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是薛仁貴的孫子,薛嵩最後是什麼結局?

他是薛仁貴的孫子,薛嵩最後是什麼結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薛仁貴是唐初的一員名將,由於評書和小說的關係,薛仁貴是在民間的名氣很大。東征高句麗、三箭定天山,爲大唐立下赫赫戰功。最後被朝廷封爲平陽郡公,只比李靖、尉遲恭等開國名將差一點。

薛家的後人同樣爲大唐鎮守邊關,世代盡忠。薛仁貴之子薛楚玉還出任過范陽節度使,是安祿山前任的前任。不過,唐朝前期對大將戰敗的懲罰也是很嚴厲的。薛仁貴長子薛訥就因爲打了敗仗,而被罷了官,連累薛楚玉也削職爲民,薛家開始中落。

薛楚玉的兒子名叫薛嵩,應該是繼承了祖父薛仁貴的優良基因,從小喜好武藝,擅長騎射,膂力過人。如果身逢亂世,很有可能又是一員虎將。

可薛嵩成年後,唐朝已經進入開元盛世的晚期,李隆基早就沒有雄心壯志,只想着安享溫柔鄉了。薛家兩代爲國拼殺立功,卻在朝中無人,沒有人幫他們說好話,否則也不會因爲一次失敗而全家遭貶。

由於薛訥被重新起用,抗擊吐蕃有功,薛家總算沒有完全沒落。薛嵩憑藉父蔭,在軍中謀得一份差使,成爲一名基層軍官。薛嵩跟祖輩一樣,只會使槍弄棒,不善投機鑽營,因而一直鬱郁不得志。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來了,薛嵩竟然投身叛軍,成爲史朝義的大將。史朝義是史思明的兒子,叛軍的主力之一。後來殺掉史思明,自己稱帝。

薛嵩背棄祖父兩代人,加入反唐陣營,不得不說是薛家的悲哀。但這也是唐玄宗晚年昏聵、任用奸佞,導致天下軍民離心離德的結果。要不然也不會漁陽鼓起,迅速發展爲席捲天下之勢。

歷史上確實有一部薛剛反唐的小說,講的是薛剛輔佐李顯,反對武則天的故事。而現實中,恰好有一位薛仁貴後人確實加入了反唐陣營,只是反唐的原因和結果都差了好多。唯一相同的是,主人公都得到了善終。沒錯,薛嵩最後也成了正面人物,官做得比爺爺還大。

薛嵩投靠史朝義後,作戰勇敢,立下不少功勞。但他並不是安史叛軍的核心人物,也沒有犯下很深的罪孽。史朝義任命他爲相州刺史,爲叛軍守衛後方。

他是薛仁貴的孫子,薛嵩最後是什麼結局?

相州差不多是現代的河南安陽,曾經是曹操的魏王府所在地,那時叫鄴城。安史叛軍在公元758年的相州城外,打敗過唐朝數十萬官軍,薛嵩在這場戰鬥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負責爲叛軍訓練新軍。

薛嵩治理相州期間,表現得倒是挺出色,很快平息了戰亂的創傷,使相州百姓恢復了生產,總算過上安定的日子。隨着叛軍的節節敗退,薛嵩又開始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是爲安史效死,還是重歸朝廷?

最後,薛嵩選擇的是投降朝廷,而當時的形勢對薛嵩是有利的。由於安史之亂,朝廷對武將已經不太信任,一邊命令他們平叛,一邊又不希望他們立下太大功勞,以免日後難制。

他是薛仁貴的孫子,薛嵩最後是什麼結局? 第2張

武將們對此也心知肚明,都不太願意拼死作戰,非核心叛將只要投降,基本上都能得到寬恕,還能保留原來的官職和兵馬。薛嵩向朝廷大將僕固懷恩投降後,果然沒有被治罪,還保留了相、衛等州的節度使,實現了他在唐軍中無法實現的夢想。

薛嵩感念朝廷的恩德,兢兢業業,把相州治理得頗爲繁榮,在朝中享有不小的美名。更重要的是,薛嵩沒有像其他節度使那樣,憑藉手中兵馬對抗朝廷,動不動就起兵造反。

公元766年,新皇登基,爲了獎勵薛嵩的忠心和政績,下旨加封薛嵩爲高平郡王,使薛家的爵位達到了親王級別。沒想到,薛仁貴徵戰一生,爵位反而被參加過反唐叛亂的孫子超過。

薛嵩反唐,實乃形勢所逼,還有個人志向的需要。他不能算是那種目空一切的軍閥,不但自己再未反叛,他的弟弟和兒子都始終忠於朝廷。尤其是他的孫子薛從,統領過大唐的禁軍,足以證明朝廷對薛家的信任。

公元722年,薛嵩在節度使任上病逝,歸葬老家山西運城。想來,薛家對這位參與過反叛,又被大唐封王的族人,一定有着複雜的感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