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高宗的奪嫡之路!不是嫡長子如何奪嫡成功?

唐高宗的奪嫡之路!不是嫡長子如何奪嫡成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唐高宗的奪嫡之路!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高宗李治在歷史上似乎不是很有名,但他爹唐太宗李世民和老婆兼後媽武則天,都是威名赫赫、家喻戶曉。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唐高宗既耳濡目染了老爹李世民的教導,又有武則天這麼一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同牀共枕,他的實際歷史功績,當然一點都不遜色,最直觀的一點就是,唐朝在他手上,疆域達到最大!

唐高宗的奪嫡之路!不是嫡長子如何奪嫡成功?

唐高宗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前面有廢太子李承乾、楚王李寬等8個哥哥,後面有紀王李慎、江殤王李囂等5個弟弟,他是如何從“十四子奪嫡”的喧囂中勝出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唐高宗的基本情況:唐朝貞觀二年(628年)出生,生母是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3歲的時候獲封晉王,5歲時遙授幷州都督;9歲時長孫皇后去世,哭得感動了身邊人,也贏得了李世民的寵愛,不久又加授右武候大將軍。

無論是晉王、幷州都督、右武候大將軍這些王爵官職,還是哭祭母后,唐高宗和其他兄弟相比,都沒什麼優勢;不過跟大哥李承乾、四哥李泰之外的兄弟相比,嫡子還是有那麼一點優勢,但並不絕對。

接下來,我們剖析一下唐高宗的奪嫡之路,具體可以分爲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哥李承乾被廢前

大哥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李世民一即位就被冊封爲皇太子,雖然先天有點殘疾,而且還有一些不端行爲,但總體上儲君地位穩固。

三哥吳王李恪是李世民和隋煬帝的女兒楊妃所生,雖然是庶出,但他有“文武才”,而且李世民“常稱其類己”,顯然有很大的奪嫡機會。

四哥魏王李泰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第二個兒子,雖然在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被過繼給早逝的叔叔衛懷王李玄霸,但他“好士善文”,李世民給他的待遇和賞賜甚至逾越皇太子李承乾,奪嫡潛力很大。

十弟紀王李慎在擔任襄州刺史時,因主政有方得到李世民“璽書勞勉”,這是加分項。

十四弟曹王李明是李世民的幼子,雖然生母是叔父李元吉的原配巢刺王妃,但李世民非常寵愛,曾想冊立爲皇后,在魏徵的勸諫下才作罷,子以母貴,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唐高宗的奪嫡之路!不是嫡長子如何奪嫡成功? 第2張

二哥楚王李寬、十一弟江殤王李囂、十二弟代王李簡早逝,五哥齊王李佑因謀反被賜死、六哥蜀王李愔被斥“不如禽獸鐵石乎”,七哥蔣王李惲、八哥越王李貞、十三弟趙王李福不受重視,早早被排除。

因此,在這一階段,唐高宗的主要對手就是大哥李承乾、三哥吳王李恪、四哥魏王李泰、十弟紀王李慎、十四弟曹王李明等五人,尤其李承乾、李恪、李泰,唐高宗很難有跨越的可能。

第二階段,大哥李承乾被廢后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皇太子李承乾因謀反事泄,被廢爲庶人,從此徹底出局。

魏王李泰很快就進宮,向李世民表示自己百年以後,會把兒子殺了傳位弟弟唐高宗,李世民一高興就答應冊立他爲皇太子。但在與大臣們商議時,諫議大夫褚遂良認爲李泰的做法太危險而且不切實際,外戚齊國公、司徒長孫無忌則主張冊立唐高宗爲皇太子。

這時,李世民又得知,廢太子李承乾謀反是因李泰奪嫡手段太激烈,唐高宗則遭到李泰的威脅,認識到只有冊立唐高宗爲皇太子,才能避免兄弟爭鬥,保全李承乾和李泰,於是就定下冊立唐高宗爲皇太子,李泰則被降爲東萊郡王。

但這一階段,李泰並沒有被李世民徹底放棄,吳王李恪、紀王李慎、曹王李明等三人也沒有受到任何牽連,唐高宗的皇太子之位,仍然面臨這4個兄弟的挑戰。

第三階段,唐高宗儲君時

唐高宗被冊立爲皇太子後,李世民曾對長孫無忌交心:"公勸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無爲宗社憂,奈何?"

雉奴是唐高宗的小字,李世民明顯不放心讓唐高宗接班,事實上在最後在位的6年裏,李世民動過易儲的心思。

東萊郡王李泰很快又被改封爲順陽郡王,徙居均州的鄖鄉縣,雖然遠離長安,但李世民並沒有忘記愛子,曾拿着李泰的奏表對大臣們說:"泰文辭美麗,豈非才士。我中心念泰,卿等所知。但社稷之計,斷割恩寵,責其居外者,亦是兩全也。"

在李世民的心裏,他很想李泰,愛他的才華,只是因爲要保全兒子們才忍痛割愛,內心的不捨其實誰都能看出來。

唐朝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進封順陽郡王李泰爲濮王,應該說他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感情,想要給這個兒子更多。

吳王李恪各方面都很像李世民,李世民在冊立唐高宗後,動過改立李恪爲皇太子的心思,但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李世民還反問:"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

李世民覺得,長孫無忌不應該以李恪不是自己的親外甥就排除他,李恪如果真的像自己,以後保護舅舅也會很實在。

長孫無忌當然不願意背自私自利的鍋,但他知道怎麼說服李世民:"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

唐高宗的奪嫡之路!不是嫡長子如何奪嫡成功? 第3張

長孫無忌認爲,唐高宗最大的優點就是“仁厚”,足以當個好皇帝;做事情舉棋不定就會失敗,更何況是立儲這樣的大事,更不能隨便動搖。

說到這份兒上,李世民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了,長孫無忌鐵了心支持唐高宗,李恪成了他的眼中釘,李泰、紀王李慎、曹王李明等人自然也就更沒機會了。

就這樣,唐高宗總算保住了皇太子之位,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死後,順利坐上龍椅。

末了再說幾句題外話,唐高宗登基後,吳王李恪的聲望還是很高,長孫無忌爲絕後患,在唐朝永徽四年(653年)借駙馬都尉、房州刺史房遺愛謀反案,將李恪賜自盡,結果“海內冤之”。

唐高宗的皇位是穩了,但他把後媽武則天接進了宮,還把她扶成了皇后,長孫無忌被逼自殺,唐朝宗室更是被折騰了個遍,就連江山都被武則天換了15年,李世民君臣這主事態度,真是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