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有一句話叫作,“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講述蜀國後期沒有良將的尷尬局面,這句話並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一個叫《掃迷帚》的文學作品,當時這句話的確戳中了蜀漢後期的癥結所在,從而得到廣泛認可。

對於喜歡三國的讀者,通常認爲,蜀國大將應該包括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及魏延等人。

除魏延之外,前五人又被稱爲“五虎將”,這批人其實是兩個年齡段的人,從相關資料可以分析出關羽、張飛、黃忠、趙雲等人歲數應該不小,劉備死的時候62歲,關張趙三人都跟其一起打天下,可見當時年齡並不小,而黃忠出場就已經是老將,這些人即使關張不被殺也是不可能到蜀漢後期的。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能到蜀漢後期的名將應該只有馬超和魏延,馬超比劉備小15歲,應該算是三國中生代將軍中比較有實力的人物,但是馬超在投靠劉備後並未獲得重用,公元222年,年僅四十七歲的馬超就病逝了。

魏延的出生年不可考,但是從其人生履歷來看,只能比馬超更小,到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魏延應該算作是蜀漢“五虎將”後最佳中生代將領。

然而這樣一個將領,卻在諸葛亮死後,被蜀國斬殺,出現“蜀國無大將”的尷尬局面,本文縱橫就跟大家探討一下,蜀國爲何要自毀長城,害死這唯一可堪大用的將才。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2張

雖然被羅貫中黑的很慘,但是掩飾不了魏延的實力!

在羅貫中的筆下,只要是不喜歡的人物,他都要盡力去抹黑,本來這是一部小說,可是很多人卻將他當成歷史,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正史上的曹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尤其有很多正面的影響,但是羅貫中老先生爲了宣揚正統觀念,極力捧劉摔曹,把劉備捧得高高的,把曹操黑的狠狠的。

作爲一個非“正統”民科出身的歷史愛好者,我始終秉承,不管幹什麼,一開口說“正統”,就表明這個開始耍流氓了。

魏延其實也是很有實力的將領,然而羅貫中爲了拔高諸葛亮的傳奇形象,對於魏延自然要無限放低。

在《三國演義》魏延出場的時候,斬殺主將而投降劉備,諸葛亮看魏延後腦有反骨,因此要斬魏延,你看這個故事扯不扯,人家殺主投降,那是典型的棄暗投明,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會殺這樣的人,殺降意味着“不祥”,古人其實還是很忌諱。

可見,羅貫中爲了黑魏延已經不按常理出牌了。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3張

在正史上,魏延應該是一個四川某地區的小軍閥,在劉備入川的時候,率衆來投靠,爲劉備所看好。其實不管古今中外,能帶着隊伍前來投奔的人,都會得到重用,這是人之常情,蜀將孟達叛蜀投魏的時候,曹丕直接封侯,以示歡迎。

劉備在川時候,魏延就已經分統軍隊,與老將黃忠同列,獨當一面,後因爲“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此後,魏延追隨劉備南征北戰,尤其是漢中之戰時有出彩的表現,被劉備破格“拔延爲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這裏面漢中太守是一個很重要職務,可以說是爲蜀國扼守北部大門,是與魏國直接衝突的地方,當時很多人都認爲應該是張飛這樣的級別的將領來駐守,但是劉備還是選擇了魏延,可見魏延的實力。

劉備爲了給魏延立威,故意在任命儀式上問魏延如何防守漢中,魏延表示:“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

雖然話說得很滿,按理來說應該被打臉,但是在魏延防守期間,漢中未出現大的問題。

劉備前半生兜兜轉轉,投靠的人很多,見識的人更廣,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識人本領很強,在其人生的最後階段,還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眼光頗有見地。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4張

諸葛亮看不上魏延,爲何卻重用馬謖、楊儀、姜維

魏延的悲慘結局,很大程度上是諸葛亮看不上他導致的,那麼諸葛亮爲何看不上魏延呢?

《三國演義》中描寫描寫這段恩怨是因爲魏延殺主投劉備,諸葛亮認爲其有“反骨”所以要斬他。作爲報復,後來諸葛亮臨死的時候,擺續命燈,被魏延踢翻,致使諸葛亮不能續命,最後諸葛亮授意馬岱殺魏延。

在歷史上,魏延與諸葛亮的確是有過矛盾,這個矛盾就是在討論北伐策略時,魏延提出“子午奇謀”引發的。

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打算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但是魏延卻請求撥付五千精銳部隊效仿韓信,從子午谷直襲長安,再與諸葛亮會師潼關。

這是比較激進的一個方案,至今都未能證實到底可不可行,諸葛亮是一個帶兵比較謹慎的人,自然不會採取魏延的方案。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5張

但是很多人卻將子午谷奇謀當作諸葛亮與魏延矛盾的根本,實際上這是表象,而並非根本,魏延當時經常抱怨自己的才幹無處施展,可見,諸葛亮與魏延的矛盾並不止於子午谷奇謀,而是有着更深層次矛盾。

作爲武將出身的魏延在帶兵打仗這方面肯定是沒問題的,他所能提出的策略,都是從武將的角度來出發的,從中國傳統兵法的角度來說,所有兵法最核心的內容還是“出奇制勝”,也沒啥毛病。

