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楚漢之爭項羽會輸的原因是什麼?武神在世也要輸

楚漢之爭項羽會輸的原因是什麼?武神在世也要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楚漢之爭項羽爲何會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對於楚漢爭霸這段歷史,我相信各位親們都非常熟悉,哪怕不是歷史愛好者,也通過很多電視劇、電影瞭解過這段歷史。

但是,通過電視劇、電影來了解歷史,我們很容易陷入導演和編劇自我視角。

什麼叫導演和編劇的自我視角呢?

也就是爲了烘托更具戲劇化和反差性,很容易把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弄得極爲不和諧。

也就是歷史圈常說的不夠客觀。

楚漢之爭項羽會輸的原因是什麼?武神在世也要輸

我們看電視劇和電影很容易造成一種觀感,就是這個歷史人物是壞的,這個歷史人物是好的,這就是不客觀。

人人常驚歎於楚霸王的力拔山兮氣蓋世,而鄙視於劉邦反覆無常小人之心。

可是我們看歷史並不是簡單的分對錯,換句話說,楚漢之爭爭的是什麼?爭的是誰來掌管天下。

這個爭不是口舌之爭,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爭,雙方都在爲自己的遠大理想而搏鬥,何來對錯之分?

你可以說劉邦不擇手段,但你不能說這種不擇手段就噁心,所謂兵者詭道也,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之前就有朋友問過這樣一個問題:說劉邦處處不如項羽,爲什麼最終能獲得勝利呢?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的確,在很多方面劉邦遜色於項羽。我們都知道,劉邦出生於市井,雖然是個公務員,但職位卻很小,只是一個亭長,並且爛賭好吃喝,經常口袋空空,靠着吃家裏的老本和與寡婦糾纏度日。

作爲一個小小的亭長,自然也沒有什麼武力值,更別提熟讀兵法帶兵打仗。

而項羽則不同,他本身就是楚國大族子弟,祖父是楚國名將項燕,作爲世襲大族子弟,又是將門之後,項羽出生高貴,見識遠非劉邦可比的。

我們看兩人的差距在史記中的一段就描述的很清楚了,那年秦皇巡遊天下,劉邦見了脫口而出,大丈夫該是如此,他對這樣的秦始皇充滿了崇拜,只敢幻想不敢奢望。而項羽見了卻說:彼可取而代之。

這就是出生決定着理想的差距,對於劉邦而言,吃飽飯喝飽酒有錢賭就是至高理想,而對於項羽來講卻要代替秦始皇成爲天下之主纔是最高的理想。

理想的遠大不同,自然決定了對於實現理想的路程不同。項羽想要實現理想,是主動性的,他不停招兵買馬,招攬各方義士,爲理想打下基礎。而劉邦則是被動的,天下大亂朋友推波助瀾,他只能頭皮而上。

所以在起點上,項羽一開始就站得比劉邦高,所以抗秦前期也自然比劉邦強。

楚漢之爭項羽會輸的原因是什麼?武神在世也要輸 第2張

可是劉邦在缺陷之中也有着自己的本事,這個本事是項羽無法擁有的。

我們看劉邦手底下的人才爲什麼願意跟着劉邦幹,是因爲劉邦懂得放權任用,自己不會幹的事從來不摻和,直接放權給比他優秀的人來做,讓這些有才華的人能在團隊中有參與感,有了參與感才能盡全力。

而項羽則是太能幹了,什麼都會,手底下的將領良才們得不到認可,什麼都是項羽決定,沒有商討的空間。因爲太厲害了,所以下面的人得不到發揮的空間,做起事來自然不能盡心盡力。

比如我們說韓信,韓信號稱兵仙,在沒有帶兵打仗之前就已經展露了天賦,當然,只是口頭上的天賦。

最初韓信入項軍,但卻得不到項羽的信任,因爲項羽認爲靠自己的戰術也能取勝,不必採用韓信之法。作爲了團隊中的一員,領隊的太厲害了,很容易使下面的人無法獲得機會,從而韓信出走也是遲早的事情。

韓信此後也很清楚,他在項羽的軍中根本無法施展抱負,因爲項羽有能力,他不需要別人告訴他怎麼打仗。

楚漢之爭項羽會輸的原因是什麼?武神在世也要輸 第3張

但劉邦卻不同,劉邦對於如何打仗根本就不通,所以韓信直接投奔了劉邦。當然,劉邦對於韓信一開始也不信任,但是他相信蕭何,蕭何認爲韓信可用,劉邦也不管韓信有沒有證明過自己,直接將大軍交給韓信。

這裏最能體現劉邦的厲害之處,韓信當時最高職位是項軍中的執戟郎,他跑過去跟劉邦說自己能帶兵擊敗項羽,換做任何人是劉邦也不會信,劉邦自然也不信,但他信蕭何,他認爲蕭何看人不會錯,這就夠了。

大家想想,把大軍交給一個曾經只做過執戟郎的人,這得多大的勇氣啊?但劉邦咬咬牙依舊下了這個決定。

而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靠着韓信,劉邦這纔有了和項羽爭鋒的資本。

很多人說劉邦打贏項羽就是靠韓信,打贏項羽的確是靠韓信,但韓信歷史留名也是靠劉邦,兩人只是互相成就,不是單方面的誰靠誰。

而回到問題的關鍵,項羽之所以敗,並不是他不能敵劉邦和韓信,而是大勢所趨。

這個大勢聽起來有些玄幻,所以要解釋一下,楚漢之爭的大勢是什麼呢?

楚漢之爭項羽會輸的原因是什麼?武神在世也要輸 第4張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天下掃平了諸侯,讓中華文明從諸侯天下歸一,讓天和下真在組合在了一起。

但項羽沒有想要成爲秦始皇,而是想成爲周天子,在滅秦之後,他大肆封王,自居楚霸王。春秋歷史上有五霸,也就是名義上的諸侯之王。

項羽的野心就在這兒,他沒有考慮到歷史進程的走向,天下到秦始皇這已經統一了,但是他想開倒車,重新回到諸侯天下,這和大勢是所違背的。

而劉邦雖然起點低,但他此後奮鬥的路線就是一統天下,這就是大勢所趨,這就是正確的歷史走向。

所以我們說,在大勢的面前,劉邦無疑是佔優的,這也是他贏更符合歷史走向,更容易贏取民心的原因。諸侯並立意味着戰爭會持續爆發,但民衆已經不希望戰爭了。

當然,在項羽身上還有別的缺點,比如韓信對他的評價說: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項羽有很多次機會能殺劉邦,但最終卻多次放掉了劉邦,讓劉邦成爲了一顆定時炸彈。我們反觀劉邦,雖然嘴裏說仁義,但骨子裏脫離不了市井多年磨練出來的腹黑手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