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振生前作惡多端 死後皇帝爲什麼還爲對他恩懷有加

王振生前作惡多端 死後皇帝爲什麼還爲對他恩懷有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王振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歷五世,經“洪武之治”,“永樂之治”,“仁宣之治”,明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史稱大明帝國。傳至第六世明英宗朱祁鎮時,年號正統,但主少國疑,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操持,朱祁鎮爲奪取權力,便寵信以王振爲首的宦官集團,對抗朝野的文官集團。

王振生前作惡多端 死後皇帝爲什麼還爲對他恩懷有加

時明朝北部邊外駐紮有蒙古瓦剌部落,正統十四年,瓦剌大舉犯邊,好大喜功的朱祁鎮聽從王振的建議親自帶領五十萬大軍出征塞外。明軍剛到達大同就接獲太監郭敬的密報,得知瓦剌已做好準備,明軍立即從大同班師東返,計劃從居庸關回京。途中,王振爲向家鄉人炫耀便邀請朱祁鎮至其老家蔚州,又恐大軍毀壞莊稼,遂改主意,從宣化回京。大軍如此繞彎,耽擱了返回時機,到達土木堡時,瓦剌追兵已至,明軍大敗,王振死於亂軍之中,朱祁鎮也被生擒,大明國力遭受重創。然朱祁鎮被瓦剌放回北京,苦熬七年,終於又奪權復辟重做皇帝。朱祁鎮不僅不怨恨王振所造成的苦難,反而爲其祭祀、招魂,甚是懷念,並題匾額“旌忠”掛於王振祠堂

王振生前作惡多端 死後皇帝爲什麼還爲對他恩懷有加 第2張

按理說王振是千古奸臣,民族罪人,但爲何朱祁鎮卻對其恩懷有加?實際上,土木堡之變並不能全怪王振,更大部分敗因是如下所致:

第一,軍事戰術上的失誤。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從朱祁鎮決定親征到軍隊出征祭旗之日,僅僅時隔兩天。短短兩天如何準備五十萬大軍的糧草供給,更別說其他軍需物資的準備。由於軍需緊缺,明軍部隊在到達大同府之前,補給就跟不上了。加之天氣寒冷,很多士兵被凍傷凍死,明軍的戰鬥力未戰便已下降。

王振生前作惡多端 死後皇帝爲什麼還爲對他恩懷有加 第3張

第二,對瓦剌部隊的輕視。自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伊始,先後派遣大將軍徐達、藍玉先後進行七次大規模北伐。成祖朱棣又五次親征漠北,打得北元分裂成了瓦剌和韃靼兩個部落。所以可以說在明英宗之前,漢族軍隊是進行主動出擊的。而正統十四年,瓦剌主動進攻明朝,無疑讓明朝統治集團認爲瓦剌是來送死的。但明朝經過成祖朱棣之後二十多年的和平發展時期,減少了對外征伐的次數,軍隊戰鬥力自然不比太祖、成祖皇帝時期,軍隊戰鬥力的下降,對敵人的輕視,無疑是明軍敗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振生前作惡多端 死後皇帝爲什麼還爲對他恩懷有加 第4張

第三,集權制度下的惡果。明朝是我國曆史上專制主義比較發達的朝代,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這時候,皇帝的素質好惡決定的就太多了,所以說土木堡必須說明英宗,明英宗早期勵精圖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期寵信王振,好大喜功,導致了宦官專政,集權制度下,大臣們也只能聽之任之,不敢怎麼樣,太監就可以代表皇上行使權利,所以纔有王振下令改變行軍路線,釀成土木堡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