮的問題很簡單:如何讓朱家的天下世世代代相傳?

在宋代以前,中國古代王朝的政治軍事中心與經濟文化中心要麼就是同一個地區,那麼就是屬於毗鄰關係。

比如西漢時期,關中地區不但是政治軍事中心,也是經濟文化中心,如司馬遷就說過關中佔據了全天下60%的財富。

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衆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記·貨殖列傳

而關中地區同時也是西漢最重要的兵員地,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爲官,名將多出焉。注:“師古曰:六郡謂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漢書·地理志》

而到了東漢,雖然關中地區變得殘破,但是東漢經濟中心河北地區可以說是毗鄰東漢政治中心洛陽。

揭祕:明成祖朱棣爲什麼會選擇遷都? 第2張

到了宋代,長江以南地區在經濟和文化上逐漸趕上並且超過北方,到了南宋滅亡的時候,長江以南地區在經濟和文化上可以說是徹底超越了北方地區。

然而雖然從宋代開始,經濟和文化中心逐漸南移,但是對於一個多民族帝國來說,對於帝國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這就意味着帝國必須把大量的軍隊部署在北方農耕與遊牧分界線附近。

這又產生了一個問題:軍事與經濟文化孰重孰輕?

事實上建文帝朱允炆的結局已經證明了把帝國的重心放在經濟文化中心,而遠離軍事中心的結果。

雖然靖難之役中,南軍確實在策略上屢屢出錯,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以衛所兵爲主的南軍很難在野戰中戰勝以邊軍爲主的靖難軍。

因爲按照朱元璋的政策,絕大多數衛所兵和農民沒什麼區別:

軍屯領之衛所。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明史·食貨志》

然而靖難軍中不但主力是長期與塞外遊牧民族作戰的邊軍,甚至還有遊牧騎兵相助:

太宗靖難初,兀良哈騎兵先韃靼來助。——明·黃瑜《雙槐歲鈔》

正因爲有了靖難之役的教訓,所以對於朱棣來說,相比於經濟中心,帝國首都必須更靠近軍事中心才能使得帝國統治穩定。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爲什麼秦漢時期,河北地區邊軍距離首都長安、洛陽也很遠,爲什麼秦漢時期不遷都到河北?

這主要是和秦漢一直到安史之亂前的軍事制度有很大關係,在唐玄宗改兵募爲募兵(強徵改爲自願投軍)前,雖然朝廷也在邊境部署相當數量的邊軍,但是這些邊軍是“流動”的。

大家看秦末陳勝吳廣起義的細節,大概就能瞭解秦漢一直到開元年間,邊軍的情況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史記·陳涉世家》

《史記·陳涉世家》披露出的細節是安史之亂前很長一段時間,古代帝國的邊軍並不是一支“常駐部隊”,邊軍經常處於“流動”狀態,比如陳勝吳廣統帶的九百人就是從安徽一帶到今天北京替換之前戍邊的戍卒。

如果陳勝吳廣沒有因爲“失期”而造反,那麼按照正常情況,過半年或者三個月,又有另一支來自其他地區的戍卒會去到漁陽替換陳勝吳廣所統帶的這九百人。

也就是說,在唐玄宗改義務兵制爲募兵制之前,邊境地區將領擁兵自重乃至造反是很難發生的,因爲邊軍將領麾下的軍隊長期處於流動狀態。

但是唐玄宗時期既因爲開拓也因爲遊牧民族頻繁南下,之前義務兵制度已經不適應邊境緊急情況,只能設立軍區,並且派駐常駐軍隊才能保證邊境地區的安寧。

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這就給了邊軍將領擁兵自重乃至造反的機會,因爲邊境衝突頻繁,如果一旦出現斷糧情況,那麼就很危險了,所以必須在邊境軍區集中相當數量的物資,以應對突發情況。

這其實就是唐玄宗建立節度使制度以及重用安祿山的根本原因,當然,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

邊軍將領掌握了常駐軍隊以及充分的物資,那麼他很難不產生野心。

事實上朱棣也是產生野心的“邊軍將領”。

而且從明初實際情況而論,元朝餘孽依然是導致明朝北方邊境衝突的主要原因,那麼爲了保證北方邊境的穩定以及確保元朝殘餘勢力不會進入中原腹地,那麼也勢必在邊境地區駐紮重兵,那麼,不管朱棣怎麼調派將領,這些將領都容易因爲長期遠離首都,而又有充分的物資以及軍隊而產生不應該有的野心。

而對於朱棣來說,遷都是最優解,雖然遷都北京會造成物資的浪費,但是靠近軍事中心確保了帝國的穩定。

靖難之役也證明:遠離經濟中心,依然可以依靠軍事力量獲得財賦,而遠離軍事中心,那麼經濟中心並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保證財富不會被掠奪。

因此,如果我們拋開所有華麗的辭藻,朱棣遷都北京,本質上就是朱棣決心以邊軍爲依託,對江南爲主的內地進行軍事殖民,用明朝人自己的話說就是”用東南之財賦,統西北之戎馬“。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