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宗澤麾下曾有一百萬大軍,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宗澤麾下曾有一百萬大軍,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宗澤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攻陷大宋國都汴京,趙宋第一次亡國。徽欽二帝被金人挾持北去之後,是年五月初一日,康王趙構在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爲南宋第一位皇帝。趙宋政權重建,在金人北歸的背景下,又得以重新控制了汴京。但是,趙構並未返回舊都,而是委任東京留守掌管汴京的軍政大權。

趙構在欽宗朝廷被任命爲兵馬大元帥的時候,宗澤是副帥,是宋軍實際上的最高負責人。67歲高齡的宗澤雖然之前的軍事履歷還算精彩,但是此次出任東京留守,面對的是“戰則無卒,守則無糧”的窘境。東京開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東京留守不但要面對隨時可能再度南下的金軍,還要應對兩河、中原因戰亂而蜂起之武裝流民。

作爲漕運而興起的城市,汴京自唐代就是運河重鎮,其城市發展也依賴於漕運支撐。在宋廷南方區域的經濟支撐下,東京的糧食危機得以緩解。但是,周邊流寇之類的體制外武裝力量,卻是宗澤亟須解決的問題。

建炎元年,宋控區的盜賊作亂日益猖撅,新任宰相李綱主張對流寇採取高壓政策,剿撫結合,不肯歸降者,一律剿滅。宗澤卻始終主張以柔性策略對待流寇,所以許多巨寇“赴東京留守宗澤納款”。

另外,宗澤之所以傾向於招撫流寇,還有一個原因,靖康之變之前,副元帥宗澤曾經率軍增援汴京,軍隊至南華遇金軍潰散,“建炎初,河北寇皆澤麾下潰卒也”。雖然不至於皆是宗澤舊部,但是其中不少是宗澤以前的潰卒卻是事實,這些人易於被其招撫。

宗澤麾下曾有一百萬大軍,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宗澤招撫流寇,表面上解決了“戰則無卒”的問題,使得開封兵力迅速擴充到一百八十萬。但是,他的那種招撫本身有很大的問題,很多原本以打家劫舍爲主營業務的局寇通過招撫政策,變身爲體制內官軍,獲得糧餉補給,其首領還當上了東京留守司下的統制官。

如果是真正融入了宋軍,招撫也算成功,但是宗澤的招撫政策又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招撫其首領,並未打散其部屬,而是維持了原有的統屬關係。正如李綱所言,宗澤的招撫是“不移其部曲,則易叛”。

事實上,宗澤的政策是與趙構朝廷相悖的。高宗在登基“大赦”詔書中,就要求尚未隸屬朝廷的各地“義軍”首領,將各自的武裝力量交付“州縣主兵官”。對於已經被招撫的體制外軍事力量,高宗政府也是主張撤銷其獨立建制,“揀其士馬之精銳者隸五軍”,將其消化入朝廷經制。

很顯然,宗澤與朝廷並不合拍。不可否認,宗澤的策略是有用的,因爲招撫大量流寇,不但得以成功地守住了開封,還積極營造北伐的態勢,金軍也無法“越汴犯淮”,當時避難於揚州的高宗朝廷也獲得了喘息之機。

但是,流寇的非組織性和與生俱來的破壞性往往會帶來嚴重的負效果。建炎二年正月,羣盜作亂又趨嚴重,宋高宗以故下詔指責民間武裝爲“假勤王之名,公爲聚寇之患”。趙構特地將這份詔書敕榜於東京,很明顯是在警告宗澤。宗澤對此憤然反擊,並要求高宗“黜代言之臣,別降罪己之詔”。要皇帝下罪己詔,宗澤的專橫可見一斑,其背後的後盾就是招撫而來的百萬大軍。

被招撫而變身爲政府軍的河東諸盜集團在宗澤的縱容下非常跋扈,甚至還與朝廷直屬軍隊發生衝突,竟導致御營左軍韓世忠所部無法留駐開封,只好帶兵返回行在。更有甚者,宗澤本人對這些江湖草莽也沒有十足的駕馭能力,不少歸附的羣盜根本不聽從留守司的號令,甚至相互火併,爭搶地盤。如楊進與王善一日竟各率千餘人在開封城內對峙,險些引發一場城中內戰,令東京百姓惶惶不安。

建炎二年七月一日,宗澤突然去世,給汴京城防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原先那些被宗澤招撫而至的流寇,不少在宗澤死後,都選擇了叛逃,“數日間,將士去者十五”。宗澤所招來的四大巨寇首領丁進、楊進、王善、張用都率兵叛去,汴京城防被大大削弱。

在宗澤尚未去世之前,曾派留守司統制官薛廣、張用、王善三人“會兵收復兩河”,薛廣已經渡河北上,而張用和王善卻借宗澤去世之機叛去,坐視薛廣被金軍擊潰。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當時這些河東大盜其實不過是以“抗金”爲名,藉機獲取利益而已。

當時的南宋政府在行政人事的效率上是比較慢的,宗澤去世21天之後,朝廷才任命杜充出任新的東京留守。杜充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差,因其後來“決黃河”,又最終投降了金朝,所以一直被目爲“漢奸”。但是,如果置身於東京二次淪陷之前的歷史場景,杜充的所作所爲就並不能一概否認。

初到東京的杜充,一開始其實是沿襲了宗澤的政策,招撫各方流寇,充實東京留守司的兵力。杜充最初的招撫起到了作用,東京留守司的兵力得到一定恢復,僅張用和王善麾下就有數十萬之衆。杜充原來的想法也是以這些羣盜之兵力對抗金軍,達到一石二鳥之效果,就是“急用而捷,所殺者敵也。急進而不利,所殺者盜也。”

但是,這些久經江湖利益磨鍊的羣盜根本不會去當杜充的炮灰,根本不聽從東京留守司的調遣。無奈之下,杜充用了“決黃河”的下策來阻擋金軍對開封的進攻。雖然“決黃河”不是好辦法,但是確實也延緩了金軍南下的步伐。

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杜充開始對張用、王善等羣盜武裝發動主動進攻,將他們的勢力驅逐出開封地區,同時擊潰了楊進等的叛逆武裝,從此東京留守司控制了整個開封地區的局勢。經過這一番打擊,杜充比之前的宗澤更加能控制住開封的局勢,聲名倍增,以至於“天下屬望”。

因爲“決黃河”,金軍也放棄了強攻開封,轉而全力進攻兩淮。杜充也與前任的宗澤一樣,屢屢上疏請高宗“還闕,以圖中原”。但是,高宗似乎早就決意放棄中原舊地,專意經營南方,不但拒絕了這一請求,還命杜充“提重兵防淮”。

先前宗澤擔任東京留守之時,也是屢屢請趙構迴鑾,先後上了二十餘次奏疏。但是,高宗朝廷對宗澤及開封地區的羣盜武裝始終心懷疑慮,故而沒有返回舊都的意向。如今,杜充也請皇帝回京,難免令南方朝廷疑竇再生,所謂“宗澤之疑復生於輿論也”。

南宋政府對於東京地區的漕運糧食支持也漸漸中斷,到建炎四年七月下旬,杜充“以絕糧遂赴行在”,東京開封事實上就被放棄了。那些被杜充打擊的流寇,有的直接被滅,有的則投降了金人,還有的被南宋正式改編爲政府軍,更多的則再次淪爲寇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