然而,出奇就意味有風險,這都是諸葛亮所不願意接受的。

作爲軍師出身的諸葛亮對武將抱有天然的不信任感,認爲武將不靠譜,所以,無論是治國,還是行軍打仗,諸葛亮都有點“重文輕武”。

說諸葛亮“重文輕武”這個提法估計應該是我全網首創說法,很多人可能會認爲這比較雷人,但是你只要看了諸葛亮打仗時候重用的都是什麼人,就會認同我說的話。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6張

諸葛亮最信任的人,無疑是馬謖,關於馬謖和諸葛亮的關係咱就不說了,至於馬謖能不能打,咱也不去爭論了,咱就說說馬謖的職務,馬謖之前擔任過文官,後來被諸葛亮提拔爲參軍。

參軍這個職務,大概就是現在行軍打仗的參謀,這類人物擅長嘴上談兵,諸葛亮重要馬謖的後果就是,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

其次信任的人,應該是繼承他衣鉢的姜維,深挖的話,姜維在魏軍的時候,是天水郡參軍,對,你沒有看錯,又是一個參軍,諸葛亮看重其才華,在姜維投降後破格提拔。

最後,就是楊儀了,相對於魏延來說,諸葛亮更看重楊儀,爲此纔有了後面“魏楊之爭”,這個咱後面再講。

楊儀的職務是長史,應該算是高級幕僚,也是文人出身,看看馬謖、姜維、楊儀這些諸葛亮最爲信任的人,哪一個不是參謀幕僚出身,諸葛亮有如此偏好,其實跟諸葛亮自身出身有關係,畢竟諸葛亮自己就是軍師出身。

正因爲如此,諸葛亮看不上魏延,實際上跟諸葛亮的用人偏好與策略有關。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7張

蜀國後期將才奇缺的根本原因,是“幕僚派”打壓“將軍派”的結果

說到具體問題上,魏延是在“魏楊之爭”中被楊儀所害死。楊儀在北伐中負責籌劃糧草以及軍事調度,是很有話語權的幕僚,也充分展現諸葛亮對其的信任。

也不知何種原因,導致魏延與楊儀出現矛盾,通常情況下認爲是魏延脾氣大,因此與楊儀不對付,我個人倒是傾向在具體行動中受到楊儀的刁難,反正二人關係很不好,從本質上來說,應該還是蜀軍中“幕僚派”與“將軍派”的矛盾。

軍中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諸葛亮竟然沒有去解決,可見,從骨子裏諸葛亮更看重“幕僚派”,不然在武人當道的時期,魏延早就剁了楊儀。

這種矛盾連千里之外的孫權都看不下去了,還曾對蜀國使臣說,楊儀和魏延以前不過是放牛的,現在竟然這樣猖狂,諸葛亮不解決這個問題,難道是等到他死以後出亂子?

孫權一語成讖,在最後一次北伐的路上,諸葛亮英年早逝,“魏楊之爭”徹底爆發。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8張

在諸葛亮臨終前的軍事會議上,主持撤退問題,竟然沒有邀請魏延參加,從而爲“魏楊之爭”埋下伏筆。

在這次會議上,諸葛亮制定了一個“萬全”的撤軍方案,讓楊儀全面接管軍事,讓魏延負責斷後,如果魏延不接受命令,姜維部可以進攻魏延。你看這個方案,是不是很“萬全”?

由於這個策略是“揹着”魏延搞出來的,所以誰給魏延下命令又出現了問題,最後費禕承擔大任,前去傳達命令。

魏延得知諸葛亮死後,表示:丞相不在,魏延還在,丞相府官屬和春屬,可以運送棺柩返國,我當率各軍繼續攻擊敵人,怎麼爲了一個人死亡,就廢棄天下大事?何況,我魏延是什麼人,怎能做楊儀的部下,當他的後衛?

很多人將這句話解讀爲魏延有反意,其實以魏延的身份地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恰恰說明他有擔當,能幹一番大事,當然,最後一句話也是對楊儀和諸葛亮的不滿。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9張

說白了,諸葛亮的臨終人事任命是有問題的,你讓一個軍中三四號人物楊儀去領導軍中的二號人物魏延,能不出亂子嘛?在武人當道期間,文人領導武將,純屬扯淡。

魏延想要跟楊儀當面對質,結果楊儀直接撤軍,壓根不搭理魏延,魏延以爲楊儀要排除異己,想借魏國之手滅了他,於是搶先一步撤軍,並且燒燬楊儀的撤退之路。

隨後魏延與楊儀同時上書劉禪說對方叛變,當然,魏延應該是孤立的,在朝堂之上全是諸葛亮留下的班底,以前面對諸葛亮用人的考量,可以肯定當時朝中,必然是“幕僚派”佔據主導地位,“武將派”沒有話語權,而幕僚最擅長的就是勾心鬥角,所以就不難有了魏延最後被馬岱斬殺,夷三族的悲慘事件。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爲何魏延死後蜀漢將才會斷檔? 第10張

從表面看這場鬥爭是“魏楊之爭”的結果,楊儀戰勝魏延,是蜀國的偶然,魏延的個人事件。

從深層次來說是“幕僚派”與“將軍派”之爭的結果,此後,幕僚派人物徹底掌權,武將派人物沒有話語權。

從根本上來說,是諸葛亮給蜀漢留下了一個文官政治的體制,魏延之死不是個例,其實代表了諸葛亮治下的蜀漢,武將的生存空間被持續打壓,因此纔會在魏延死後,出現將才斷檔。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