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後金原本是一個處於偏遠一隅的少數民族,但努爾哈赤靠十三副鎧甲起家,事業越做越大,他的後代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在1644年正式入主中原,這些曾被漢人視爲蠻夷的民族成爲中原王朝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當時很多漢家精英不把他們放在眼裏,覺得他們跟元朝統治者一樣,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可是歷史進程出乎所料,這些少數民族不但牢牢地掌握了政權,穩穩當當地騎在人民頭上,還打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造盛世",讓許多精英服服帖帖,肝腦塗地爲大清服務。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在清朝的統治下,不僅"國泰民安",而且疆域遼闊,四海臣服,屬國遍佈天下,他們能不傲嬌嗎?

可是就在他們閉關鎖國,妄自尊大、洋洋自得,陶醉在太平盛世無法自拔的時候,被他們稱爲蠻夷的西方國家資本主義不但已經萌芽,而且茁壯成長,生機勃勃;工業革命蓬勃發展、如火如荼,生產力迅猛發展,國力空前提高。

而清朝所謂的盛世,不過是統計學上的遊戲,美麗的肥皂泡。

乾隆去世的時候,清朝已經像一個老人進入衰老。乾隆四下江南,耗盡了民脂民膏,連最有油水的鹽業都虧空1000萬兩銀子,其他部門的虧空可想而知。

乾隆留給兒子的,是個入不敷出的爛攤子,而不是什麼盛世。

於是嘉慶上臺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抄,但是抄家之後,大清還是一窮二白。

乾隆末年,人民跟統治者的矛盾不可調和,白蓮教起義席捲全國,各地小規模的起義風起雲涌。

嘉慶爲鎮壓白蓮教起義,先後調集了16個省的兵力,耗費白銀2億兩,相當於清政府數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第2張

嘉慶歸西的時候,留給道光的,不僅是爛攤子而且是爛透的攤子。

道光貴爲皇帝,卻不得不過苦日子,穿補丁衣服,因爲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日子太緊巴。

如果僅僅是內憂也就罷了,那些精英們像溫順的羔羊不敢胡來,刁民造反讓精英鎮壓就是。

更爲糟糕的是,禍不單行,內憂未止,外患接踵而來。

1840年,英國先向大清發難,開始道光皇帝不以爲然,根本沒有把那些金髮碧眼的洋人放在眼裏,因爲大臣們說了,那些洋人的腿非常脆弱且不會打彎。

對付這些傢伙根本不用兵器,只要用竹竿一捅就會倒下。

然而真的過招之後,道光才知道,洋人的確厲害,不能小瞧。

對大清來說,有的是土地,割讓香港小島就是九牛一毛,不在話下。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第3張

可是就怕這些洋人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圖謀自己的政權,雖然這樣說爲時過早,但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啊。

於是道光覺得是時候正眼看看洋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前的三個月,道光開始多渠道多角度瞭解英國這個對手,看英國這些"野人"國土大小,國力怎樣,百姓是怎樣生活的,皇上是怎樣當的,等等等等。

通過曾經出國的臣民,也通過某些介紹西方的書籍,還通過跟洋人打過交道的官員,道光了解到,首先英國國土面積不大,還沒有中國一個省份的面積大,人口也不多;從新疆出發走陸路,也無法直接到達英國,甚至連沙俄也與它不接壤,也就是說,不用擔心陸上侵犯。這樣道光就鬆了一口氣,彈丸小國,又不挨着,不足爲慮嘛。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第4張

道光還了解到,英國的統治者說話不管用,都是大臣當家的,什麼事都要投票才行,比如鴉片戰爭當時,就是國會以271贊成,262反對,通過了對中國動武的決定,英國政府這纔跟中國開戰。

道光聽到這裏高興極了,心說不就是五百多大臣嗎,大清每年給他們每人一萬兩銀子,還怕他們不爲大清說話?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千里來做官只爲吃和穿,還有用錢不能擺平的事嗎?這樣一來,英國再也不會爲難大清了吧。

後來道光又聽說英國的皇帝是個女的,才22歲,不由得心下一動。

緊接着,他一共羅列了三個問題,交給了自己的臣下,想讓他們去問問打交道的英國人。

第一:該女不過年方22歲,何德何能,何以被推爲一國之主?

第二:一個女人當國王,她能否順利管住臣下?

第三:該女有沒有婆家,婆家對她如何?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第5張

道光帝宮裏女人雖多,卻都是咱東亞蒙古人種,渾身上下、裏裏外外大同小異。而那些洋人金髮碧眼,身材高大,女人什麼樣子,結構如何,味道怎樣,自己卻沒有領略啊。不過都說洋馬性烈難騎,想來女人也是如出一轍,關鍵是都還說西洋人多有"池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的體臭,怪不得他們人口不多呢!

想及此處,道光帝不由一顫,忽然,一個犧牲自我的大膽想法油然而生,若是豁上去寡人一人,換得江山安穩,祖宗基業不倒,又有何不可?憑什麼我皇帝就沒有奉獻精神?

要是把這英國女王娶過來,倆好合一好,不就可以永罷刀兵、天下太平了嘛!她即便是生下龍種,那也是咱們大清的龍種,未來做了英國國王,不可能不向着他爹大清說話。

即使她相貌體味再倒人胃口,我難以垂憐於她,導致她不能生育,自己跟英國女王成爲夫妻,英國跟大清至少也不會爲敵,天底下還有老婆跟老公打仗的道理嗎?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第6張

道光想到這裏,不由邊爲國家心花怒放,邊爲自己憂心忡忡,還要爲自己的金點子點贊。

這主意太好了,一可以娶洋妞、開洋葷,二可以生洋娃、跟英國結親,三能一勞永逸消除外患,何樂不爲呢?

可是願望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英國的國會議員是用錢無法收買的,英國女王也不會嫁給一個58歲的中國糟老頭子,儘管你是皇帝,人家真的還沒有把你放在眼裏。

假如道光帝得到了關於英國女王的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後,能夠好好學習、推敲一下,意識到這三個答案背後的歷史意義,也許他就不會開出那種佔人便宜的玩笑話了。

第一:22歲何以被推爲一國之主?

答:因爲英國早在1701年就制定了《王位繼承法》,子女、其他親屬的繼承順序清清楚楚,不需要祕密建儲,越是不公開的祕密,越有貓膩,一切都透明瞭,按照法律辦事,比什麼都讓人放心。

第二:女人當國王能否順利管住臣下?

答:因爲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度,它起源於13世紀的《大憲章》和議會制度,17世紀末的光榮革命和由此而來的《權利法案》最終確立了限制王權和議會主權的現代君主立憲制度。說到底,還是法律。

道光爲什麼想納英國女王爲妃?道光哪裏來的自信? 第7張

第三:女王有沒有婆家,婆家對她如何?

答:這個倒是跟法律沒啥關係,女王早已嫁人了,她的老公是親親好表哥阿爾伯特,婆家跟孃家差不多,婚姻很幸福。

如果道光得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之後,再根據答案分析一下英國當時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模式,好好做一個論述題,哪怕只是抄抄別人的作業,站在更高的國際視野上多少思考一下清帝國的未來,那麼二三十年後才進入明治維新的日本,怎麼又會有機會彎道超車、把清帝國踩在腳下呢!

道光帝當然不會這樣做,他的爺爺乾隆在會見英國使者馬嘎爾尼之時發生的“叩頭”段子還縈繞在他心頭,他的老爸嘉慶十一年的發生的“叩頭”禮儀之爭仍在發酵,他只需要按照祖、父設定下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向前走,帝國或許照樣會挺胸疊肚的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