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孝公爲什麼那麼信任商隱並重用他?原因是什麼

秦孝公爲什麼那麼信任商隱並重用他?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秦孝公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秦國的強盛源於先進於六國的制度,商鞅是第一位成功將“以法制國”理念現實化的人。雖然商法以現代眼光看,有愚民、弱民之嫌,爲不少人所詬病。但“法無定數”,適合的纔是最好的。

在戰國那種局面複雜的大爭之世,商法爲秦之富國強兵,立下首功,這是不可否認的。

商鞅在入仕秦國前,相當不得志

秦孝公爲什麼那麼信任商隱並重用他?原因是什麼

商鞅原叫衛鞅,故國是個貧弱小國,他爲實現抱負,最初來到了七國中風頭最勁的魏國。當時的魏國,由於用李悝和吳起進行改革,國力強盛,魏武卒戰力威震天下,隱隱爲各國領袖。

而當時的秦國積弱積貧,偏居西陲,是被山東六國瞧不起的國家,差不多被邊緣化了,連自己的河西之地都被魏國所掠。這樣的國家,當然不是衛鞅施展才華的首選。話說回來,如果衛鞅被魏國重用,魏只是強上加強,反而達不到秦那種積弱成強的側目效果。

衛鞅現在魏國相公叔痤手下當了箇中庶子(侍從人員),公叔痤十分欣賞他,便向魏王極力推薦,魏王卻未予理會。公叔痤曾諫言魏王,“要麼重用他,要麼幹掉他。”自負的魏王一樣都沒聽,衛鞅在他的眼中,只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秦孝公繼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秦孝公爲什麼那麼信任商隱並重用他?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秦孝公當了國君後,明白國家要強大,離不開優秀人才。而窮弱的秦國,讀書人都沒幾個,人才奇缺,便向山東六國大發“求賢令”,只要有真才實學,不論地位出身,都賜予高官厚祿。

這道命令一發出,在各國士子中掀起莫大波瀾,不得志的衛鞅也來到了秦國。

商鞅先抑後揚,終得重用

國君選人才要選對的,而衛鞅也明白,要把肚子裏的貨變成現實,需要極大的決心和代價,沒有國君不遺餘力的支持信任,半途而廢的可能性很大,於是他對孝公進行了數次試探。

第一次見孝公時,他提出以黃老之道治國的陳詞濫調。黃老之道即師法造化、無爲而治這一套學說,是遠古三皇五帝用的法子,這給滿懷希望的秦孝公潑了一頭冷水,認爲這根本就不適合秦國。

秦孝公爲什麼那麼信任商隱並重用他?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第二次衛鞅又大加宣揚王道禮治,又是周朝時用的玩意兒,周朝用了王道治國,都把自己快弄得亡國了,當然不能用,於是秦孝公對曾報以很高期望的衛鞅極度失望,很不耐煩的把他打發走了。

前兩次給孝公留下的心理陰影是巨大的,以至於連衛鞅的面都不願意見。但衛鞅還是託了不少關係,又一次見到秦王。對於秦王的冷淡,毫不在意的衛鞅拿出了真功夫,深刻分析了魏楚齊幾個強國的變法利弊,又針對秦國的情況提出《治秦九論》,這是日後變法的藍圖。

識貨的孝公一聽就被深深吸引,大有知音之感,一改之前的冷淡,與衛鞅徹夜長談,商議強秦大計。

隨後君臣相知,秦孝公起用衛鞅,展開了變法強秦之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