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權傾朝野,死後卻被掘墳鞭屍

大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權傾朝野,死後卻被掘墳鞭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每每說起三百年大清歷史上那些金戈鐵馬的歲月,留下多少英雄豪傑,又沉澱下多少令人費解的懸迷?官史煌煌,總有不敢說,不便說,故意不說之處,野史芸芸,又有不會說,不好說,有心不說之事。正因爲如此,作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故事才讓人說不盡,聽不夠,古今多少事雖已沉澱在那滾滾紅塵中,如今再提起,似乎又讓我們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諸王爭霸的激情年代。

大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權傾朝野,死後卻被掘墳鞭屍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可以說是三百年大清史上的第一王爺,皇太極時期,他是滿清八旗入山海關,進北京城的第一功臣。順治年間,他權傾朝野,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他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阿巴亥的第二子愛新覺羅·多爾袞。這位大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王爺,年僅三十九歲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死後僅僅兩個月卻被掘墳鞭屍,留下了太多令人費解的謎團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病逝,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被逼生殉,年僅15歲的多爾袞就隨兄皇太極進軍蒙古察哈爾部。年紀輕輕的他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大破敵軍,被皇太極賜予“墨爾根戴青”的稱號,漢語譯爲睿親王,意思就是英明的統帥。大家別小看了這個封號,按照滿洲習俗規定,衆人見到多爾袞必須以此稱呼,如有違反,男人就要被罰摘掉他佩戴的刀箭,女人就要被罰當衆脫掉裙子。

此後在與明軍的關鍵一戰鬆錦大戰中,多爾袞與貝勒阿巴泰率領四千人馬大破錦州明軍,生擒洪承疇,祖大壽舉城投降,爲大清入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崇德八年,皇太極猝死於盛京清寧宮,當時的多爾袞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他的文武才能自然不必多說,身後的兩白旗和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更是其堅實的後盾。但是最終卻扶持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幼的福林繼位,其原因已經不得而知,現今流傳最多的一個版本就是孝莊太后的下嫁,不愛江山獨愛美人。

大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權傾朝野,死後卻被掘墳鞭屍 第2張

當然多爾袞妥善處理了皇位繼承問題,對大清政局的穩定而言不得不說這是一步退而求其次的高棋,其自身的權利也達到了頂峯。順治元年,多爾袞拜大將軍,賜大將軍敕印,統領滿洲八旗,正式入關開始了與闖王李自成和南明王朝爭奪天下的宏偉基業。僅僅過去一年,清軍大破農民軍,李自成死於湖北通山九宮山,多鐸攻克揚州,明朝大將史可法戰死,清軍渡過長江,南京不戰而克,弘光政權滅亡,天下就此平定,江山一統。

順治二年,多爾袞晉封皇叔父攝政王,文武大臣見其須“跪拜迎送”,如其回王府,均需送至府門前。遇重要節慶時,文武百官在朝賀順治帝后,即刻便去攝政王府朝賀多爾袞。順治五年,多爾袞晉升皇父攝政王,其權利達到了一生中最巔峯的時刻,一切軍政要務,即便未奉皇旨,卻一切稱詔下旨,此舉和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頗爲相似。官員的提升和罷免更是任人唯親,百官每日上朝前均需先到王府議事。

古有定律,歷史上任何一個人的權力過於放任時,必將走向萬劫不復的境地。果然,好景不長,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在出獵巡遊的途中不慎墜馬跌傷,十二月初九,多爾袞薨於古北口外喇嘛城,年僅三十九歲。歷史上對於多爾袞的死有過很多重說法,第一種就是孝莊太后聯合順治帝謀害了多爾袞,第二種說法就是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窺探其權利地位,買通他身邊的御醫害死了多爾袞,當然這只是後人的種種猜測而已,並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成爲了大清歷史上又一樁懸案。

大清朝第一王爺多爾袞,權傾朝野,死後卻被掘墳鞭屍 第3張

令人悲哀的是,多爾袞死後不久,其政敵紛紛出來向順治帝揭發他的大逆之罪。多爾袞的心腹大臣蘇克薩哈等見勢不妙也紛紛倒戈,在這樣的形勢下,順治帝正式下旨宣佈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剝奪其一切封典,掘墳鞭屍以儆效尤。這些都是在多爾袞死後僅僅兩個月後發生的事,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攝政王突然間就從榮譽的神壇上跌落下來,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封建統治內部政治權力鬥爭的悲慘結局。

然而多爾袞爲滿洲八旗入關,大清定都北京所立下的不世之功絕不是幾條欲加之罪所能掩蓋的。值得慶幸的是,一百多年後,乾隆帝發佈詔令正式爲多爾袞翻案,復其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正式在清王室中對多爾袞的功績做出了定論,也讓後世重新認識了這位智勇雙全的大清朝第一開國功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