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爲什麼只有廢太子李承乾一個兒子採用了“承字輩”而其他兒子卻沒有使用的問題,史籍沒有給出答案!無論《舊唐書》還是《新唐書》、亦或是《資治通鑑》等等,幾乎都沒有提到唐太宗的其他兒子使用過“承字輩”。但史籍沒有記載不等於沒有!個人認爲,唐太宗年齡較長的幾個兒子應該還是使用過“承字輩”的,只不過因爲一些特殊原因後來改名了……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叔伯兄弟皆爲“承字輩”

史籍有明確記載,隱太子李建成共生六子——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除長子李承宗於武德三年早殤之外,全部在“玄武門之變”時被二叔唐太宗誅殺!巢剌王李元吉共生五子——李承業、李承鸞、李承獎、李承裕、李承度,全部在“玄武門之變”時被二大爺唐太宗誅殺!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2張

以上是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發生時,唐高祖李淵除了唐太宗一脈之外全部的孫子。因爲唐高祖的嫡出第三子李玄霸和庶出第五子李智雲皆十幾歲早殤,都沒有留下子嗣;庶出第六子李元景生於武德元年(隋大業十四年),武德九年時尚未成年,自然也沒有子嗣。因此,武德九年時,唐高祖只有三位嫡子有子嗣存在,簡單說就是唐太宗殺絕了彼時唐高祖除了自己一脈之外的所有孫子!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3張

中國古代不同於現代,古人極其講究“孝道”,尤其是貴族、帝王之家,不管真孝假孝,表面文章都必須做起來!只要祖父在世,給孫子取名歷來都是祖父的專利,不是父親……這一點在帝王之家表現得尤爲明顯。換言之,武德九年之前,唐高祖所有孫子的名字都是他取的,或者兒子和有司擬好了,由他拍板!那麼,問題來了,時任皇太子李建成和時任齊王李元吉的兒子們都使用了“承字輩”,時任秦王李世民的兒子們憑什麼“與衆不同”?要“與衆不同”也應該是時任皇太子李建成的兒子,不是嗎?否則也太不符合正常邏輯了,與制度也不相符!因此,個人認爲,武德九年之前,唐太宗的兒子中不僅李承乾一人是“承字輩”,其他已經出生的兒子應該也是“承字輩”!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4張

既然武德九年之前唐太宗的其他兒子也是“承字輩”,那麼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後有爲何要給兒子改名呢?又爲何獨獨留下了李承乾的“承字輩”原名?

刻意淡化誅殺親侄的事實

“玄武門之變”時,唐太宗殺絕了自己在世的所有親侄子,這是唐太宗一輩子也無法洗刷的污點!如果兒子繼續使用“承字輩”,提起他們的名字,人們自然時不時會想起他們那十位被唐太宗誅殺的“承字輩”叔伯兄弟,這顯然是唐太宗不願意看到的。爲了淡化這一污點,唐太宗自然希望越少人提及越好……給兒子改名不失爲一個讓人淡忘“承字輩”的好辦法。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5張

既如此,唐太宗爲何不索性將時任皇太子李承乾的名字一起改了?唐太宗不給李承乾改名,恰恰是爲了更好地淡化誅殺親侄之事。中國古代雖然只有“避帝諱”、沒有“避儲君諱”的說法,但時人、除了帝后之外直書或直呼儲君名諱恐怕也是太不可能的!如此一來,“承字輩”反倒是成了“禁忌”。時人不能直書或直呼李承乾之名,“承字輩”自然更加容易被史籍與衆人淡忘,不是嗎?久而久之,人們只知道有皇太子李承乾,誰還會想到他那十一位“承字輩”的叔伯兄弟?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6張

爲將來“避帝諱”提供方便

除了淡化處理誅殺親侄之事,唐太宗或許還有另一重考量。“避帝諱”歷來都是中國古代的大事,新帝即位之後,不僅百姓不能使用皇帝名諱中出現的字眼,連皇帝的親兄弟也不能使用!如清世宗雍正帝即位之後,他二十多個兄弟名字中的胤字就全都被改爲了允字。唐太宗的情況比較特殊,他的兄弟中沒有世這個字輩,前幾位兄弟名字各異、沒有字輩之說,後幾位兄弟除了李靈蘷之外,一水兒都是“元字輩”,根本沒有“避帝諱”的需要。但臣下還是要改名的,如英國公李世勣,後來就刪掉了名字中的世字,改名爲了李勣!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7張

雖然後來李承乾因爲“謀逆”被廢,但在貞觀元年剛剛被冊立爲皇太子時,唐太宗不可能預知後來的一切。換言之,在彼時的唐太宗心目中,李承乾就是未來的皇帝!既然是未來的皇帝,將來其他兒子爲“避帝諱”改名幾乎是必然的!與其等到將來改,倒不如趁着兒子們都還年幼、自己代勞算了,還省下了將來不少修改文字記錄的麻煩……至於爲何唐太宗不將巢剌王李元吉曾經使用過的“元字輩”索性一起改了,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彼時唐高祖還活着,雖然手裏已經沒有實權,但畢竟還是太上皇!唐高祖想給兒子取什麼名字,恐怕唐太宗還做不到“越俎代庖”……

古代取名都有輩分講究,爲什麼李世民的兒子們沒有按“承”字輩分取名? 第8張

綜上所述,個人認爲唐太宗李世民除了李承乾之外、其他幾個武德九年之前已經出生的兒子很可能也曾經都是“承字輩”,“玄武門之變”後出於政治原因,才被唐太宗改爲了後來的名字。當然,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我們只能進行合理化推測,至於這種推測是否就一定是事實,無法確認……只能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