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王恢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被處死

王恢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被處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王恢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的一天,雁門關內的多處堡寨火光沖天,屍體狼藉。

少時,一隊匈奴騎兵馱着搶來的東西和民女衝出關外,呼嘯而去。

附近山坡上立着一人一馬。騎者衣着光鮮,望着匈奴遠去的方向,目中直欲噴出火來。他叫聶壹,是漢帝國北境馬邑的一個商人。

匈奴搶劫漢朝人,聶壹見得多了,常爲此事憤懣。他回去後,有人建議道:“聽說大行令王恢對匈奴態度強硬,先生何不找他商議。”

於是聶壹拜見了王恢。兩個志同道合之人相見恨晚。

王恢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被處死

聶壹把自己的心事說了。王恢嘆氣道:“我漢軍人數雖衆,但邊境線漫長,力量不免分散。匈奴馬快,一夜可行三百里,突襲防不勝防。待我集結兵力出戰,他們早已無影無蹤,實在難以對付。”

聶壹道:“匈奴貪利,又鄙視我大漢軍隊。我有一計,可誘使軍臣單于來攻。我漢軍只需佈下口袋陣。待匈奴騎兵進入陣中,四面合圍。軍臣單于必爲我軍所俘。”

王恢聽了聶壹的計策,大笑道:“此計若成,你我當立不世奇功,青史留名矣。”

聶壹卻淡淡道:“我只希望能消滅匈奴,讓邊境百姓安居樂業,免遭殺掠。”

王恢讚道:“先生此心可嘉!我定將此計獻於皇上,建議出擊匈奴。請等我的好消息。”

漢武帝收到王恢的奏報,連連點頭。漢朝建國之初,由於多年戰亂,國力貧弱。連高祖劉邦的車駕都湊不齊四匹毛色相同的馬。“白登之圍”更是讓漢朝見識了匈奴鐵騎的強大。從此,漢朝人談匈色變,不得不與匈奴和親。

漢武帝深以爲恥。經過七十年的休養生息,漢朝國力日漸強盛。普通人家出門都可以騎馬。甚至騎母馬者都會被人嘲笑。倉庫中的糧食,陳的還沒吃完,新的又倒進去,最底下的都發黴了。府庫裏堆放的錢財年深日久,穿錢的繩子都斷了。

這些就是國力。漢武帝決意反擊匈奴,一雪前恥,着手解決漢帝國的邊患。

可是,朝中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爲首的主和派佔上風。竇太后在世時,和王皇后都認爲漢武帝太年輕氣盛。就在一年前,漢武帝稍微表示了一下對和親的不滿,就被朝堂上主和派的聲音淹沒,只有有王恢站出來支持。於是和親只得繼續。

這次,王恢的奏章激起了漢武帝的雄心壯志,當下召集衆大臣商議出兵。

王恢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被處死 第2張

韓安國首先發言:“ 茫茫大漠,我軍勞師遠征卻難以找到匈奴主力。就算找到了,我軍乃強弩之末,匈奴人以逸待勞,我軍必敗。

王恢道:“大人所慮,不過是找不到匈奴主力。我有主意可使軍臣單于自投羅網。”當下將自己和聶壹商議的計策詳細說了。

但韓安國老成持重,還是覺得風險太大。便道:“高祖身經百戰,文有張良,武有韓信,還受白登之辱。文景二帝更是不敢輕啓戰端。”

這是拿先皇來壓漢武帝了。漢武帝性子剛強,強壓心頭怒火,說道:“我們剛和匈奴和親,軍臣單于定不會料到我們有此一招。我看此計可行。”

衆朝臣察言觀色,不敢再爭辯。馬邑之戰就在漢武帝的堅持下議定了。

第一步,漢武帝先派聶壹假意逃亡至匈奴,引誘軍臣單于來攻馬邑。

第二步,漢武帝調遣重兵30萬,任韓安國爲主帥,會同李廣、公孫賀,帶領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王恢和李息率3萬餘人出代郡,切斷匈奴的後路。

作戰計劃貌似天衣無縫,只等聶壹誘敵成功。

這年農曆六月,聶壹見到軍臣單于,獻計道:“我手下有幾百號人,可以殺了馬邑縣令,舉城投降,大王只需在外接應,馬邑城中財物唾手可得。”

匈奴一向看重漢朝的財貨。軍臣單于頓時垂涎欲滴,欣然同意了聶壹的計劃,親自率領10萬大軍,在武州塞集結。一旦聶壹起事成功,便去接應。

聶壹回去後和馬邑縣令商議,把一個死囚的腦袋掛在城門樓上,冒充縣令。匈奴探子信以爲真,趕緊回去報告。

軍臣單于大喜,率軍直奔馬邑。一路上探子歸報,前方並未發現漢軍。

王恢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被處死 第3張

行軍到離馬邑還有一百多裏的地方,匈奴發現路邊有成羣的牛羊吃草,卻無人放牧。軍臣單于老奸巨猾,疑心大起。便派人打下漢軍一處邊防哨所,抓了個雁門尉史審問。

尉史很害怕,哆哆嗦嗦將漢軍的計劃和盤托出。

軍臣單于聽了大吃一驚,說道:“我本來就覺得不對勁”。又指着嚇破膽的尉史說:“如果不是此人,我就中了漢天子的詭計了。他是老天派來幫我的。”於是封尉史爲“天王”,立即撤軍。

韓安國等將領空等一場,得知匈奴已經跑了。率部追到邊塞,連人影都沒見到。

王恢所部正從代郡以北進軍,意圖襲擊匈奴的輜重部隊。可他發現匈奴大軍全身而退,變成了正面對敵,以3萬對10萬。王恢不敢追擊,也撤兵了。

其實軍臣單于猶如驚弓之鳥,生怕跑得不快。此時王恢若出戰,軍臣單于必不敢戀戰。雖然不能殲滅匈奴大軍,至少會斬獲頗豐。

王恢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這也說明當時漢軍對於匈奴普遍畏懼。如果換做李廣帶這三萬人,肯定會追擊匈奴。

一場精心策劃、聲勢浩大的馬邑伏擊戰就這樣草草收場。

漢武帝大怒,拒不接見前方歸來的將領。歸罪於首倡開戰、卻又臨陣退縮的王恢,將他送交廷尉。廷尉判處王恢死刑

王恢害怕,便拿出大批黃金賄賂漢武帝的舅舅、時任宰相的田蚡,讓他替自己說情。

漢武帝卻說:“馬邑之戰是王恢提議發起的。因他一番話纔出動幾十萬大軍。單于跑了沒辦法,如果王恢敢於出擊,定然有所斬獲,也好堵堵主和派的嘴。如果不殺他,如何向天下人交代,以後和匈奴作戰又如何讓三軍用命? ”

王恢是什麼人?他爲什麼會被處死 第4張

王恢聽到漢武帝這樣說,只好在牢裏自殺了。

從此以後,朝中再無人敢言和,帶兵主將也輕易不敢言退。

馬邑之戰雖然無功而返,但它標誌着漢朝對匈奴的政策由戰略防禦轉變爲戰略進攻,由此拉開了漢帝國反擊匈奴的大幕。

漢帝國出擊匈奴是在國力絕對優於匈奴的前提下進行的。即便如此,也打得很艱難。一代鐵血皇帝漢武帝,晚年深感自己窮兵黷武。下令改變國策,與民休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